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子女教育 >育儿

育儿中的两大忌 批评和威胁

如果孩子总是做错事而且还不愿自我反省,那么你们会怎么做?我想不少大人都会去批评或者威胁孩子,觉得这样做他就不会再犯错。但是因为威胁孩子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目的,还可能会让孩子心生畏惧,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明智和有效地方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母亲在育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育儿中的两大忌批评和威胁 不打不骂惩罚孩子的5个科学方法 父母想让孩子有出息从这四方面着手 老一辈传下的育儿风俗竟都是错的

1母亲在育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中国一直流传着母亲对孩子一生有着重大影响的经典故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正是有她们的谆谆教诲才有了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和民族英雄岳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过四位母亲教育子女成才的典型范例,留给后人许多启示。这四位母亲,一位是冯顺弟,安徽绩溪中屯村人,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生,1918年去世,她是胡适的母亲。一位是吴清芝,河南唐河城南二十五里小吴庄人,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生,1944年去世,她是冯友兰、冯景兰、冯叔兰(沉君)的母亲。一位是鲁瑞,浙江会稽东北乡安桥头村人,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生,1943年去世,她是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周建人的母亲。一位是陈爱珠,浙江桐乡乌镇人,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生,1940年去世,她是沈雁冰(茅盾)、沈泽民的母亲。她们的细心教育是孩子成功的前提。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注意到了母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试图用理论和实证来说明母亲与幼儿早期教育的相关性,呼吁社会应该关心母亲的生活状态,号召母亲担负起幼儿早期教育的重任。但是这种呼吁和号召对广大幼儿母亲来说是笼统和模糊的,她们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最正确的。而且学术界也多是呼吁而健全而系统的母亲教育理论还没有完全建立。针对幼儿母亲育儿现状的真正研究仍很欠缺,特别是忽略了占我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幼儿母亲的研究。缺乏对我国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现状以及育儿素养的关注和研究,也没有发现其现存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幼儿早期教育。因此,本文选择以我国农村幼儿母亲育儿素养问题与对策研究为研究主题是符合理论和实践需要的。至少它能引起一些人对此的注意,也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真实的素材。

2育儿中的两大忌批评和威胁

  1.换个方式跟孩子说话

  威胁和吓唬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会伤害自尊心,让孩子变得害怕父母,从而产生一种叛逆心理。威胁吓唬孩子其实就是因为不相信孩子,想以此来控制自己的他们,但这是一种很不理智的方式。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一定要首先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不要说一些威胁孩子的话,比如当孩子不认真写作业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就告诉老师!”这样也许会让孩子好好写作业,但是这种方法下一次还会有用吗?。所以家长不妨换个方式,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做作业,是不是遇到了难题,还是什么原因。家长对孩子说话的语气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要用一种平等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威胁和吓唬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了解孩子的忍耐点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认真的了解孩子心理的忍耐极限在哪里。很多孩子的脸皮很薄,如果家长经常批评他,那么孩子会变得更加自卑,感到无地自容。所以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要掌握好度,知道孩子的忍耐极限在哪里。这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多关心注意,只有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才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会伤害他的情感。

  3.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很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家长就会给孩子设定很高的期望。一旦孩子没有达到家长心中的期望值,就会对孩子很失望,觉得他没有努力,从而批评教育孩子。但是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能力吗?家长在给孩子设定目标之前,一定要了解他的自身能力,给孩子设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目标。如果家长因为孩子没有完成目标就批评他,那么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3不打不骂惩罚孩子的5个科学方法

  设立“站点”(罚站的地点)

  其实很多孩子犯错之后是能意识到自己错了,但他们往往会用哭泣来唤起你的“同理心”进而使家长心软。

  但关键是,真正需要唤起“同理心”的对象应该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你。过份的心软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没有丝毫的帮助,甚至只会适得其反。

  还记得《爸爸回来了》里有一期,奥莉不愿意归还爸爸手机,李小鹏让奥莉一个人站在了墙角反思。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固定的区域,给孩子建立一个固定的“罚站点”,让孩子独自冷静地思考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装乖求饶。

  同时,让孩子去到“罚站点”的过程中,家长切记不要心软,不恰当的心软只会让罚站点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让孩子认真反省才是关键。

  没收孩子心爱的东西(下次面临类似情况做对了要及时奖励)

  很多爸爸妈妈都会烦恼于孩子的无理取闹,争吵不休甚至一不开心就乱扔东西。对于处于情绪亢奋期的孩子,此时言语的警告说教并不能起到作用,最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冷静情绪,意识错误。

  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妈妈可以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他的举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如果下次出现相似的情况孩子并没有出现吵闹哭喊等情况,妈妈可以及时做出一些奖励,比如一个爱的抱抱。

  看绘本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生气的情绪和激烈的言辞很容易激起孩子内心的抵触心理。这时家长所谓的教导孩子很难听进去,会因此大吵大闹,更有甚者会赌气“摔门而去”,父母的吼骂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刺激到孩子的心灵。

  这个时候其实应该让孩子内心平静下来,让第三方出面开导,孩子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错误。

  家里备上一些对症下药的儿童绘本。比如专治孩子拖拉的《忙碌的库库和喵喵》,孩子不懂分享可以让他看《全都是我的》,还有专治孩子胆小怕事的《各种各样的害怕》等。

  儿童绘本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用温暖亲切的小故事生动再现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关爱别人、如何与人相处等等。鲜艳的绘本色彩,极具吸引力的故事,都能够很好的抓住孩子的心。让孩子安静的在桌子上阅读。等看完以后,询问孩子内心的想法,及时沟通,及时教育。

  耐心听孩子的解释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所以没有“思考的能力”,只要孩子犯错了就一定是动机不纯,其实不然。孩子的思考只是与大人不同,但不代表不会思考,你又怎么知道孩子犯错的出发点不是出于好意呢。

  孩子犯错后,可以尝试问他“为什么”来取代以往的怒吼打骂,给孩子一个解释自我,说明原因的机会。耐心听取孩子的解释,这很重要。

  角色互换

  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大概是每一代家长都很难过的一件事了,其实在我看来也不是很难。让孩子做一次妈妈/爸爸,让他经历一次你的“痛心疾首”,或许就更容易沟通了。

  可以经常玩一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做家长,你来做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将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完美的再现。游戏结束后,让孩子表达出对你的这些犯错行为的感受,让孩子和你产生“同理心”,真正理解你的用意。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把控。会犯错才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孩子的天性,我们应去挖掘属于他自己的秉性,运用适当的奖惩才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4父母想让孩子有出息从这四方面着手

  一、培养娃的一技之长

  每个孩子的天赋不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与其他孩子不一样,或是比其他孩子更出色,有的孩子爱组装玩具,有的孩子爱研究,有的孩子爱运动,有的孩子画画好,有的孩子舞蹈跳的不错……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并且去专门的培养,比如孩子爱音乐、爱弹琴,家长可以去给孩子报音乐班什么的,如果孩子喜欢跳舞,可以给孩子报个舞蹈班,从小培养孩子在这方面的素养,帮助孩子成长。

  二、好的习惯孩子要从小养成

  我们不难发现平时一些学习优秀的孩子,往往不是死读书,书也会读,但是更会玩,学习之所以变得轻松,是因为平时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家长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阅读这方面的好习惯,时间长了,孩子会爱上读书,把阅读当做一种乐趣,另外,读书也要劳逸结合,要给孩子充足的时候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打打球,做一些有趣的户外活动,发现孩子的兴趣,这样他的学校效率不仅高,而且身体素质也不错,要比整天死读书要好很多。

  三、自由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

  现在很多孩子创造能力不是很好,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家长可以进行启发式的教育,让孩子自己养成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自己去发现事物的不同,而不是一味的去给出固定的答案,可以在节假日的时候带孩子去做一些创意手工或是涂鸦什么的,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相信孩子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的艺术。

  四、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说到底,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性格、很好的生存能力和抗压能力,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遇到事情之后才不会慌乱,能冷静下来想办法解决,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也非常重要,家长们一定要从小抓起。

5老一辈传下的育儿风俗竟都是错的

  1.挤乳头

  一些习俗认为,女婴刚出生时,大人需要不时地给女婴挤乳头(女孩出生一月内,需用力挤出乳头内的腺样组织),这样做能避免孩子长大后乳头的凹陷。成都一刚出生15天的女婴被奶奶挤乳头后,导致双乳头发炎、化脓。

  育儿教育专家警告:给新生儿挤乳头会容易造成婴儿的乳头发炎,细菌感染导致严重后果如败血症。

  2.给宝宝捏鼻子

  专家提醒:别捏宝宝鼻子

  不少大人认为,宝宝天生鼻子塌,需要从幼年期捏鼻子,让宝宝鼻子长得高挺。

  幼儿教育专家称,婴幼儿的鼻腔比成人短,没有鼻毛,血管丰富,常捏鼻子,会损伤黏膜和血管,容易被细菌、病毒侵犯,导致疾病的发生并影响宝宝的呼吸。

  此外,捏鼻子还有可能会使鼻腔中受感染的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其实,大部分宝宝鼻子出生时会塌,随着年龄增长,宝宝鼻子会显现出遗传特征。

  3.百日开荤

  广东民间广东民间有风俗给刚满月的小宝宝吃米糊,为了图个「好养活」的意头。

  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婴儿肠道的淀粉酶从4个月后才开始分泌,此时宝宝才开始具备消化淀粉类食物的能力。过早加辅食,孩子会难以吞咽和消化不,可能造成食物过敏,也可能增加腹泻和其他疾病的几率。

  4.满月剃光头

  婴儿的头皮娇嫩,最好不要剃光头!

  一些地方习俗认为,新生儿胎发要剃掉,这样重新长出来的头发才会又黑又密,否则宝宝头发不会长,而且会又黄又细。

  但是没有任何科学证明剃掉胎毛可以让宝宝头发变化的证据。宝宝发质是由遗传和营养所决定。给宝宝剃光头,孩子娇嫩的头皮缺少头发的保护容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