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子女教育 >育儿 >幼儿营养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

宝宝的进餐时间常常是妈妈的头痛时间,因为宝宝吃饭太挑剔了,花了好长时间精心准备的饭食,有时宝宝却毫不领情,连尝都不愿尝一口。不管是任由他不吃,还是强迫他吃,这样的结果都非妈妈所愿。宝宝的饮食关系着他们对食物的营养吸收,那么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有哪些呢?宝宝营养不良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宝宝营养不良注意5件事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 警惕婴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宝宝补钙的常见小误区 婴幼儿要怎样做到营养平衡

1宝宝营养不良注意5件事

  进餐“挑”环境

  1至3岁的幼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影响食物嗜好的重要时期。幼儿膳食要做到定时、适量、有规律地进餐,不随意改变幼儿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要固定进餐场所,创造良好进餐环境,避免喧嚣吵闹,培养孩子集中精力进食,暂停其他活动。切忌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也要避免家长追着幼儿喂饭等不良习惯。鼓励和安排较大幼儿与全家人一同进餐,以利于幼儿日后能更好地接受家庭膳食。

  幼儿饮食每天安排主餐三次,上下午两主餐之间安排以奶类、水果和稀软面食为内容的加餐,晚饭后也可加餐或零食,但睡前切忌甜食,以预防龋齿。

  辅食并不“辅”

  从6个月开始,需要逐渐给宝宝补充一些非乳类的食物,这一类食物被称为辅助食品,简称为辅食。虽然称为辅食,实际上对于6个月之后的宝宝来说,与乳类食品一样不可缺少。辅食不仅可以补充乳中营养素的不足,而且可以增强孩子的消化功能。

  钙铁哪里来

  孩子对钙的需求量大,奶及奶制品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大豆及豆制品含钙也较为丰富。芝麻、小虾皮、小鱼、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宝宝每日应饮用300毫升至600毫升牛奶,一天饮奶量分两至三次饮用。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空腹饮奶,可在正餐饮奶,也可以在餐后1至2小时内饮奶。必须注意的是,含乳饮料不是奶,牛奶与酸奶的营养价值优于乳饮料。铁缺乏在宝宝中较为常见,这与食用富含铁的食物较少关系密切。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应避免孩子抵触这些食品。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应注意帮助孩子足量摄取。

  早餐吃什么

  早餐作为一天的第一餐,对膳食营养摄入、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早餐摄入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至30%,每天食用营养丰富的早餐才能为宝宝提供体格和智力发育所需的充足营养素,因而,家长不能只在中晚餐上下功夫,还须为孩子提供营养充足的早餐。早餐的食物应种类多样,搭配合理。如果早餐中包含了谷类、肉类蛋类等动物性食品、奶及奶制品、蔬菜水果等4类食物,则为早餐营养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3类,则早餐的营养较为充足;如果只包括了其中两类或一类,则早餐营养不充足。

  零食怎么吃

  合理有度的吃零食可以补充孩子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但是,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不如正餐全面均衡,因此吃零食的量不宜过多。零食应选择合适的时间,两餐之间可适当吃些零食,但时间不要离正餐时间太近,以免影响正餐食欲。晚餐两小时后也可吃些零食,但睡前半小时不宜再进食。在选择零食时,应多选用营养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液态奶、酸奶)、鱼虾肉制品(尤其是海产品)、鸡蛋、豆腐或豆浆、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及坚果类食品等,少选用油炸食品、糖果、甜点等。应注意的是,核桃、杏仁、松子、花生、栗子、腰果、各类瓜子等坚果类食品营养丰富,但其所含能量较高,不可过多食用,以免造成肥胖,每周以食用50克左右为宜。

2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营养治疗

  (1)一度营养不良儿由于消化生理功能与正常儿相近,治疗开始应维持原喂养食物,不急于添加,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根据患儿情况一周后再增加热卡与蛋白质食物。

  (2)二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能力较弱,待消化能力逐渐恢复,食欲好转的过程中,逐步较快地增加蛋白质类食物。注意盐的食量,防止水肿。

  (3)三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力很弱,并伴有其它合并症。应首先诊断原发病,待病情好转,以极少量,多餐维持酸碱平衡,然后逐渐调整膳食,补充蛋白质,使之逐步巩固营养素的摄入。

  (4)营养食物调整补充的办法:首先应遵照循序渐进,逐步补充,不急不燥、耐心谨慎的原则,并坚持以下六个步骤。每一步骤均有热能及三种主要营养素的用量,重量比,及适宜食用的食物。

  一度营养不良患儿可从第三步开始:每日每公斤体重可摄入热能120千卡,蛋白质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23克。三种营养素的重量比为 1:0.6:7.6。可采用的食物:半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乳、豆浆、米汤、稀米粥、代藕粉、鱼泥汤等。情况稳定后转入第四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热能140千卡,蛋白质3.5克,脂肪2.8克碳水化物25克。三种营养素的重量比 1:0.8:7.2,可采用的食物,牛乳、代乳品、豆浆、鱼泥、粥、糕、饼等。满足需要可转入第六步,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140~120千卡,蛋白质 3.5克,脂肪3.5克,碳水化物14,其重量比1:1:4。食物可同第四步,但需增加量。进入第六步可以巩固到正常饮食,患儿已恢复正常。

  二度患儿要从第二步开始:热能61千卡,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1克,其重量比为1:0.5:5.5,可食食物: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代乳粉、豆浆、鱼汤、米汤、稀面糊等。约5~7天渐进到第三步。如此缓慢增加致第四第五步:热能每日每公斤174千卡、蛋白质4.5克、脂肪7克、碳水化物24克、其重量比1:1.5:5.2。开始恢复健康,进入第六步巩固治疗。

3警惕婴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正常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充满了血红蛋白,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及铁。孩子出生后的主要饮食是奶类,一般不容易缺乏蛋白质,铁则不然,无论是母乳还是牛奶制品,含铁量都不高。若父母不注意在婴幼儿的饮食中增加含铁的物质,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同时,如果孩子长期腹泻、呕吐、食欲不振,或有慢性疾病等,致使铁的排出消耗量增加,也会引起婴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临床上,我们常把血红蛋白在8~12%克时称为轻度贫血,6~8%克为中度贫血,6%克以下为重度贫血。轻度贫血的孩子一般只表现为脸色苍白、精神稍有低迷、爱缠人、食欲不振、体质弱、时常发烧感冒等,父母多以为是孩子的情绪问题,容易造成疏忽。但中度以上贫血的症状则较为明显,患儿的脸色煞白,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有的患儿还有异食癖,常喜欢吃墙皮、煤渣、火柴、纸等异物,并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同时伴随呼吸脉搏加快,肝脏增大等。重度患儿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心脏增大、手脚浮肿、胸闷气短等症状。还有的患儿体力智力上出现严重倒退现象,本来会说话、会站、会走路,病后都不会了。而且头发出现枯黄、稀疏,哭时无眼泪,大便干燥,化验检查时可发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及血小板数也急剧减少,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

  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症的根本是补充相应的造血物质,即铁剂及维生素B12。一般治疗一周左右就会有明显效果,但用药并非长久之计和最有效之法,造血原料的供给根本来源于食物,这是家长们必须牢记的。不少父母只知道给孩子吃母乳,认为母乳是最好的营养品,但到1岁该断奶时由于宝宝哭闹而不忍心断奶,也不添加饭菜辅食,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得营养不良性贫血。所以,科学育儿是妈妈们应该了解和遵循的,一味溺爱和顺从孩子的意愿反而容易害了他。

4宝宝补钙的常见小误区

  误区1:枕秃、个子矮、佝偻病……都是缺钙惹的祸!

  许多爸妈们有个小毛病,喜欢把各种问题都归类为“缺钙”:宝宝枕秃了,认为是缺钙;宝宝个子矮,认为是缺钙;宝宝佝偻病,认为是缺钙;宝宝睡觉不踏实、宝宝睡觉爱出汗、宝宝肋骨外翻等等,什么都怪罪到缺钙的头上。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就拿佝偻病来说吧。佝偻病的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种骨骼病变性疾病。患佝偻病的宝宝临床表现之一就是出汗多,但出汗多并不等于患了佝偻病,也有可能是因为麻麻给宝宝穿盖太多惹!

  误区2:宝宝从出生起就开始补钙!

  在铺天盖地的补钙广告宣传下,不少妈咪从宝宝出生起就盘算着要给宝宝补钙了,一边买一边还在心里念叨着:早补钙早好,让宝宝从小就比附近小孩高一截……别傻了!首先,你家宝宝不一定缺钙。其次,即使要补钙,也不应该从出生开始呢。

  事实上,只要是纯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只要保证每日的摄入量合理,那就不需要额外补钙。比如说母乳喂养儿每天大约能吃6-8顿,而奶粉喂养儿每天能服用600毫升以上奶粉,那就OK啦!

  误区3:补钙就要多吃钙片

  终于说到了补钙的问题,爸妈们是否已经拿好本子,准备听小编推荐钙片了呢?不!小编这次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告诉大家:补钙不能完全依赖钙片!

  宝宝补钙还是应以食补为主,但要注意一点:1岁以内的孩子不应服鲜牛奶、鸡蛋蛋白、海鲜和大豆/花生,以免诱发过敏。除非宝宝是挑食偏食,且缺钙情况严重,否则似乎完全不需要请钙片来救场呢。

5婴幼儿要怎样做到营养平衡

  宝宝的进餐时间常常是妈妈的头痛时间,因为宝宝吃饭太挑剔了,花了好长时间精心准备的饭食,有时宝宝却毫不领情,连尝都不愿尝一口。不管是任由他不吃,还是强迫他吃,这样的结果都非妈妈所愿。其实,原因可能很简单,那就是妈妈们不会挑食物。

  宝宝不爱吃有时是因为家长对同一类食物太专一。平衡膳食宝塔共分5层,包含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例如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又例如鱼、虾、肉、蛋类,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在食物宝塔上所看到的每日所需的5类食物,不能互相替代。

  而婴幼儿的食品比成人要简单些,但也基本分为4大类: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大米等谷类、蛋和肉类。许多家长不重视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烹调方法,食物种类过于单调,每天都给宝宝吃青菜、鱼和蛋黄;或者每天吃菜粉、鱼粉和肝粉拌米粉。不仅如此,家长往往还在一大类营养中选食物,要么有谷类没豆类,要么有动物蛋白没植物蛋白,这使得宝宝不能分辨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久而久之,不仅得不到全面的营养,也不愿意接受新食物,甚至会挑食和偏食。

  1岁以后的幼儿每天至少应吃到10种以上的食物,以后可逐渐增加到30种,可以将许多种类的食物合在一起吃,如“炒五丁”:将土豆、胡萝卜、豌豆、香菇、猪肉都切成小丁再炒。又如罗宋汤,可以放洋葱、卷心菜、土豆、胡萝卜、番茄再加牛肉等,这些菜中包括的食物种类多,颜色鲜亮、营养成分全面。也可选择每餐1~2种食物,餐餐不重复,效果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