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腹部肿瘤 >结肠癌

有无结肠癌的易患体质的说法

要经常做定期内窥镜检查可以预防患结肠癌,常常听到“癌症家族”这一说法,日本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每3~4人中就有一人患癌症,所以家属或亲属中有人患癌症也不能说他们属于癌症家族。有无结肠癌的易患体质的说法有什么?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结肠癌发病早期信号 有无结肠癌的易患体质的说法 结肠癌晚期能活多久 结肠癌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 结肠癌如何预防

1结肠癌发病早期信号

  结肠约长150厘米,在腹腔内围成框型,从右至左又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大部分。结肠黏膜容易发生癌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物在饮食中的比例增高,结肠癌发病率也在不增加。结肠最主要的功能是形成大便,所以,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常表现为大便性质和排便习惯的改变。

  何谓大便习惯改变?就是与病人原来的大便规律相比较,大便次数、大便时间以及大便的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如病人原为每天清晨一次成形大便,在饮食并无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变为一天数次不成形大便;或者数天一次大便,坚硬,不易排出。排除了饮食、结肠炎症、结肠功能异常等因素外,这常是结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特别是中、老年无原因地出现日益加重的大便习惯改变。一般地说,右侧结肠癌易致腹泻,左侧结肠癌易致便秘和腹胀。

2有无结肠癌的易患体质的说法

  科学研究表明 癌症的确存在体质性,这是遗传因素造成的。所谓癌的易患体质,就是癌前遗传基因在变异成癌遗传基因之前遗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当细胞中有数个癌遗传基因同时存在时,这时就有可能发生癌症。但是癌症的存在不仅仅是这些先天因素决定的,还存在后天因素如: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害物质等出生以后的影响因素,这些不良因素可使遗传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发生癌症。

  结肠癌的易患体质可以遗传。结肠息肉如果一次发现10个以上(多发性息肉),那么这些人群患结肠癌的机率就相当高,这种体质也是遗传的。

  结肠癌在发生癌变之前,可呈息肉状态,在此阶段如台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可有效避免延误。结肠内窥镜检查中发现的小息肉,可即时切除掉。

  癌症有一次预防与二次预防。所谓一次预防就是指通过平时注意个人饮食及自己的生活习惯来预防癌症发生,二次预防是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结肠癌来说,二次预防也是非常有效的。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结肠癌,即使本人已经切除了结肠息肉,也要每年做一次定期内窥镜检查。

3结肠癌晚期能活多久

  晚期结肠癌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晚期结肠癌存活期的重要因素。临床上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中医药治疗。动脉化疗是晚期结肠癌的主要化疗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但其亦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毒副反应,因此,化疗药物及化疗时间应依据肿瘤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性毒性而定。

  放疗也是晚期结肠癌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使肿瘤缩小,改善症状,通常联合化疗应用,效果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但放疗对机体有较大的伤害,对身体机能差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应慎用。另外,鉴于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晚期结肠癌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配合化疗应用,降低毒副作用,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

  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放化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另外,病人身体机能的改善也是影响晚期结肠癌存活期的重要因素,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提高,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晚期直肠癌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应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取;忌食烈性酒、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另外,也可服用有健脾益肾作用的中药来提高免疫力。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晚期结肠癌的存活期有明显的增长。大部分患者多被病情所困,有很消极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积极性和疗效。所以周围的人要安慰鼓励患者,使其能够积极的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延长晚期结肠癌的存活期。

4结肠癌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也易漏诊。故对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现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有无结肠癌的可能。

  1、近期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不畅)、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

  2、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3、粪便变稀,或带有血液和粘液。

  4、腹部可扪及肿块。

  5、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或体重减轻等。

  有上述可疑现象时,除作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应即进行系统检查,以期确定诊断。

  1、结肠良性肿物

  病程较长,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不狭窄,未受累的结肠袋完整。

  2、结肠炎性疾患(包括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

  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方面各有其特点,大便镜检都可能有其特殊发现,如虫卵、吞噬细胞等,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X线检查病变受累肠管较长,而癌肿一般很少超过10公分。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不同,可进一步确诊。


5结肠癌如何预防

  结肠癌是世界死因顺位中列第3位的肿瘤,尽管结肠癌的治疗手段有很大进展,但多年来晚期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并无多大改观。因此,结肠癌预防的意义愈显重要。

  在肿瘤发生之前,消除或减少大肠黏膜对致癌剂的暴露,抑制或阻断上皮细胞的癌变过程,从而防止肿瘤的发生。这些措施包括饮食干预、化学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

  英国学者Burkitt早就指出结肠癌是一种“现代病”,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类型有关。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肠癌的发病与能量摄入过多、肥胖、过多饱和脂肪酸摄入、体力活动减少,膳食纤维和微营养素(维生素A、E、C,微量元素硒和钙)摄入不足有关。

  在饮食干预方面,对膳食纤维的研究最多。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Burkitt发现结肠癌在非洲黑人中十分罕见,而非洲原著民的饮食中含有大量食物纤维,于是他提出高纤维饮食是结肠癌保护因子的假设。其后大量研究认为膳食纤维可以稀释或吸收粪便中的致癌物,加快食物残渣在肠道的通过时问,从而减少了肠黏膜对食物中致癌物的暴露。同时膳食纤维还可通过改变胆酸的代谢,降低结肠的pH值,并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从而起到对结肠癌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