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拔罐有红点怎么回事

拔罐是一种独特的祛除自身病处病邪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比西药治疗更能有效,而且能够很快缓解病处的疼痛,一些中药拔罐对治疗病根也是有着奇效。拔罐如此有效,很多人都愿意去尝试但是很多人都没有了解拔罐有什么注意的地方,有些人问我拔罐有红点是怎么回事,下面我就介绍下。

目录 ​拔罐子发紫怎么回事 拔罐有红点怎么回事 拔火罐注意事项和禁忌 拔罐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拔罐的主要作用原理

1​拔罐子发紫怎么回事

  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症。

  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 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淤证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证。

2拔罐有红点怎么回事

  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调节内脏功能。瘀血、小水珠、瘙痒、拔罐可以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和出血点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刻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慌心悸、拔罐过程中若出现脸色苍白、神昏仆倒、出冷汗和头晕目眩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刻停止拔罐,让病人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晕罐严重者,应针刺或点掐百会、涌泉、足三里、中冲、内关和人中等穴位,或艾灸百会、气海、涌泉、关元等穴位,必要时及时送入医院进行急救。

  拔火罐注意事项其实很重要的就是,如果是太饿或是太饱、口渴、很燥热、肌肤破损、有肌肤问题的人、孕妇或是经期的人、肿瘤或是血友病等都是不适合使用拔火罐来治疗疾病的。如果是患有心脏病或是血液病、肌肤病或是肺结核或是传染病的、癌症肿瘤的患者或是衰弱的人都是不可使用拔罐治疗的,最好是去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看了以上我对拔罐的介绍,大家一定有了答案,拔罐出现红点一般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长时间不痊愈就要留心发炎,其实拔罐随然有着祛除病邪的奇效到同时对皮肤有一定的伤害作用。皮肤病等一些病人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尝试,最好去医院治疗。

3拔火罐注意事项和禁忌

  身体有个不舒服就去拔拔火罐,拔火罐在人们看来似乎成了一种治百病的方法,而且很多人认为火罐拔了越久越好,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拔火罐最多10分钟,拔火罐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和禁忌。

  拔火罐最多10分钟

  “多数老百姓常常想当然地使用火罐。”李主任说。最典型的现象便是在他的门诊上常会接诊因拔火罐而使皮肤受到感染的患者,拔火罐一拔就是个把小时,非得拔出水疱,流出水来才甘心,且还有个说法为“把湿和寒气拔出来了”,这种说法太荒唐。

  因为中医所说的湿是一个概念,是看不见的,并非液体。而当负压作用在人体表面时间过长时,任何人都会出水疱。实际上,拔火罐拔出水疱在医院治疗上等于是拔出事故了。而水疱很易感染、化脓,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败血症。

  由于每个人表皮结构、厚度都不同,对负压的耐受力不同,一般拔火罐应控制在5~10分钟,最多10分钟足矣。为了便于观察皮肤的变化,最好使用玻璃罐,而橡胶罐、竹罐不宜选择。

  专家还提醒大家,火罐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腰背痛是最合适的,而腹部、脸部等肌肉不丰富、有脏器空腔的地方不提倡拔火罐,尤其是腹部,很容易形成肠套叠、肠梗阻。

  并且,拔罐时不妨在火罐边缘抹点橄榄油或植物油,这样能避免皮肤与火罐摩擦损伤皮肤。拔完后用热毛巾热敷一下更好。

  另外,根据中医传统经验,在背部拔火罐对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有益。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5、身体虚弱者不适合拔火罐。身体虚弱者体内阳气不足,如果再拔火罐会导致阳气更加不足,更加破坏了自身的阴阳平衡。所以身体虚弱,阳气不足,尽量不要考虑拔火罐。

  6、有肺部基础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不适用拔火罐。肺部有炎症时,经常会伴随肺泡的损伤或肺部有体液潴留。如果用拔火罐进行治疗,会使胸腔内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从而发生自发性气胸。

  7、拔火罐后洗澡容易着凉。拔火罐后不宜洗澡,因为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8、长时间拔火罐会导致皮肤感染。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拔火罐的禁忌:

  1、拔火罐前要先排净大小便。

  2、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3、高热、抽搐、痉挛等。

  4、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

  5、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6、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

  7、女性的月经期及其它出血症部位,不可拔罐。

  8、拔火罐后不要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9、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应用。

  10、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拔火罐并不是越久越好,最多10分钟,拔火罐后不能马上洗澡,拔罐前要排净大小便。

4拔罐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拔罐后起水泡是怎么回事

  中医中的拔罐是通过一种体外的物理方式将体内毒素逼出体外的过程,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瘀血等现象之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拔罐后起水泡怎么办

  可在常规碘酒和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在水疱的边缘刺入将水抽出来。然后涂以龙胆紫即可,不必包扎。如出现了感染,可服用抗菌药物即可。

  拔罐后出现水泡,水泡没有破溃者,可用以下中医外敷小验方进行治疗:

  1、食盐1份,凉开水2份。将盐放入水中,搅匀后将纱布浸入,然后敷于烧伤烫伤处,随时更换。

  2、生大黄适量。将大黄研成细粉,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拔罐起水泡是怎么回事、拔罐起水泡该怎么办,上面的为我们做出了介绍,起水泡的部位尽量不要用手触碰,穿宽松点的衣服不要让衣物贴在患处,另外,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5拔罐的主要作用原理

  拔罐的三大作用机理:

  第一,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第二,负压效应

  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第三,温热作用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两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拔罐的作用大体可以简述为以下的两方面: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体,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活动的作用。若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就会产生各种病变。拔罐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负压吸引作用,在脏腑经络气血凝滞或经脉空虚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衰弱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提高其功能。

  正气加强驱除病邪之力,从而使经络气血恢复正常,疾病得以祛除。临床常用的循经拔罐法、走罐法及刺络拔罐法等,均有明显的上述功能。

  拔罐治病即是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而形成的一套独立的治疗手段。通过罐体边缘的按压及负压的吸吮,刮熨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经络、穴位,循经传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达到通其经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祛病健身的目的。

  二、双向调节,异病同治

  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和独特的功效,在取穴、操作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大椎穴刺血拔罐法,既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又可以治疗风热感冒,还可用于内伤发热;既可治疗高血压、头痛等内科疾病 ,又可用来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座疮等皮肤科疾病。总之,拔罐疗法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说以及中药理论等辨证施治,配合应用,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调和阴阳,清热解毒,祛除寒湿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