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过于矮小的话,那么就需要注意一下他的身体是否缺乏某些营养元素了,比如钙,维生素e及蛋白质能各种营养元素,要是孩子身体缺乏这些物质的话,对于骨骼发育以及身体健康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孩子这个时候应该注重这些营养的补充,那么及早干预矮小宝宝怎么办?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矮小吃什么食物可以长高
(1)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约需蛋白质80克,儿童需要相对更高些,不仅要保证蛋白质的数量,还要讲究蛋白质的质量。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奶类,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齐全,营养价值高,应保证其供给和需要。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花生、蔬菜与动物性食物的搭配,可以进一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长补短,增强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有报道,赖氨酸和核酸与身高有着密切关系,上述食物富含赖氨酸和核酸,宜经常给小儿食用。
(2)供给丰富的钙质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学龄前儿童每天需钙600毫克,小学生需要800毫克,中学生需要1200毫克。如果食物中钙供给不足,婴幼儿就会发生软骨病,学龄儿童就会长不高。所以,饮食中要注意供给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皮、瓜子仁及绿叶蔬菜等。给幼儿和学龄儿童添加适量钙质和鱼肝油,对增长身高有一定好处。要提倡孩子多到户外活动晒太阳,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而有助于钙的吸收。
(3)提倡少吃糖类糖吃多了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使进食量减少,势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而且糖过多时,体内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会增多,这就需要碱性的钙来中和,钙的消耗量势必增加,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另外茭白、竹笋、青蒜、菠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能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使食物中的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食用时应注意方法。
2及早干预矮小宝宝
监测的项目
所有宝宝出生后满28天,就要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接受生长发育指导。
有关身高的项目主要有对身高进行评估、计算身高生长速度。一般而言,生长速度正常的宝宝,在1岁以内全年身高将增长24~25厘米,1~2岁要增长10~12厘米,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期,每年则增长5~8厘米。
而生长速度较慢则是从年身高增长速度来看的,即0~2岁低于上述正常速率的70%,2岁以后至青春发育前期,每年的增长速度低于4厘米。
儿童测量身高后,由保健人员对照《上海市0~6岁儿童标准身高参考值》比较,按年龄来看身高是小于P3值的,则初步判断身高偏矮,但并非有疾病,因为正常人群中就有3%的儿童低于该标准。(备注:所谓“小于P3”的身高值,是指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儿童人群中,有97%的人比它高,3%的人比它低。)
矮小的常见特征与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身高偏矮,长不高的现象呢?其实这与青春期、遗传、疾病都有关系。
1、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
这种状况男孩较女孩多见,也就是说出生时身高很正常的,1~2岁时生长速度减慢,约3岁后生长速度又正常了。身高龄与骨龄落后于正常2~3年,青春发育落后2年以上,男孩可迟至16~18岁,女孩可迟至14~16岁,身高常要到20岁左右才达到正常,但经常呈正常低值,这是有遗传倾向的,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宜随访生长速度。某些患儿在应用生长激素后生长速度加快,说明有轻度垂体功能减退,但对最终的身高增长并没有什么帮助。
2、家族性身矮
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骨龄也正常,矮小情况不严重,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这属于家族遗传性身矮。
3小孩个子偏矮怎么办
宝宝个子矮,首先要找原因对症解决问题。排除各种疾病的因素,对于正常儿童和单纯矮小宝宝,家长主要做到:
1、定期体检,监测身高增长速度
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记录其身高体重发育过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干预。1岁以内婴儿每3个月一次;1岁以上幼儿每6个月一次。
一次性测量的身高值只能反映当时的生长水平,而判断身高增长速度是否正常的最简单方法,是家长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将不同年龄时间点测量的身高数据,记录在生长曲线图上。将孩子身高的曲线与正常儿童人群的标准曲线相比较,就可以很直观地判断身高发育是否正常。
2、有助于宝宝长高的方法
对于单纯矮小的宝宝,家长要牢记四点:营养均衡、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和心情愉快。
第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营养均衡是最重要的。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要过多地吃零食。孩子大量食用蜂蜜、燕窝、牛初乳等食品会增加性早熟的风险,因为这些食品中可能含有较高的雌激素。但不是说吃了某种食品就一定会导致性早熟的出现,家长只要做到营养均衡、合理膳食即可,不需要过分给孩子进补。
第二,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因为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应尽可能保证每天9个小时以上的睡眠,入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晚上9点。
第三,适当运动。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方法。运动可以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合理的运动还可以改善骨骺软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助于提高骨骺软骨的增殖能力。
47成家长对矮小症缺乏了解
“其实,很多矮小症通过治疗,是可以‘抢’出一些身高的。”但让董俊华担心的是,1/3以上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70%以上的家长对矮小症缺乏足够的了解,32 . 3%的家长不认为矮小可能是一种疾病。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是晚长,总认为二十三还蹿一蹿,其实就是这种错误观念使孩子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董俊华介绍,确实存在部分人晚长现象,但这种现象要经过相应的检查来确定,否则就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许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省立医院儿科内分泌专家李桂梅说,通过规范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最终身高,“当然还要尽早发现及早干预,否则一旦骨龄闭合就失去了机会。”
李桂梅说,一般女孩的骨龄超过15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7岁,骨骺大多已经闭合,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愈合情况,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3-12岁是干预的黄金时间。但目前国内70%的矮小症患者在11至16岁才接受治疗,错过了最佳时机,而国外接受治疗的平均时间为6岁。
5矮小宝宝及时干预
你可知道宝宝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值内?你可知道宝宝从出生后到青春期每年应该生长多少才算正常吗?排除一系列因素后,我们平时该怎样照顾宝宝,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呢?
每位家长对宝宝的身高总是非常关心,希望宝宝长得高长得壮,但是作为人群而言,高矮是平衡的,所有的身高标准都是以一个正常人群为依据制订的,平均身高就意味着一半人的身高比它高,一半人的身高比它低,不可以强求。
我们把正常人群中调查的身高数据按百分位数法统计,低于第三百分位数者称为身高偏矮。在这些偏矮的人群中,有报道表明,只有1%属于生长激素缺乏或可以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矮小;其余在排除一系列矮小原因后,被诊断为“特发性矮小(ISS)”,即原因不明,包括家族性矮小和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者,占了80%以上。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医生十分重视这部分宝宝的身高,以期早期发现异常宝宝、早期治疗。
监测的项目
所有宝宝出生后满28天,就要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接受生长发育指导。
有关身高的项目主要有对身高进行评估、计算身高生长速度。一般而言,生长速度正常的宝宝,在1岁以内全年身高将增长24~25厘米,1~2岁要增长10~12厘米,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期,每年则增长5~8厘米。
而生长速度较慢则是从年身高增长速度来看的,即0~2岁低于上述正常速率的70%,2岁以后至青春发育前期,每年的增长速度低于4厘米。
儿童测量身高后,由保健人员对照《上海市0~6岁儿童标准身高参考值》比较,按年龄来看身高是小于P3值的,则初步判断身高偏矮,但并非有疾病,因为正常人群中就有3%的儿童低于该标准。(备注:所谓“小于P3”的身高值,是指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儿童人群中,有97%的人比它高,3%的人比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