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你犯了破坏孩子食欲的错吗

经常有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吃饭,为什么孩子总是没有食欲呢?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喂养方式出了问题,你犯了破坏孩子食欲的错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孩子吃饭这些禁忌不能犯 你犯了破坏孩子食欲的错吗 帮助孩子抗感冒的家常菜 宝宝洗手肥皂比洗手液更健康 带宝宝文明出行家长需要准备这些用品

1孩子吃饭这些禁忌不能犯

  第一“禁”:偏食

  “我每天不得不追在宝宝屁股后面喂他吃饭!”、“宝宝吃得很少很慢,喜欢含在嘴里,饭菜全部冷了他还没吃完!”面对许多父母的困惑,中美两国医学专家表示:家长本身的一些不恰当行为,如喂养过度关注、强迫进食、饭桌上的逼哄骗等,都可能加剧儿童挑食、偏食现象。而如果父母本身就挑食的话,孩子就会“有样学样”,更加挑食。

  儿童偏食比例高达30%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何少茹教授指出,挑偏食现象好发于6个月~6岁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比例高达30%。

  常见问题包括吃得少而慢,对食物不感兴趣、不愿尝试新食物、强烈偏爱某些质地或某些类型的食物等。何少茹强调,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存在喂养过度关注、饭桌上逼哄骗的紧张气氛,孩子在压迫气氛当中进食心理负担沉重、更加厌恶反感其挑剔的食物。

  父母挑食 宝宝容易“有样学样”

  此外父母本身的挑食行为等,都有可能加剧儿童挑食偏食现象。专家就此特别指出,如果家长自身存在偏食行为,儿童下意识“模仿”也会导致偏食行为难以控制。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效应。

  何少茹教授表示,儿童问题饮食行为,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系列健康问题。而对于挑偏食,药物治疗疗效甚微,行为矫正更加重要。何少茹教授就此开出以下“药方”:可以让宝宝适度体验饥饿,如果吃饱可以允许他(她)不吃,减少进餐分心(电视、故事、玩具)。此外,用市面上各种类型的模具把食品做成有趣的形状等能从色香味上刺激孩子食欲。何少茹指出,必要时,父母应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幼儿口腔运动进行必要训练。

  现行条件下,父母可以参考采取以下方法解决儿童挑食、偏食行为:

  1.让宝宝体验饥饿,随后获得饱感。

  2.限制两餐之间的热量卡路里,餐前一小时不喝饮料和吃点心。

  3.进餐时间少于25分钟,每餐间隔3.5~4小时。

  4.当孩子推开碗筷、哭闹、转头时,家长采取暂时隔离法,移开食品,把孩子放进餐椅不理他。

  5.到菜场或超市,由孩子决定采购食品。

  6.让孩子多次尝试新的或不喜欢的食物。

  7.用趣味名称称呼食品。

  8.营造快乐进食气氛。

  第二“禁”:蹲食

  在关中,吃饭的时候,村头树下,房前屋后,大人小孩都喜欢蹲着吃饭,这被称为八大怪之一。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这不仅会影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而且,还容易使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病从口入”。

  蹲着吃饭,腹部受到挤压,除胃肠不能正常蠕动外,还会使胃肠中气体不能上下畅通,造成上腹部胀满,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蹲着时间长了,腹部和下肢受压迫,全身血液循环不畅通,下肢酸痛麻木,胃的蠕动量和张力增加,需要大量的血液,而蹲着血液对胃的供应受到影响,就会直接减弱胃的消化功能。

  如果坐在高凳子上吃饭,腹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环不受阻,胃肠功能有规律地正常工作,对消化食物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蹲着吃饭,把碗碟放在地面上,人们走来走去或遇刮风时,都会把尘土扬起来落到饭菜上,尘土上的脏物及其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便会污染食物,极易引起疾病。

  因此,从卫生保健角度来讲,蹲着吃饭这种不良习惯应该纠正。

  第三“禁”:暴食

  宝宝可因暴饮暴食和气候湿热等原因引起的肠胃疾病。

  表现:

  呕吐、腹胀、胸闷、厌食。

  食疗方法:

  脱脂奶——将牛奶煮沸,冷却后去除表面漂浮的脂肪膜,反复几次后即成脱脂奶。可治疗宝宝呕吐,但不太适合婴幼儿。

  苹果泥汤——将熟透的苹果捣成泥状,放入淡茶中。苹果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小,富含的果胶有收敛作用。

  淡茶水——少量红茶用开水冲泡,每天给宝宝饮4-5次,对急性肠胃炎有很好疗效 。

  胡萝卜汁——新鲜的胡萝卜洗净捣碎,加少量水煮10—15分钟,过滤后再加水和少量白糖,煮沸后倒入容器中,隔水煮10分钟即可饮用。

  山楂、大米、红糖汁——将山楂在沙锅内煎成浓汁,然后放入大米、红糖煮粥,上下午给宝宝食用。切忌空腹食用。

  特别提示:

  此时需要禁食的食品清单:

  ·刺激性和生冷食物,更易伤害宝宝肠胃。

  ·油腻食物会导致宝宝呕吐。

  ·导致胀肚的食物会加剧宝宝腹胀和厌食。

  ·不易消化的食物。

2你犯了破坏孩子食欲的错吗

  错误一:让孩子感觉吃饭是一种负担

  孩子吃了几口饭就不吃了,很多妈妈就会忍不住说教,“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呀,你看隔壁小弟弟吃饭多好”,“吃饭的时候专心点,别东摸摸西摸摸”。“不吃是吧,饿你几天看看”……

  儿童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家长是夸奖还是批评心理都很清楚,如果每次吃饭都备家长一阵说教,那么他打心底就会感觉吃饭是一件很有负担的事情,心里有负担食欲自然不会好。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士长李文认为应该从小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饮食氛围,让孩子感觉吃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对吃饭有抵触情绪。

  错误二:每天提供千篇一律的食物

  有些父母其实是非常讲究营养的,每天的饮食也都有一张规定好的菜谱,比如早餐吃稀粥配蒸水蛋,中午米饭配蒸鱼和蔬菜,晚上吃骨头汤面条,乍一看这是一份非常合理的食谱,有鱼有肉有鸡蛋,有米饭有苗条……不过,你慢慢就会发现,宝宝的食欲越来越差。

  食谱再有营养,吃的时间长了也会觉得不好吃,家长可以将心比心,我们是不是还埋怨过来来去去就几样菜的单位食堂呢。如果孩子不爱吃饭,考虑一下是不是食物不合胃口,最好能学习一些新的菜式,让孩子也能不时改善一下伙食。

  错误三: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

  细心地家长会发现,一岁以后的宝宝会用手握住勺子舀饭往自己嘴里面送,不过孩子的双手是笨拙的,经常会将饭菜撒了一地,家长们一开始可能会比较宽容,因为明白这是宝宝在学习呢,但是时间长了可能就不会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一来是觉得搞清洁卫生太麻烦,二来是觉得宝宝自己动手玩心大,不好好吃饭。

  然而事实上,吃饭也算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动手怎么能感受到吃饭的乐趣。建议妈妈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可以准备两套餐具,一套给宝宝,一套妈妈用,在宝宝自己吃饭的时候,妈妈可以见缝插针地喂饭。

  错误四:没有合理供应零食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经过加工的零食属于垃圾食品,是禁止食用的。然而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吃零食只要适量没有任何不妥。其实这两种想法都不完全对,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罐头食品等确实不应给孩子使用,但是小饼干、坚果仁、面包等零食对补充体力也是有好处的。

  家长除了为孩子挑选健康的零食之外,合理安排零食的食用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每次正餐前一个小时内不要吃零食,这是因为宝宝胃容量小,吃了零食之后会影响正餐的摄入。

3帮助孩子抗感冒的家常菜

  多食鸡蛋豆类补足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抗体的本质就是特殊功能的蛋白质物质。所以,我们必须保证从食物中经常摄入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奶类、蛋类、鱼虾类、瘦肉和大豆及制品。

  动物蛋白中,牛奶、蛋类中的蛋白质是最好的,因此要养成每天坚持喝牛奶、吃鸡蛋的习惯。而在植物蛋白中最好的是大豆蛋白,平日要多吃豆制品,如豆腐、豆皮、腐竹等。如果您家里有豆浆机,不妨将多种豆类一起放入,这样打出来的豆浆既美味又有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

  此外,菌类也是重要的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它们含有的菌类多糖就是提高和保护机体免疫力的有效物质。市场上随处可以买到的牛肝菌、金针菇、蚝蘑、冬菇、香菇,不仅口感好,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大多在30%以上,比一般蔬菜、水果的含量要高。

  同时专家提醒,补充蛋白质“适量”同样重要,过多摄入,也会损害机体免疫力。因为过多摄入大鱼大肉,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影响蛋白质吸收和充分利用,也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各种营养素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保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水果助阵补足多种维生素

  如果只单纯的靠吃主食和蔬菜来补充营养而忽略了名副其实的维生素之王——水果,那可就是你的失误了。

  每种水果都有其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李淑媛指出,应经常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香蕉、橘子、猕猴桃、草莓、红枣等。

  而小宝宝吃水果也有讲究,要想宝宝吃得多吃得暖,可以选一些温热性水果,苹果、梨、猕猴桃、香蕉等,制作成水果羹。做法很简单,只需将其切成片(块)煮10分钟,放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补锌可选谷物杂粮海产品

  在微量元素中,锌和免疫功能关系密切。锌能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发挥杀菌作用。成人补锌可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宝宝补锌更为关键,提高免疫力的同时还可促进生长发育、智力发育。

  专家表示,谷物中富含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的锌,平时主食可以选择全谷类荞麦面条,或者尝试用各种杂粮做成的营养米饭,这样的主食不仅能填饱肚子,更是简单、上乘的营养佳品。其他含锌的食物还有牡蛎、猪肝、鸡肝、花生、鱼、鸡蛋、牛肉、黑芝麻等。

  油炒胡萝卜VA吸收更充分

  专家表示,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维生素A可以增强人体上皮细胞的功能,对感冒病毒产生抵抗力,它可以强健咽喉和肺部的黏膜,保持它们正常的新陈代谢。

  胡萝卜、南瓜、绿色蔬菜中所含有的β-胡萝卜素在身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而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因此专家建议,胡萝卜炒着吃能更好地发挥其营养价值。南瓜可蒸、可煮,亦可洗净切片,用盐腌几小时后,用醋凉拌,只需简单烹饪即可变成一道营养又美味的菜肴。此外,猪肝、鸡肝中也含较多维生素A,宜适当食用。

  推荐“抗感菜”

  豆渣炒蛋

  用料:新鲜豆渣、红椒、小葱、鸡蛋

  调料:食用油、盐

  做法:

  1.黄豆隔一夜泡好打浆,倒出豆浆,留下豆渣。

  2.鸡蛋两个加少许盐,打散。红椒切细粒,葱切末。

  3.鸡蛋下锅成形后划散。

  4.再倒入豆渣翻炒,炒至豆渣呈金黄色,加入红椒粒翻炒1分钟,最后撒上葱末拌匀,盐调好味即可。

  专家点评

  豆渣中仍有较多的大豆蛋白质,还有大豆膳食纤维、一定量的大豆活性物质,扔掉实为可惜。此菜肴除可充分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外,大豆膳食纤维也是减少脂肪吸收、控制血糖上升高度,更是通便极有效的菜肴。

  尖椒西芹爆黄喉

  原料:黄喉、红绿辣椒、西芹

  调料: 葱、姜、蒜、香醋、盐、胡椒粉、绍酒、淀粉。

  做法:

  1.黄喉洗净切块,西芹、红绿辣椒切菱形块。

  2.锅中坐水,烧开放入黄喉焯熟捞出待用。

  3.锅中放油,煸香葱姜蒜末炒香,放入黄喉、红绿辣椒块炒匀。

  4.放入绍酒、胡椒粉、盐调味,最后放入西芹块快速炒匀即可,出锅前烹入香醋装盘。

  专家点评:

  西芹能镇静安神,利尿消肿,芹菜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比茎多,可将其拌成小菜。黄喉是低脂肪、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此菜肴最适合老年人、青春女性食用。

4宝宝洗手肥皂比洗手液更健康

  三氯生是否对人体有害?

  三氯生学名“二氯苯氧氯酚”,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有害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酵母及病毒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同时能够保护有益细菌。

  目前尚没有研究表明含三氯生的产品会直接对人体造成健康隐患。据媒体报道,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美国清洁机构关于三氯生的争论持续了40多年之久。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指出三氯生有潜在的危险,抗菌作用对人体是否不起作用甚至有害。美国清洁机构则提供大量证据表明三氯生安全又有效。

  使用肥皂不等于不接触三氯生

  由于三氯生杀菌效果好、刺激性小,加上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医疗消毒及卫生保健产品等领域。事实上,除了洗手液,很多肥皂也含有“三氯生”或“三氯卡班”,国内热销的舒肤佳就含有三氯卡班。一些牙膏中也添加三氯生,认为可以防止蛀牙。

  许多我们常用的日化产品都可能含有氯系杀菌剂,如果以洗手液中含有此类物质为理由,来断定宝宝洗手用肥皂比洗手液好,显然是不科学的。

  建议给宝宝使用专用香皂或洗手液

  目前市面上的洗手液和肥皂产品种类丰富,肥皂也可能含氯系杀菌剂,洗手液也可能不含有氯系杀菌剂,爸爸妈妈在给宝宝选购洗手产品的时候关键不是看产品类别,而是看产品的适用范围,一般来说,儿童专用的香皂或洗手液会更适合宝宝,可以专门看一下成分表,看是否有杀菌成分,除了三氯生和三氯卡班,酒精、双氧水等也是常见的杀菌成分。需要提醒的是,宝宝最好不要跟大人混用洗护用品,以免交叉感染。

5带宝宝文明出行家长需要准备这些用品

  解决大小便:纸尿裤、湿巾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宝宝要在18~24个月时,控制排泄的肌肉才发育成熟,也就是说2岁以下的宝宝可能连憋尿都不太容易。所以,家长们在带2岁以下宝宝出行的时候一定要穿上纸尿裤,别指望宝宝会听你的指令等厕所,他们随时都可能会拉。如果是拉了便便,那么湿巾就派上用场,它能够更好地清洁宝宝的屁屁。

  2-4岁这种不大不小的宝宝,大多数已经学会自主憋尿,可以选择性地给宝宝穿纸尿裤,在乘坐较长时间的又无洗手间的交通工具时,最好也穿上纸尿裤,以备不时之需。香港事件中的内地夫妇其实可以让孩子穿上纸尿裤,而不是用纸尿裤来接尿。另外,家长也要让宝宝养成出门前先小便的习惯,先排走一部分尿液。到了陌生的环境如果路上遇见厕所,也可以进去方便,不一定要等到膀胱胀满才到处找厕所。

  对于再大一点的宝宝,家长要注意做好教育,告诉孩子不能当街大小便,一方面要知道这种行为是不文明的,一方面也要懂得私处是不能随意暴露的。当然,出门前方便、遇到厕所先方便、乘坐长途车可以少喝点水等也是可以参考的做法。

  解决宝宝哭闹:哺乳巾、奶瓶、安抚奶嘴、宝宝喜欢的玩具

  当带着宝宝乘坐交通工具时,如果宝宝开始大哭大闹,身为家长的你是不是会焦头烂额?尤其是在安静的飞机舱或高铁车厢内,其他乘客的侧目是否会让你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了让这种大哭大闹的情况减少,家长可以事先做好一些准备。

  如果是随妈妈出行的母乳宝宝,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宝宝哺乳,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安抚宝宝的作用,妈妈可以准备一条哺乳巾,方便在哺乳的时候保护好个人隐私。有些妈妈使用的婴儿背巾也很方便,不仅可以用来背宝宝,也能充当哺乳巾。

  如果没有妈妈的乳头怎么办?可以考虑奶瓶和安抚奶嘴。心理学专家认为,从宝宝出生到2岁左右的口腔期,宝宝通过嘴巴吸吮有助于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因此丢给宝宝一个装水的奶瓶或是安抚奶嘴,是能够缓解宝宝的焦躁情绪的。很多妈妈会认为给安抚奶嘴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事实上作为爱吸吮的宝宝,即使不给安抚奶嘴,可能也会吃手或啃咬其他物品,与其这样不如使用干净的安抚奶嘴,外出时适当使用一下安抚奶嘴还是可以考虑的。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准备他们喜欢的玩具,有得玩能转移注意力,也许就不会产生焦躁的情绪。同时,爸爸妈妈也可以多跟宝宝交流,让单调无聊的交通工具里变得有意思起来,比如让宝宝看飞机上的安全需知图片,告诉宝宝要注意什么,或是一起观察火车窗外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