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那么丙肝到哪里治疗好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目录
1丙肝到哪里治疗好
1.抗病毒治疗方案
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目前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也是现在EASL已批准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α。聚乙二醇(PEG)干扰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PEG分子,延缓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体内清除过程,其半衰期较长,每周1次给药即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蛋白酶抑制剂博赛匹韦(BOC)或特拉匹韦(TVR),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三联治疗,2011年5月在美国开始批准用于临床,推荐用于基因型为1型的HCV感染者,可提高治愈率。博赛匹韦(BOC)饭后,每天三次(每7-9小时),或特拉匹韦(TVR)饭后(非低脂饮食),每日三次(每7-9小时)。期间应密切监测HCVRNA,若发生病毒学突破(血清HCVRNA在最低值后上升>1log),应停用蛋白酶抑制剂。
2.一般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有确切证据提示干扰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发作后8-12周进行,疗程为12-24周。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早期治疗对于基因1型高病毒载量(>800000logIU/ml)的患者更为有效。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反复异常者或肝穿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中度以上纤维化(S≥2)者,易进展为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①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A级)患者,尽管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难以耐受IFNα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行肝脏移植术。
2引起丙肝的七大原因
1、丙肝病毒是疾病发作的直接原因。丙肝病毒寄生在肝脏活细胞上,不断吸取正常细胞的营养,导致肝细胞坏死、恶化,肝脏受损严重。只要接触到丙肝病毒,患病的几率很大。
2、宾馆里使用共用的剃须刀,与人共用牙刷、接触残留血迹的床单,都可能导致被感染丙肝,丙肝的感染性强,生活中引起丙肝发作的诱发因素并不少见。
3、生活中引起丙肝发作常见的原因是输血。特别是上个世纪的患病人群,大多是因为输入了含有丙肝病毒的血液引起的。另外使用血浆、白蛋白等人工制品,也存在感染的可能。输血筛查方法的改善,此传播方式已得到明显控制,但是仍然存在抗HCV 阴性的HCV携带供血员传播丙型肝炎的可能,特别是反复输血、血制品者。
4、人体体液引起的病毒传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唾液、精液、组织液中都含有丙肝病毒,如果接触到患者的这些分泌物,都可能导致被感染。
5、婴儿生下来就患有丙肝,可能是因为在母体子宫内受到感染,或者是出生时接触到母体的血液、体液等引起的,这也可以揭开婴儿患病的疑惑。
6、与丙肝携带者密切接触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与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接 触到患者的血液都有可能患病。另外精液 和唾液中存在丙肝病毒,性接触传播引起的病因也不可忽视,多个性伴侣及同性恋者都是常见的易患人群。
7、注射、针刺、器官移植、静脉毒瘾者是常见的传播方式。除此外,血液透析者及骨髓移植者是常见的高发人群,这些也是引发丙肝常见的原因。
3丙肝不能吃什么
生活中一些食物会影响人们的肝脏,所以丙肝患者们就要避免食用这类食物。
1、忌辛辣。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这类食物会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
2、忌油炸、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从而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3、忌烟酒。90%的酒都需要在肝脏内代谢解毒,一方面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另一方面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的毒害作用,致使肝细胞坏死。
4、忌食加工食品。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5、忌滥用激素、抗生素。是药三分毒,药物对肝肾多有损害,肝病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
6、忌乱用补品。丙肝患者一定不能滥用补品,否则可能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衡,影响健康。
4丙肝能怀孕吗
丙肝能怀孕吗?如果女性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不建议怀孕,以免将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影响胎儿健康,也不利于自身康复。如果丙肝患者是在病情治愈或者稳定的情况下,丙肝病毒不活跃,则可以考虑怀孕。
因为丙肝是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其中一种传播途径,因此,当患丙肝时考虑是否怀孕,要考虑病情的稳定程度。如果是在病情治愈或者稳定的情况下,这时候病毒表现不活跃,或者活跃程度不会太强,怀孕对于母亲的健康不会造成威胁,则可以考虑怀孕。但是如果丙肝患者是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怀孕,不仅对宝宝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宝宝被传染,还很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健康。
丙肝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一般通过保肝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母体和婴儿的健康,建议在治愈后再怀孕会更好。经过治疗后在半年之内病情没有复发过,并且经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则可以考虑怀孕。
5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1,血液传播
⑴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⑵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其他途径: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通常潜伏期2-26周,平均50天;输血感染者潜伏期较短为7~33天,平均19天。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患者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