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腹部肿瘤 >结肠癌

巨结肠手术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有很多的患者出现了巨结肠,巨结肠对于肠道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如果出现了穿孔,那么会造成死亡,所以很多得巨结肠的患者,就想通过巨结肠手术尽快的处理,那么巨结肠手术处理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就来一起看看以下的详细介绍。

目录 巨结肠手术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巨结肠治疗 巨结肠临床表现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前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基本概述

1巨结肠手术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① 分期手术还是一期手术,由于成人巨结肠近端结肠往往极度扩张,肠壁及结肠系膜均肥厚、脂肪变性,加上由于梗阻,无法做满意的肠道清洁准备,所以一些学者主张分期手术,即先在病变最低位行结肠造口,等到近端扩张的结肠恢复到正常后,再行二期手术。另一些则认为,成人先天性倾结肠症因长期大肠不全梗阻,虽预先做结肠造痊,扩张肥厚的结肠仍不易恢复正常功能,因此主张行一期根治性手术。

  ② 根治手术方式的选择。可根据巨结肠的类型和术者的习惯选择不同的术式、比较定型的手术方式有Swenson 法、Duhamcl 法、Soave法、Ikeda 法和Rehbcin 法等。国内报道采用Duhamel 和Rehbein 方式较多。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美国smith 等首次尝试在腹腔镜辅助下行ouhamcl 手术,1 995 年oeogeson 报道腹腔镜辅助下的soave 手术。1 998 年墨西哥De la Torre 一Mondragon 报道的单纯经肛门拖出术,则免除了气腹带来的不良影响,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外科手术。

  ③ 另外,术前肠道准备必须充分,洗肠时间往往需7 一14d ,同时给予少渣、易消化、高蛋白饮食。

  巨结肠手术处理中的注意事项,相信很多想通过巨结肠手术的患者,已经充分了解了手术当中的处理,以及注意事项,所以在充分了解后,为了自己肠道更健康,一定要尽快的通过手术,手术后再做好处理和注意事项,相信就能尽快让自己康复起来。

2巨结肠治疗

  1.综合性非手术疗法

  保守治疗痉挛肠段短、便秘症状轻者可暂采用综合性非手术疗法,包括定时用等渗盐水洗肠(灌洗出入量要求相等,忌用高渗、低渗盐水或肥皂水),扩肛、甘油栓、缓泻药,避免粪便在结肠内淤积。若以上方法治疗无效,虽为短段巨结肠亦应手术治疗。

  2.结肠造瘘

  保守治疗失败或患者病情严重、不具备接受根治手术条件患儿,均适用结肠造瘘术。

  3.Swenson手术

  Swenson手术切除整个受累部位并且将正常肠管吻合在近肛门水平。

  4.Duhamel手术

  Duhamel手术在肛门水平通过钳夹将未受累肠端吻合到直肠。

  推荐阅读:

3巨结肠临床表现

  1.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

  患儿因肠管缺乏神经节细胞长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粪便淤积使结肠肥厚扩张,腹部可出现宽大肠型,有时可触及充满粪便的肠袢及粪石。直肠指检:大量气体及稀便随手指拔出而排出。缺乏神经节细胞控制的肠管称痉挛段,痉挛段越长,出现便秘症状越早越严重。多于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胎便,可于2~3日内出现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呕吐腹胀不排便。痉挛段不太长者,经直肠指检或温盐水灌肠后可排出大量胎粪及气体而症状缓解;痉挛段长者,梗阻症状多不易缓解,有时需急症手术治疗。肠梗阻症状缓解后仍有便秘和腹胀,须经常扩肛灌肠方能排便。

  2.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长期腹胀便秘,可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的吸收造成患儿消瘦,贫血,发育明显差于同龄正常儿。

  3.巨结肠伴发小肠结肠炎

  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新生儿时期。其病因尚不明确。患儿全身情况突然恶化,腹胀严重、呕吐、腹泻,由于腹泻及扩大肠管内大量肠液积存,产生脱水、酸中毒、高烧、血压下降,出现该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常有较高的死亡率。

4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前护理

  1.清洁肠道,解除便秘

  (1)给予缓泻剂、润滑剂如蜂蜜口服,帮助排便。

  (2)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诱发排便。

  (3)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灌肠,每日l次,每次注入量50~100ml,反复数次,直到积粪排尽为止,通常约需l0~14天左右。为确保灌洗有效,尽可能减少副作用,要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①灌肠前先在钡灌肠照片上了解病变范围,肠曲走向,以便确定肛管插入深度、方向;②选择软硬粗细适宜的肛管,插管时应以轻柔手法按肠曲方向缓慢推进,遇阻力时应退回或改变体位、方向后再前进,如粗暴操作,有导致结肠穿孔的危险。如肛管内有血液或液体只进不出时,应高度怀疑是否有穿孔。如患儿诉腹痛剧烈,应急诊腹部X线摄片检查,腹腔内出现游离气体,表示已穿孔;③肛管插入深度要超过狭窄段肠管,以便达到扩张的结肠内使气体及粪便排出;④忌用清水灌肠,以免发生水中毒。要求以等渗盐水,多次反复冲洗,每次抽出量与注入量相等或稍多,同时手法按摩腹部帮助大便排出;⑤流出液不畅,可能的原因有肛管口被大便阻塞、肛管扭转或插入深度不够,应作相应处理;如灌洗仍困难,大便硬而成团或成大块状时,可灌入50%硫酸镁20~30ml,以刺激排便。

  2.改善营养:对存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应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3.密切观察病情:特别注意有无小肠结肠炎的征象,如高热、腹泻、排出奇臭粪液、伴腹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做好手术前准备。

  4.做好术前准备:清洁肠道;术前2天口服抗生素;检查实质脏器功能。

  5.健康教育:向家长说明选择治疗方法的目的,解除其心理负担,争取支持与配合。

5先天性巨结肠基本概述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case)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Agangliono-sis)。由于hirschsprung将其详细描述,所以通常称之为赫尔施普龙病(hirschsprung’s- Disease),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的近端结肠,使该肠这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以部分性或完全性结肠梗阻,合并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的一种婴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对此病的认识和发展已有200余年的历史。1691年Ruysch首先报告本病,后来一直到1886年Hirschspmng才在柏林的儿科大会上对先天性巨结肠予以了详细系统的描述,因此将该病以他的名字命名为Hirschspmng病。

  巨结肠是Mya(1894)倡用。1901年Tittle首次提出先天性巨结肠与神经节细胞缺乏有关。Tiffin等在1940年指出,巨结肠是早期神经节缺乏的肠壁蠕动发生紊乱的结果。1964年Ehrenpries详细论述了Hirschs-prong病的病因学和发病机理。到1950年Swenson才从病理上把神经节缺乏性巨结肠症与其他类型的巨结肠症区别开来。

  症状

  本病特点是受累肠段远端肌间神经细胞缺如,使肠管产生痉挛性收缩、变窄,丧失蠕动能力。近端肠段扩张,继发性代偿扩张肥厚。发病率为2000~5000个新生儿中有1例,仅次于直肠肛门畸形,在新生儿胃肠道畸形中居第2位。据上海地区(1966~1975)资料,消化道畸形的发生率占先天性畸形的24.67%。而本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4位。

  据Passarge等报道414例,男女之比为5~10:1。并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有关资料表明本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近20年来,由于组织学、组织化学、电镜、免疫组化等研究手段的进展。人们在先天性巨结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