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常常会面对脚气的尴尬处境,脚气感染不仅会引起脚臭 ,有时候脱掉鞋子无疑是最尴尬的时候。脚臭只是脚气感染的一个部分。通常情况下,脚气感染还会引起指缝的溃烂,让你感觉奇痒无比。造成脚气感染的原因有很多种。那么,面对脚气感染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录
1脚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首先,香港脚的产生原因。
一般来说,引起脚气的罪魁祸首是脚部的细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等,这些细菌可以分解皮肤的代谢物,不过,在分解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恶臭。
2、其次,脚气的产生还与角质有关。
从专业的角度而言,双脚上的角质层,其所含有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要是在汗液的滋润下,更有利于细菌的成长,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细菌会成几何级的繁殖,从而让脚气防不胜防。
3、就是密闭的空间。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去吃日式料理的时候,会要脱去鞋子,坐在榻榻米上。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要是把鞋子脱下来,臭味自然是飘香四溢。不要说吃东西了,胃口就会大大下降。其实,之所以双脚会成为脚气的重灾区,那是因为我们的双脚一天到晚都裹在鞋子中,而鞋子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要是鞋子本来就是通风性能较差,汗液的话不能够及时吸干的话,这就是脚气产生的温床。所以,很多人在选购鞋子和袜子的时候,都希望能够选用通风、透气的。
2脚气感染如何治疗能好转?
1.趾间有糜烂、渗液者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等霜剂或软膏。
2.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
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3.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
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剂。
4.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原则上应先局部抗细菌感染
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黄连素溶液湿敷,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红霉素等。
5.全身治疗
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这些口服药物效果好,但应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反应,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脚气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被脚气真菌感染的人可以尝试一下,另外一定要注意脚部卫生情况,要经常洗脚,袜子也要和家人分开洗,境外一定不要和家人混穿拖鞋,这些都是容易传染给其他人的。
以上就是对脚气感染怎么治疗这一问题的知识总结,希望有这种现象的患者能够尽早去医院查明疾病原因及类型,提早就医,不要觉得这只是小病就忽视它,很多时候,这种思想往往是错误的。
3患上脚气有哪些常见症状
本病常为急性发展期脚气,起病较急,夏重冬轻。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发,壁厚。疱液清,常位于趾间、足心及足侧缘。水疱位于表皮角质层下,由于足跖部角质层较厚,水疱壁不易被穿破,周围皮肤无红晕。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数天后疱液可自行吸收。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脱屑,皮损继续向四周扩大。皮损不断向四周扩展蔓延时,部分小水疱可融合成大水疱。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疱周出现红晕,疱液化脓变浑浊。疱壁溃破后局部出现糜烂或肿胀。此时,如果用药不当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则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并发症。
此型脚气一般自觉剧痒难忍,有时需将水疱抓破才能缓解。经久搔抓后皮肤粗糙、变厚,常可发展为丘疹鳞屑型脚气。
浸渍糜烂型脚气主要表现为第三和第四趾间,甚至可波及全趾间皮肤浸软,部分趾间皮肤皲裂(皲裂【译】: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干燥和裂纹,伴有疼痛),有时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臭味。可引起丹毒、癣菌病等合并症。皮疹夏重冬轻。此型足癣的致病菌尤喜在潮湿、温暖的环境里生长繁殖。因而当其长期寄生于伴有多汗的趾间时,易致表皮层皲裂,并因湿润浸渍而发白。趾间糜烂、角质层浸渍发白是本型特点。多见于足多汗或经常穿透气性差的雨鞋、胶鞋的人,角质贮水过多而浸渍发白。遭到破坏的角质层较松软,很容易刮除而露出红斑糜烂的基底面。
由于搔抓和摩擦,经常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恶臭,中医称之为臭田螺。《医宗金鉴》写到“臭田螺疮最缠绵,脚丫瘙痒起白斑,搓破皮烂腥水臭……”。“脚丫破烂,其患甚小,其痒搓之不能解,必搓之皮烂,津腥臭水觉痛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此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痒感。
如果由念珠菌引起的趾间浸渍糜烂者,自觉症状明显要比皮肤癣菌引起者为轻。如果继发感染后引起的炎症未得控制,可引起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如淋巴管炎、小丹毒、蜂窝织炎等,引起足部及小腿局部的红、肿、热、痛。并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敏感体质的患者,可发生癣菌疹等疾病。收由白念珠菌引起者,有时也可致指甲及甲沟的感染。
丘疹鳞屑型脚气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加重。主要为足跖部鳞屑为主,有时伴有稀疏而较为干燥的小水疱,或红斑、小丘疹。丘疹鳞屑型与角化过度型常伴有甲癣。
4脚气吃哪些对身体好
1、米皮糠 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B1。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治脚气病常作:米皮糠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煮米粥常食之,即不发。”对于妊娠妇女脚气病浮肿,可以用糯米糠牺、发芽小麦等量,磨粉做1团子,蒸熟食之,每日吃3~5个。
2、小麦麸 又称麸皮,小麦皮。《药物图考》中说小麦中含有一种生活素,有和缓神经的功效。现代医学证实,小麦皮中含有多量的维生素B1,有防治脚气病、末梢神经炎的作用。对脚气浮肿,民间习惯用小麦麸炒黄,加红糖适量,拌匀,大枣汤冲服,每次60克,1日2次,颇有效益。
3、豌豆 脚气病均宜食用,宋代《圣济总录》中早有“治脚气病抬肩喘”的记载。相似于湿性脚气病的气促现象,可经常用青豌豆煮熟淡食。花生 据《现代实用中药》记载,花生适宜脚气病人服食,并介绍一种方法:“脚气病:生花生仁(带衣用)15克,赤小豆15克,红皮枣15克,煮汤,一日数回饮用。”
4、赤小豆 能利水消肿、解毒去湿、健脾益气,适宜脚气病浮肿者食用。《圣济总录》曾有赤小豆为主,配紫苏叶、桑根白皮,治疗“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的记载,根据症状描述,相似于混合型脚气病之重症。《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民间常用赤小豆60~120克,煮烂食,1天2次,连吃数天。或用赤小豆60克,同冬瓜250克,一同煨烂服用。
5怎样才能预防脚气病的出现
(一)摄入过少 每天正常成人男性摄入需要量为1.2~1.5MG,女性1.0~1.1MG,与能量需求有关,一般不低于0.5MG/1000千卡。维生素B1在酵母,动物组织,豆类,花生,麦类,糙米中含量丰富,谷物精制后或贮存不当,发霉变质,维生素B1 可丧失。硫胺素为水溶性维生素,在碱性条件下不耐高温,因此蒸煮烹调不当可随米汤与菜汤流失或被破坏。此外,食欲减退,大量饮酒,长期静脉营养患者可致维生素B1摄入不足。
(二)需求量增加 在生理情况下,如生长发育旺盛期,妊娠哺乳期,强体力劳动与运动者,或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结构为主者,维生素B1需求量增加。在病理情况下,如甲状腺毒症,长期发热,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时,维生素B1需求量亦增加。
(三)吸收障碍 维生素B1根据浓度高低不同,分别以被动扩散与主动转运形式在小肠吸收,体内储存量少。慢性腹泻,肠结核,肠伤寒等疾病可致维生素B1 吸收障碍。酗酒,慢性营养不良及叶酸缺乏者亦可存在吸收障碍。酒精性肝病患者除了吸收障碍外,还伴有硫胺素转变为焦磷酸硫胺的中间代谢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