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神经康复科

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不少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胎儿的重量而导致骨盆底压力不断增大,骨盆底部肌肉慢慢变得松弛。骨盆肌肉如果开始松弛,不仅形体走样,子宫也会脱垂,因此盆底肌康复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骨盆底肌的锻炼的方法有很多种,站立、坐、卧都可以进行。可以在锻炼的同时放点舒缓节奏适合的音乐,边听边做,这样也能帮助掌握练习的节奏。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来看看吧!

目录 盆底肌的康复如何训练 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盆底康复 尿失禁先训练盆底肌肉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六类

1盆底肌的康复如何训练

  每位女性都要经历的两件事情,就是妊娠和分娩。分娩之后虽然会有成为母亲的幸福和自豪,但更多的是产后恢复问题的困扰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有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可以使受损伤的肌肉、神经得到真正的纠正,具有长期疗效。

  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盆底肌肉评估、生物反馈训练和电刺激治疗,对产后42天的妇女常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的回复到紧缩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快感及高潮。

  盆底评估与生物反馈训练疗法是通过引导表面肌电图和引导尿道收缩压的测定,反馈显示为肌电图或压力曲线,通过影响显示及声音提示,使患者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自身盆底肌功能状态,并参与到治疗当中。结合个体化电刺激治疗,可唤醒、激活盆底肌,加快产后阴道及盆底肌张力和弹性的恢复,对预防和治疗产后阴道脱垂及松弛、尿失禁等盆底障碍性疾病有不错的效果。

  有一个健康的妈妈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宝宝,所以说母亲是天下最伟大和重要的人。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健康,不能因为害羞和不好意思就忽视了自己身体的问题。相信只要乐意咨询和做产后训练,每位母亲都能恢复健康。

2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复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骨盆底肌的锻炼的方法有很多种,站立、坐、卧都可以进行。来一一分别介绍。

  【第一种:站式】

  保持站立姿势,慢慢踮起脚跟的同时配合呼气,此时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并进行收缩;在呼气时脚跟缓缓落地,同时放松盆底肌。此姿势可以扶着椅子或墙来练习。

  【第二种:坐式】

  坐姿的方式有较多的选择,我们可以坐在椅子,分娩球甚至是马桶上进行。选择此姿势时,需要背部舒展双脚平放于地板,双膝可以自然分开。先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然后再配合呼吸进行收放练习。此姿势在家里或工作场合都可以随时随地做。另外,还有一种盘坐式的练习方式,可以把双腿交叉盘坐在瑜珈垫或床上,然后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并进行收缩,这种姿势也可以同时打开骨盆并加速骨盆处的血液循环。

  【第三种:仰卧式】

  此姿势适合平躺在瑜珈垫上或床上(床面最好不要太软)。身体仰卧状,屈膝让腰部充分的与床面接触,放松全身,先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然后再配合呼吸进行收放练习。这种方法适合产后的女性锻炼,对于孕期的妈妈而言这种方式会压迫到我们的下腔静脉。

  以上有关骨盆底肌肉的训练方法就介绍到这里,现在大家对盆底肌肉锻炼的重要性也更加了解了吧。 介绍的这三种比较简单的体式,可以在锻炼的同时放点舒缓节奏适合的音乐,边听边做,这样也能帮助掌握练习的节奏。

3什么是盆底康复

  一般来说,怀孕和分娩是盆底肌肉损伤的重要原因。怀孕的时候,随着胎儿的长大,作用在盆底肌肉上的力量也慢慢增大,肌肉的弹性受到挑战,在分娩是,盆底的肌肉更是受到挤压和拉扯。

  除此之外,如果在妊娠期间体重增加的过多,超过20kg,或者多次生育,胎儿巨大,使得在分娩时出现难产,需要通过产钳来将胎儿取出来,这样很容易对盆底肌造成损伤。

  一旦盆底肌受到损伤,盆腔内的器官就无法维持正常的位置,从而导致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比如像阴道松弛、盆底肌器官脱垂、大小便失禁、性生活障碍等。

  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产妇恢复身材,还能在产后42天后对盆底的8块肌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减轻膀胱脱垂和子宫脱垂的可能性,把生育引起的各种身体异常情况降低到最低。

  除此之外,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训练对产后阴道松弛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盆底康复治疗

  电刺激和生物反馈

  根据个人承受的程度,通过阴道治疗头给予合适的脉冲电流,来刺激本体感觉,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使肌肉被动进行收放锻炼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等。

  生物反馈结合场景反射训练,可以让患者直观感受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信号,这样增强盆底的感受和自身功能状态的认识。

4尿失禁先训练盆底肌肉

  目前治疗女性尿失禁,比较常见的是以下几种方法:

  ● “有氧锻炼”不动声色 这里介绍的有氧锻炼简单至极,它不同于寻常的健身操,也无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能进行,且不为人所察觉,在不动声色中就能锻炼盆底肌肉,减少“漏尿”。方法如下:收缩阴道及肛门,上提,维持2~3秒后放松。你可以在排尿时试着中断小便,如果能成功,就是用对了肌肉(中断小便的方法只是测试肌肉收缩得对不对,不能经常练习,否则会有尿液回流、泌尿道感染的危险)。这种有氧运动每天要做300~500次——听起来“工作量”很大,但其实没那么可怕。我们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数次完成,想起来就做一小会儿,等车的时候,开会的时候……至少坚持1~2个月。这种锻炼既治标又治本,如果能坚持下来的话效果不错。还有就是,它能顺便就将阴道紧缩,怎么样?也算是“计划外的收获”吧?

  ● 药物疗法 对于略为严重的“漏尿”,在坚持有氧锻炼的同时可以加一些药物治疗。现在市场上治疗“漏尿”的药物不多,主要是一些α-受体激动类的药物,效果不错,但是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有的人难免需要长期服药。还有一类就是雌激素类药物,但副作用也确实存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微创手术疗法 感谢高科技!老式手术比较复杂、创伤性大、容易复发,而现在的TVT悬吊术非常简单、创伤性小、不易复发、无需拆线,全世界已经完成这种手术近30万例,我国很多家医院也试行了一段时间,总有效率达90%以上。所谓TVT悬吊,就是把一种特殊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吊带放入体内,当腹腔内压增加时,吊带可以相对抬起压迫尿道,抑制尿液漏出。这种吊带在体内不会引起炎症,不会渐渐松弛伸长,不会被组织吸收、消化,至少可以保持25年不磨损,完全可以拿它当一个沉默的、忠实的、帮助你的朋友。

5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六类

  一、尿失禁

  1.压力性尿失禁: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

  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

  常见原因为盆底肌松弛,膀胱颈和尿道近端过度下移,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

  2.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痛、夜尿、排尿间隔小于2小时;不能拖延和控制排尿。

  常见原因为逼尿肌过度兴奋或反射亢进,常合并泌尿系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混合型尿失禁:同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症状。常见原因为膀胱颈尿道高活动性。

  逼尿肌不稳定和反射亢进共同存在;或合并尿道内括约肌功能障碍。

  4.充溢性尿失禁:尿流细弱、中断、淋漓不净、残余尿、排尿困难。

  常见原因为糖尿病、脊髓损伤、出口梗阻等导致的膀胱收缩乏力。

  二、排尿困难

  表现为尿流变细、尿线不畅、排尿无力、甚至间歇中断或尿终滴沥等不同症状,重者需要增加腹压方能排尿。

  三、脱垂

  1.子宫脱垂: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显。轻度脱垂者阴道内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自行还纳,严重时脱出物不能还纳,影响行动。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患者白带增多,并有时呈脓样或带血。

  2.阴道前壁脱垂: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自觉下坠、腰酸、并有块状物从阴道脱出,实为膨出的阴道前壁。长久站立,激烈活动后或加腹压时块状物增大,下坠感更明显。若仅有阴道前壁合并膀胱膨出时,尿道膀胱后角变锐,常导致排尿困难而有尿潴留,甚至继发尿路感染。

  3.阴道后壁脱垂:经产妇多见,轻者往往无症状,明显膨出者可有下坠感、腰酸及大便困难,尤以大便干结时更难便出。

  四、慢性盆腔疼痛

  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指非周期性、持续达到或超过6个月以上(也有认为达3个月以上)、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盆腔疼痛,影响机体功能或导致衰弱。盆腔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盆腔疼痛的特点是病因复杂,有时即使做了腹腔镜检查或开腹探查也找不到明显原因,疼痛程度与病变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患者可能会出现躯体症状,甚至产生抑郁症的一些表现: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失眠健忘、消化不良、便秘等。逐渐脱离职业、家庭和人际交往。

  五、排便障碍

  即粪失禁,不能在社会可以接受的时间和地点区分排便或排气,而发生的肛门不自主排气或排便,并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六、性功能障碍

  女性性功能障碍是指女性在性反应周期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以致不能产生满意的性交所必须的性生理反应和性快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发生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盆底肌肉对维持正常性功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