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早晚温差比较大,有不少孩子都不太适应这样的天气,于是便开始感冒发烧和咳嗽。尽管孩子发烧相当常见,但也会令很多家长一筹莫展——孩子大多是在半夜里出现发烧的情况,去医院吧,担心孩子来回折腾;不去吧,又害怕耽误病情。专家表示孩子发烧别忙输液,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1孩子发烧别忙输液
家庭物理降温指南
“首先,应该先认识到孩子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孩子的身体某个部位生病了。”专家说,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当腋下温度没有超过38.5℃时,可以不必选用打针或输液的方式来退烧,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同样能起到不错的退热效果。一是可以给孩子多喝水,以助发汗散热,且能起到补充丢失的水分的作用。冷敷法也非常简单易用,将用冷水打湿的毛巾敷在前额,待毛巾变热后再重新用冷水浸透敷用。另外还可以将75%的医用酒精(不能用纯酒精)和温水按1:1的比例对好,用柔软的纱布或小毛巾蘸取,擦孩子的手心、脚心、腋窝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这种方法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
别随意打针输液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发烧时,不要随意带孩子打针输液。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家长宣传的健康理念之一。这是因为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副作用比较大。如果孩子腋下的温度超过了38.5℃,这时确实应该给予退热治疗,可以先选择口服退热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安全、有效的药物是用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原料制成的药片。这类药物解热的作用比较好,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小,通常口服30分钟后就会产生退热作用。服药后如果不能起到退热效果,再考虑打针或输液。当然,为孩子选择何种药物、吃多少剂量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何正确量体温
1.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2.需测量足够时间,腋温一般需夹5分钟以上。
3.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
2小孩发烧吃什么好
1.牛奶
牛奶可供给孩子一定量的蛋白质,适量加些米汤可供给一些碳水化合物。
2.米汤
米汤可供给孩子碳水化合物,其水分充足,便于病儿肠胃的吸收。把大米煮烂后去渣即得米汤。
3.绿豆汤
绿豆属良性,有清热解毒消暑的作用。
4.鲜果汁
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在秋冬季节,可以喝鲜梨汁,它有润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新鲜橘子汁,具有去湿、化痰、清肺、通络等作用。
鲜梨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的宝宝。
鲜苹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既可以补充宝宝体内的营养需要,又可以中和宝宝体内的毒素。孩子发烧几天后,往往不想吃东西,父母会因而很担心,要求小儿在退烧后多吃一些。
常见的半流质食物有稀饭、蛋、烂面等。
3小儿发烧的正确处理方法
1、体温38℃以下 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发烧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发烧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药物处理”,通常来说,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 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的话可以选择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药的话可以选择百服宁、泰诺或者美林等。
3、体温39℃以上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必须明确一点是,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注意用药的剂量。
4宝宝发烧的症状
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如果发烧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5小儿发烧10个错误常识
误区1: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宝宝喊热,妈妈一摸确实体温很高。但这就是发烧了吗?其实孩子感觉身体发热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但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所以发热的孩子不一定是发烧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觉发热不舒服,妈妈可以先通过孩子手心和颈后的温度,初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当然,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可以最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发热:通常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尤其是对小婴儿会较为准确(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腋下或颈部的温度(正常体温为36℃--37℃)。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2:发烧对身体有害
宝宝发烧了,肯定是病毒入侵导致感冒了!这是很多父母第一时间的想法。实际上发烧并不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当然啦,宝宝发烧虽然并不是坏事,但父母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好好照顾好小宝哦。
误区3:发烧会烧坏大脑(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
宝宝发高烧了,会不会烧坏脑子的。相信很多父母都曾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所以当宝宝烧到39℃以上时,爸妈都用尽法宝想要把宝宝体温降下来。事实上,发烧合并感染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担心宝宝会烧坏脑或者落下什么后遗症。
但是当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当宝宝发高烧时相信大部分爸妈都已经坐不住要把宝宝往医院送去了,在医生的照料下,宝宝体温肯定不会高到那种程度,所以爸妈不必太过担心。
误区4: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宝宝发烧引起惊厥,是3岁以下宝宝常见的急症,因为他们的大脑功能还未发育熟。如果宝宝在家中突然发生惊厥,妈咪一定不要惊慌,也不要拍打、摇晃或大声呼唤宝宝,更不要把宝宝紧紧搂抱。
事实上,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专业儿科医生指出,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父母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同时将宝宝的衣领解开,以免过紧影响呼吸。
误区5:热性惊厥是有害的
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它也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6: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误区7: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
宝宝发烧时爸妈们都会很紧张地给宝宝尝试各种退烧方法,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及时给宝宝退烧,宝宝的体温会一直升高,继而容易“烧坏脑”。其实,每个人的大脑内都有个“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而且正如前文提及,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像后者这种程度。
误区8: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9: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一些父母认为宝宝体温一直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事实上,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况,即使体温不高也需及时就医。
误区10: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
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另外提醒父母的是,给宝宝测量体温有多种方法,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推荐父母使用耳朵测温计,测量体温既安全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