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身体出现感冒发烧的时候作为父母总是会特别的着急,尽可能的详尽很多的办法,想让尽快的恢复,其实感冒本身是个体对于某些疾病产生抵抗的一种反应,在平时需要进行治疗,但是最好是不要过于焦急,使用正确的有效的方法进行,下面就给介绍一些,关于宝宝感冒的治疗方法。
目录
1 感冒易发“口疮” 避开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可能因感冒而起
由于季节的变化,身体疲倦或精力不足时,人体往往免疫机能下降,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一边攻击呼吸系统,一边也激活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导致口腔溃疡。如果先有口腔溃疡,后出现感冒,溃疡可能更难愈合。
这种口腔溃疡通常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它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这种口腔溃疡往往反复发作,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20%,可分为轻型、口炎型和重型,其中80%是轻型的。
虽然绝大多数的口腔溃疡是良性的,但如果发作时疼痛难忍,或发作频繁,一个月口腔溃疡超过两次,或历时较长,超过两个月,或同时出现多个溃疡,且溃疡面积大于黄豆大小,却无明显疼痛感,或者在口腔溃疡后又出现生殖器、眼睛的问题等,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你是不是口疮高危者?
有的人虽然偶尔长一两个口腔溃疡,但最多一星期就能愈合。可下面这五类人不但经常受口腔溃疡困扰,而且往往伴有其他身体不适。不妨对照一下,你是不是口腔溃疡的高危者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可要加倍保护自己了。
一、胃肠不好的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便秘等胃肠道疾病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会明显增高。这是因为,人体全身黏膜结构是相似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主要病损在消化道黏膜,同时,他们的口腔黏膜也较为“脆弱”。胃肠道疾病患者易发口腔溃疡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它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同样的道理,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偏食者也易得口腔溃疡。
2发烧真能烧坏脑子吗
日前,一则“家人找偏方银手镯煮水喝治退烧未满月男婴丧命”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发烧再次称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发烧是最为老生常谈的医学话题,虽经多年反复“科普”,在民众中却仍存在大量的认识误区,导致很多不正确的处置引发不良后果甚至死人的悲剧。
其中,存在最为广泛,影响最大得到一个误区是“发烧会烧出别的疾病,高烧会烧坏脑子”。而且这种认知误区不仅仅存在普通民众,也存在于很多医生的意识中。在西方国家的一项调查中,很多医生护士认为超过40°C的高烧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损害。
人们之所以存在这些误区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发烧到底是怎么回事。
用一句话说,发热不是一种疾病,实际上是身体对抗疾病因素的的一种有益的、生理反应机制。
请注意,这里的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有益的;一个是生理性。
3儿童热感冒吃什么药好呢
孩子的身体不同于我们大人,很多时候,我们感冒时,稍微吃点药,就会痊愈,但是孩子不一样的。所以在宝宝感冒时,一定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否则会有其他的并发症随之而来的。那么宝宝感冒吃什么药呢?
1、风寒型感冒
症状: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适用药物: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
忌用药物: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2、风热型感冒
症状: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
适用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4 各年龄的宝宝如何增强抵抗力
0-12个月婴儿期:母乳营养完整最珍贵
对0-12个月大的宝宝来说,最好的营养来源是母乳
母乳中含有多种珍贵且丰富的营养素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以及免疫物质,还能促进骨骼发育、智力发展,调节免疫力,是其他食物无法取代的。
此外,宝宝的肠胃发育未成熟,难以消化和吸收蛋白质,易有过敏的反应,但母乳中的酪蛋白仅有40%,蛋白质不会有过量和过敏问题。
当宝宝长到4个月大即可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如果母乳不够或宝宝体质较弱,可提前至4个月左右。在保证婴儿每天600~800毫升母乳量的基础上,逐渐添加辅食,可从米糊、蛋黄开始,逐步增加蔬菜、水果泥和肉类。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一种到多种,按孩子的月龄和消化能力逐步添加。
1岁后:采取成人饮食需遵循两大原则
孩子12个月大后,则可采成人化饮食,此时需要遵循两大原则
1.营养均衡的饮食摄取
均衡且多元摄取六大类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只是需考量宝宝适口性改变食材质地和大小。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的免疫力不太好,专家表示这与孩子生长发育尚未成熟相关。建议家长可以通过平时喂养时多加注意,留意下孩子是否有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平时饮食清淡丰富、加强锻炼也有助于提升孩子免疫力。
2.避免降低免疫机能的食物
油炸食品、汽水、可乐、色彩鲜艳的精致糖果等,会消耗其他有利于提升免疫系统的营养素,并且减弱免疫细胞的功能,甚至抑制营养素的吸收,因而可能会降低身体的免疫机能。因此,家长不能对孩子过分宠爱就由着孩子过多食用各种垃圾食品。
5 处理宝宝发烧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
发热捂汗 可以帮助退烧
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或是干脆喝碗姜汤盖上大棉被。有的老人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千万别再受寒;有的家长则表示,穿得厚点是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烧了。
“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李栋方介绍,孩子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确实可能出现头部滚烫、手脚冰凉情况,但不能一味盖被子或加衣服,正确做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其充分散热,而手脚部位则要适当保暖。
“很多老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着凉。其实孩子发烧了洗热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洗身体也是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李栋方表示。
误区二:
一发烧就应 立即吃退烧药
一对年轻父母抱着刚出生十几天的新生儿冲到儿科,焦急地告诉医生孩子发烧了,必须马上吃退烧药!“听说如果不吃退烧药,孩子持续发烧可能会烧坏大脑!”这对父母表示。
“其实这样做大错特错,新生儿不能使用退烧药。”李栋方介绍,事实上,2个月以上的婴儿才能“考虑”用退烧药,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质弱,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的损伤。一般情况下,退烧药也是要体温到38.5℃以上才用,低烧不用使用。”
他表示,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例如贴退热贴、洗热水澡等。“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以前出现过高热惊厥,此次再次发烧,则来势比其他孩子更为凶险,对这类孩子应该积极退热,可以在体温38℃或之前就服用退热药,以求尽快降温。”
误区三:
高烧也不吃退烧药 怕影响医生诊断
孩子都已经烧得满脸通红了,家长见到医生还说没有给吃退烧药,说怕吃了退烧药,影响医生判断病情。
李栋方表示,最好随时配备体温计给孩子测体温,一旦高烧超过38.5℃以上,就应该及时吃退烧药。“吃退烧药一般不影响医生诊治患儿。现在门诊病人多,轮候时间长,孩子都已经高烧才抱来医院,一等还得三四个小时才能看病、治疗,然后缓解。长时间高热不处理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情况。”
误区四:
输液一定 会退烧快一些
据儿科医生反映,常有家长主动要求给孩子输液,认为输液孩子可以快点退烧,快点回学校上课。
“其实小儿发热治疗,原则上是不用给予输液的,因为绝大部分孩子的发热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李栋方介绍,这些感冒都有“自限性”,其发生、发展、消退都有一个过程,输液并不见得使其病程缩短。
“扎针补液对很多孩子来说也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存在过敏风险,而且治疗时间长,会耽误父母正常工作时间。总之,它不是医生治疗孩子发烧的首选办法,但很多家长热衷当‘内行’,坚持要输液治疗。”李栋方表示,当长时间高热不退、患儿精神不佳、进食差,或者不愿选择口服药物时,除了常规的退热手段外,一般才考虑输液。
“其实补液不是可以帮助退热,而是为了静脉给药,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改善电解质平衡。补了足够的液体、糖和电解质后,患儿会感觉舒服一些。”李栋方解释。
误区五:
中药敷脚底退热 没毒副作用
记者了解得知,还有不少笃信中医的父母或长辈,会自选中药给孩子敷脚底,希望性凉的清热退烧药材能够帮助其快速降温,而中药温和,不会伤及孩子身体。
对此,李栋方表示,是药三分毒,中药与西药一样,如果有疗效,则势必也有毒副作用存在。“之所以很多市民笼统地认为中药安全、没毒副作用,是因为没有人去详细研究、标明每味中药的毒副作用,而西药的说明书往往描述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虽然看似吓人,却是说明该药得到充分的临床试验和疗效验证。”李栋方介绍,在选药方面,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要求使用安全性高、经过循证医学检验过的药,这是儿科用药的原则。“中药在很多慢性疾病、感冒发烧、骨伤等疾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目前西药房里也有很多中成药。但是对于婴幼儿而言,中药口感不佳,而且分量很难把握,需要按照医嘱来使用。至于敷脚底退热,或为物理降温途径之一,但效果因人而异,不一定人人奏效。”李栋方表示。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