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脓肿

脑脓肿的西医治疗

脑脓肿的治疗应根据病程和不同的病理阶段、部位、单发、多房或多发,以及机体的反应和抵抗力、致病菌的类型、毒力和耐药性、原发病灶的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来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一般治疗原则是:当脓肿尚未形成之前,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那么,脑脓肿的西医治疗怎么样?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目录 脑脓肿的患病类型有哪些 脑脓肿的西医治疗 脑脓肿的成因有什么 脑脓肿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脑脓肿的治疗原则

1脑脓肿的患病类型有哪些

  (一)邻近感染病灶扩展所致的脑脓肿,根据原发化脓性病灶可分为耳源性脑脓肿和鼻源性脑脓肿e其中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导致的耳源性脑脓肿为最多见,约占全部脑脓肿的一半以上。这种脑脓肿多发生于同侧额叶或小脑半球,多为单发脓肿,多属以链球菌或变形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异源性脑脓肿为继发于鼻窦炎的化脓性感染,较少见。脓肿多位于同侧额叶前部或额极。鼻源性脑脓肿以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为主。蝶窦炎可引起垂体脓肿、脑干脓肿和颓叶脓肿e其他如头皮痈布、颅内静脉窦炎及颅骨骨髓炎等直接蔓延所形成的脑脓肿多发生于原发感染病灶周围,多为混合性感染。

  (二)外伤性脑脓肿,是由于颅脑损伤,尤其是开放性损伤的继发感染引起,在战争年代多见,约占全部脑脓肿的10%左右。近年来由于早期清创术做得彻底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这种并发症已显著减少。外伤性脑脓肿大都位于伤道或异物附近。一般在损伤后1—2周内形成,也可在晚期,即数月或数年后才出现脑脓肿的症状。外伤性脑脓肿多为单发性。

  (三)血源性脑脓肿,感染大多由身体其他部位并发各种脓毒血症经血行播散所致;原发灶最常见于肺及胸膜的化脓性感染、支气管扩张、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其次为皮肤疗、痈、骨髓炎、齿槽脓肿、腹腔脏器和盆腔感染或脓毒败血症等。脓肿多分布于大脑中动脉供应区,并好发于额叶和顶叶。

  (四)隐源性脑脓肿,一部分脑脓肿来源不明.多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其原因是原发的感染灶很轻,经用抗生素后痊愈或自行消散。但当时已有细菌经血行潜伏脑内,当患者抵抗力减弱时脑内病灶渐渐发展形成脑脓肿。另一种可能是潜在隐蔽的原发病灶,如慢性咽部感染等,常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e脑脓肿的致病菌随感染来源而异,常见的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也可为混合性感染。


2脑脓肿的西医治疗

  (1)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对细菌的敏感性和该药对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来选择,原则上应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在细菌尚未检出之前,可按病情选用易于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出来结果后,予以适当地调整。一般静脉给药,必要时根据病情亦可采用鞘内、脑室和脓腔内注射。

  (2)脱水药物的应用:主要用来降低颅内压,缓解颅内压增高的症状,预防发生脑疝,常用脱水药物有高渗性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溶液,利尿药物如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钠)等,用药同时应注意补钾,注意肾功能、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的检查。

  (3)激素的应用: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也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改善和调整血-脑脊液屏障的功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脑脓肿周围的脑水肿。常用激素首选地塞米松,10~20mg/d,分1~2次静脉滴入或肌内注射。视病情可加大剂量,用药时注意检查血糖。

  (4)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主要注意营养和维生素的补充,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调整。检查肝、肾等功能状况。病程长、全身情况较差者需适当输全血、血浆和蛋白以改善全身状况,增加抵抗力,为手术创造条件。如有高热,可物理降温。对并发癫痫者,应予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并预防和治疗其他并发症。

3脑脓肿的成因有什么

  1.邻近感染灶的扩散所致的脑脓肿

  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颅骨骨髓炎及颅内静脉窦炎等化脓性感染病灶可直接向脑内蔓延,形成脑脓肿。其中以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导致的脑脓肿最为多见,称为耳源性脑脓肿,约占全部脑脓肿的50%~66%。但由于近年来不少中耳炎、乳突炎得到及时的根治,耳源性脑脓肿的比例已明显减少。耳源性脑脓肿多为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并胆脂瘤急性发作导致脑脓肿,其感染途径多经鼓室盖或鼓窦波及颅内颞叶的中后部,约占耳源性脑脓肿的 2/5。另一部分经乳突内侧硬脑膜板波及小脑外侧上部,尤其儿童乳突骨质较薄,感染易经Trautman三角区(即岩上窦下方、面神经管上方、乙状窦前方,三者形成的三角)累及小脑。但小儿鼓室及乳突尚未发育良好,故小儿耳源性脑脓肿少见。

  由鼻窦炎引起的脑脓肿称为鼻源性脑脓肿,较少见。多发生于额叶底部,多为单发,偶有多发。多为混合菌感染。头皮痈疖、颅内静脉窦炎及颅骨骨髓炎所致的脑脓肿均发生在原发病灶的邻近,可发生脑脓肿及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或混合性脓肿,亦多为混合菌感染,也可能为真菌感染。

  2.血源性脑脓肿

  主要是由于来自远隔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流经动脉的炎性栓子传入而形成的,亦可逆行经胸腔、腹腔及盆腔的器官如肝、胆、膈下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感染,由脊柱周围的无瓣静脉丛与椎管内相吻合的静脉进入椎管内静脉转移到颅内。面部三角区的感染灶由静脉回流至颅内也可能形成颅内感染。感染来源为胸部各种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等的脑脓肿,称为胸源性脑脓肿;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发绀型心脏病等引起的脑脓肿,称为心源性脑脓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绀型,往往有红细胞增多症和血凝功能亢进,由于病儿有动静脉血沟通,周围静脉血一旦有化脓性细菌感染即可直接传入脑内形成脓肿。经动脉播散的脓肿常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的脑白质或白质与皮质交界处,故好发于额、顶、颞叶;而位于面部的感染灶好发于额叶。致病菌以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他多为混合菌。

4脑脓肿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脑脓肿是脑实质的局限性化脓性病变。有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等全身感染症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局灶症状。颅骨X线摄片、脑电图、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CT及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1)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增高。

  (2)脑脊液(CSF)检查: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早期以中性粒细胞(N)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单核细胞(M)为主;蛋白含量可增高。

5脑脓肿的治疗原则

  脓肿是急性感染后,组织或器官内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后,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并有一完整脓壁者,称作脓肿。致病菌多为金葡菌。常继发于各种化脓性感染,也可发生在局部的血肿或异物存留处。此外,还可以从远处感染灶经血流转移而形成的脓肿。

  治疗原则如下:

  1.及时切开引流,切口应选在波动明显处并与皮纹平行,切口应够长,并选择低位,以利引流。深部脓肿,应先行穿刺定位,然后逐层切开。

  2.术后及时更换数料。

  3.全身应选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伤口长期不愈者,应查明原因。

  用药原则如下:

  1.浅表,经切开引流后可选用肌注或静滴应用抗生素“A”+“B”。

  2.深部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者,可选用“C”类广谱高效抗生素和支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