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产科

拔罐异常反应有何预防及处理方法

很多人身体不适会选择拔罐,但上罐后,一些人会出现不适。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辣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也可能患湿气证),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均属异常反应。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拔罐,那么拔罐异常反应有何预防及处理方法呢?哪些人不适合拔罐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目录 拔火罐最好不超过十分钟 拔罐异常反应有何预防及处理方法 哪些人不能拔罐 拔罐疗法之家庭的拔罐禁忌 拔罐后的五大注意事项

1拔火罐最好不超过十分钟

  受了风、落了枕、腰背疼……拿个火罐拔拔。现如今大部分家庭备着个拔火罐是常事,脖子上、腰上留着个大红印也是常见现象。可是,专家却认为,其实很多人并不会用火罐。

  “多数老百姓常常想当然地使用火罐。”李主任说。最典型的现象便是在他的门诊上常会接诊因拔火罐而使皮肤受到感染的患者,拔火罐一拔就是个把小时,非得拔出水疱,流出水来才甘心,且还有个说法为“把湿和寒气拔出来了”,这种说法太荒唐。

  因为中医所说的湿是一个概念,是看不见的,并非液体。而当负压作用在人体表面时间过长时,任何人都会出水疱。实际上,拔火罐拔出水疱在医院治疗上等于是拔出事故了。而水疱很易感染、化脓,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败血症。

  由于每个人表皮结构、厚度都不同,对负压的耐受力不同,一般拔火罐应控制在5~10分钟,最多 10分钟足矣。为了便于观察皮肤的变化,最好使用玻璃罐,而橡胶罐、竹罐不宜选择。

  专家还提醒大家,火罐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腰背痛是最合适的,而腹部、脸部等肌肉不丰富、有脏器空腔的地方不提倡拔火罐,尤其是腹部,很容易形成肠套叠、肠梗阻。

  并且,拔罐时不妨在火罐边缘抹点橄榄油或植物油,这样能避免皮肤与火罐摩擦损伤皮肤。拔完后用热毛巾热敷一下更好。

  另外,根据中医传统经验,在背部拔火罐对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有益。

2拔罐异常反应有何预防及处理方法

  1、异常反应

  上罐后,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辣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也可能患湿气证),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均属异常反应。引起异常反应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病人心理反应过度。

  (2)罐子吸力过大。

  (3)施术时失误、灼伤皮肤,或皮肤本来就有伤口。

  (4)所涂药物的刺激过强。

  (5)罐口边缘过薄(指代用罐),或不平滑,有砂粒状样凸起或凹缝、凸痕,或病人皮肤干枯松弛(如老年人),加上医者上罐时可能旋转了手腕(旋罐),使皮肤出现皱褶。

  (6)吸罐时间过长,局部瘀血形成过多,隆起明显。

  (7)拔罐的局部有浅在的较大动脉分布(如腹肌沟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处),由于吸力的作用,局部软组织紧张,动脉受压而使血运受到影响,于是远端的组织出现缺血,故出现发麻、发冷、疼痛等反应,甚至还会出现组织坏死。

  晕罐,是指在拔罐的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冒冷汗甚至晕厥等症状。引起晕罐的原因为虚弱、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单纯拔罐引起晕罐者极为罕见,只有在施行针罐法和刺罐法时偶有发生。

  2、异常反应的预防及处理异常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如下。

  (1)要仔细检查罐子,不符合要求的弃之不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虽然拔罐的刺激不像针刺那样强烈,但毕竟是穴位刺激。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各人对刺激的反应程度强弱不一,故对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施术,尤其不要在反应强烈的穴位,如合谷、太冲等穴施术。环境气温不要太低,尽量不让患者有寒冷感出现。

  (3)上罐后要多询问患者的感觉,多观察罐内的皮肤变化情况。如果病人诉说吸拔太紧,有疼痛或烧灼感觉(涂药罐、敷药罐出现轻度灼痛感属正常现象),可一手持罐,另一手的食指或拇指指尖轻轻压一下罐口缘的软组织,使软组织与罐口边缘间形成一个极小的缝隙,若是用气嘴罐者,可稍旋松气栓螺帽,让少许空气进入,以减小罐内负压。如果是施行密排罐者,应检查是否罐距太近,是否需调整。如果经上述处理后仍有不适,应脱罐检查。假若局部皮肤起泡,也应起罐。起罐后,涂以甲紫药水,并加以包扎,以预防感染。

  (4)在施行针罐法时,如针口过于胀痛,或酸胀痛感向他处传感,难以忍受,应起罐调整针的深度或刺向,待反应减轻后再进行拔罐。

  (5)在施术过程中,如果出现晕罐现象,切勿惊慌失措,应把病人的衣服纽扣解开,给热开水喝(可加些糖),注意保暖。经上述处理后,仍未能缓解症状时,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去枕平卧。如果反应仍加重者(如昏厥、低血压),应把枕头垫于脚下,使成头低脚高位,同时以指甲缘切按患者人中穴或十宣穴,或用指尖揉按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出冷汗多或冷汗不止者,可用艾条温灸涌泉穴或百会穴。经上述办法处理后倘若昏厥、低血压仍不能纠正者,可考虑应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输液。

3哪些人不能拔罐

  近年来,针灸、拔罐、刮痧、艾灸非常火,不过,这些中医治疗方法,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针灸当心晕针

  针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灸;孕妇慎用针灸(一般妊娠前3个月忌针灸,以免引起流产);女性月经期间,不宜针灸;如果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等,不宜针灸。

  有些人在针灸时会出现头晕、多汗等症状,其实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晕针。此外,晕针的症状还包括在针灸过程中突然出现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晕厥等。如果出现晕针现象,要及时通知医生,一般在立即起针并平卧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专家提醒,应避免在紧张、体质虚弱等情况下做针灸治疗。如果晕针是因为饥饿、疲劳等引起,建议先休息,适当进食后再进行。

  拔罐也会晕罐

  拔罐能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等。很多人习惯在腰酸背痛时去拔罐,还有些人在家自行拔罐。

  专家提醒,拔罐并非人人适宜。拔罐的主要功效是祛风散寒和活血化淤,对于以疼痛为主的颈椎病患者、腰椎病患者来说,通过拔罐来疏通经络,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对于心脏病患者、皮肤损伤者、孕妇、经期女性、醉酒者以及年老体弱者来说,则不适宜拔罐。

  另外,和针灸时会出现晕针现象一样,拔罐时也可能会出现晕罐的情况。其临床表现和晕针类似,如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冷汗淋漓等。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4拔罐疗法之家庭的拔罐禁忌

  拔罐的禁忌:

  1.首先,要确定拔罐者的体质。如体质过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因为拔罐中有泻法,反而使虚者更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2.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极易造成流产。在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发作。所以此类人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

  3.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4.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5.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每个罐内少于3个),可不用处理,自行吸收。但直径超过1毫米,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6.注意罐子的清洁。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7. 儿童是否适用于拔罐,目前没有系统性研究,因儿童皮肤娇嫩,且发育未完全,拔罐前需要咨询临床中医师,确保安全。

5拔罐后的五大注意事项

  第一:拔罐后不能够立即洗澡

  这是拔罐后注意事项中中药的一条,很多人喜欢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认为这样更加的神清气爽。但是专家告诉我们,拔罐之后最好不要立即洗澡,这容易造成我们肌肤的二次伤害,对于身体非常的不利。

  这主要是因为拔罐其实就是对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在拔罐之后皮肤就会变得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如果这个时候进行洗澡,那么皮肤很容易出现发炎的情况。如果是洗冷水澡,那么情况会更加的糟糕,不仅仅是皮肤受伤,同时水汽会从大张的毛孔之中进入体内,非常容易出现感冒。找来那个的情况。所以说,拔罐后不能够立即洗澡。

  第二:拔罐后出现出血情况

  拔罐后出现出血情况并不需要很紧张,而是应该用干净的干棉球吸干血迹就可以了。出血的原因是由于拔罐之后局部皮肤出现了红晕或者是淤血,这都是正常现象,过段时间之后会自行小时的。如果淤血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这个位置不能够进行再次拔罐哦,而是应该换一个位置。

  第三:拔罐后出水泡

  如果出现了水泡也不需要特别的紧张,这主要是由于留罐时间太长导致的。如果皮肤上出现的是小水泡,那么不需要特别的紧张,也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只要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就可以了;如果是打水泡,那么最好用干净的针挑破,令里边的液体流出来,然后图上游戏i额紫药水,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出现感染的情况。

  第四:拔罐后要注意保暖

  这是拔罐后注意事项中重要的一条,拔罐之后患者的身体都会比较虚弱,并且全身的毛孔也是在大张的状态之中。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注意保暖,令风邪入侵体内,不仅不能够令身体快速的恢复健康,反而有可能令疾病加重,并且患上风寒感冒,这对于身体是非常不利的。

  第五:消毒

  拔罐结束之后应该将所有的用品进行消毒,同时施术者的双手也要进行常规消毒,这样对于下一次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吃太饱或者是过度劳累、喝醉酒之后都不能够进行拔罐,这对于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女性在月经期间虽然能够进行拔罐,但是下腹位置最好不要进行;如果皮肤有疾病的,例如外伤、皮肤过敏等等情况,也是不适合进行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