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时老年人的常见病症。目前,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调节饮食、加强运动以使用泻药等。但是,调节饮食、加强运动的疗法见效较慢,而使用泻药的副作用又较大。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在起效快、没有副作用的前提下只好便秘呢? 四种排便姿势可治疗老年便秘,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造成老年便秘的因素有哪些
1、机械因素:指胃肠器质性病变引起机械性梗阻,如直肠炎、痔疮、肛裂、肛周浓肿或溃疡、直肠肿瘤、结肠的良、恶性肿瘤、肠梗阻、肠绞窄、结肠憩室炎、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结肠炎、肠粘连等均可形成肠道机械性的梗阻,影响排便。
2、全身因素: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伴失水、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老年慢性肺气肿、严重营养不良、全身衰竭、肠麻痹等均可由于肠壁肌力减退而排便困难。
3、药物因素: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含有钙、铝、铋成分的抗酸剂、神经节阻断药、抗抑郁药、吗啡和阿片制剂、各种镇静剂等均可引起便秘。此外,有的老年人为了维持“一日一次定时排便”的“规律性”而滥用泻药,结果导致结肠过度排空,使下一次便意推迟形成,结肠运动紊乱,最后形成真正的便秘。
4、精神因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或因生活规律发生变化、长途旅行未能及时排便等,使正常的排便习惯受到干扰而发生便秘。
5、饮食因素:进食过少、食品过于精细、缺乏一定含量的纤维素等,粪便中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而发生便秘。
6、运动因素:老年人活动过少,或因病长期卧床不起等可使结肠运动减少或便意受到干扰,久而久之可形成排便困难。
2四种排便姿势可治疗老年便秘
1. 双手托下巴法。便秘患者在大便时(取坐姿或蹲姿均可),可用双手捧住下巴,将双肘抵在双膝上,然后微微用力向上托下巴,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刺激大肠神经、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2. 咳嗽法。便秘患者在大便时(取坐姿或蹲姿均可),可一边用力排便,一边尽力咳嗽,可连咳嗽数声,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不但能增加人的腹压,有利于大便的排出,还能有效地预防因用力排便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
3. 大腿互压法。便秘患者在去坐姿排便时,可先将左腿紧压在右腿上(即翘“二郎腿”),然后每隔1分钟交换双腿的位置1次,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增加人的腹压、加快大肠蠕动的功效。
4. 抖身法。便秘患者在去坐姿排便时,可不停地抖动上身,同时按照呼吸的节奏不停地收缩小腹,直至大便排出。用此法具有加快大肠蠕动的作用。
3老年便秘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为多,平素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这样就不容易便秘。最好是每日晨起后定时排便,这样有助于排去前一天的宿便积粪,有利于身体健康。
2、常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纤维素可以刺激大肠蠕动,对维持正常排便有重要作用。故此,老年人的食谱中,既要营养丰富,亦要含有足够的纤维素,每日应进食含10克左右的纤维素食物。含有纤维素的食物主要有:各种各样的水果、粗制粉面、粗制大米、玉米面、韭菜、芹菜、其它新鲜蔬菜等。
3、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活动可加强结肠的集团运动,有助于预防便秘。老年朋友可常打太极拳,练习中华养生气功,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有目的地锻炼腹肌、肛提肌、膈肌等的肌力,如作俯卧撑、仰卧起座、晨起反复进行深呼吸等。
4浅谈老年便秘的并发症
1、肛结直肠并发症。长期的便秘可使肠道细菌发酵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异形增生,易诱发癌变。便秘引起肛周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等,因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较硬的粪块阻塞肠腔使肠腔狭窄及压迫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蠕动,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还可形成粪性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也可发生结肠憩室、肠梗阻、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等。)
2、肠道外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影响大脑功能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分散 ,思维迟钝)、性生活障碍等。在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
5老年便秘的典型症状
老年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老年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老年便秘的典型症状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由于老年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老年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老年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