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呃逆的刮痧疗法

呃逆俗称打嗝,以气逆上冲,喉问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病兼见。若在急食饱餐或风冷之气人口之后,而出现一时性呃逆,症状轻微,且不治自愈者,一般不视为病态。若在一些急慢性疾病中或大病后期突然出现呃逆,多为病趋危重的预兆。现代医学中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等引起膈肌痉挛发生呃逆者,均可以参照本节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呃逆的刮痧疗法。

目录 呃逆病因 呃逆症状 呃逆的刮痧疗法 呃逆做哪些检查 呃逆预防预后

1呃逆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5%):

  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积水,脑血管病变等,当病变波及延髓时较易发生呃逆。脊髓炎,颈髓病变或脊髓痨并发膈危象。

  周围神经病变(10%):

  呃逆主要因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到刺激所致,消化系统多种病变,胸腔与纵隔疾病等均是引起呃逆的常见病因。

  横膈以下腹腔内病变(12%):

  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扩张或胃胀气。胃,肠麻痹。幽门梗阻。肠梗阻或肠胀气。肝曲或脾曲综合征,即结肠肝曲或脾曲高度胀气。手术后高度腹胀,在胆囊术后,胃肠术后,前列腺或膀胱术后发生呃逆较多见。肝脓肿,膈下脓肿或肝癌。胆囊炎或胆石症。弥漫性腹膜炎。大量腹水致横膈抬高等。

  横膈以上胸腔内病变(10%):

  多见于肺,支气管及胸膜疾病,如下叶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扩张等。纵隔肿瘤。食管,贲门部肿瘤。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降主动脉瘤等。胸腔内大手术后。

  横膈本身病变(8%):

  多见于膈胸膜炎,先天性膈疝或食管裂孔疝等。

  全身性或中毒性疾病(5%):

  呃逆可见于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急性重症胰腺炎,伤寒,中毒性痢疾等;在急性酒精中毒,强酸,强碱中毒或尿毒症者也可引起呃逆;少数糖尿病并发胃轻瘫时也可引起呃逆。

  癔症或神经性呃逆(5%):

  多见于吞气症(神经性嗳气)者,常因连续吞咽空气后,可随意表现为呃逆的动作。

  发病机制

  呃逆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呃逆的产生无疑是一种神经反射活动,其低级反射中枢一般位于第3,第4节颈髓(但仍受到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刺激或冲动的传入多来自膈神经或迷走神经的感觉纤维,呃逆的发生除了神经反射以外,还必须有呼吸肌的参与才能完成,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的阵发性痉挛,收缩是起协同作用的重要因素。

2呃逆症状

  因呃逆时伴有声带的闭合,所以常常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一听到这种声音就可判断是呃逆所致。

  由于引起呃逆的病因甚多,所以对其病因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来完成。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呃逆发生的诱因,频率,持续时间,是否影响进食或睡眠,既往呃逆发作状况等甚为重要,如患者多年来经常有呃逆发作,无须治疗或经一般对症治疗后呃逆即可停止,多提示呃逆系饮食不当,胃肠道胀气或神经性因素所致;如果呃逆正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发生,多提示呃逆系因胃肠麻痹,胀气或膈肌受到刺激所致;如果白天呃逆频繁发作也无其他症状伴随,夜间并不影响睡眠(睡眠时呃逆可停止发作),则多为神经性因素所致;若患者呃逆的同时伴随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伴有病理性神经反射,则多提示呃逆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呃逆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症状,应考虑有肺,支气管或纵隔病变;呃逆同时伴有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进食梗阻感等,应考虑到呃逆系因消化性溃疡,胃癌,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癌,食管癌,食管裂孔疝或肝,胆道病变所致,因此,经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检之后,多数患者的呃逆可大致明确其病因。

3呃逆的刮痧疗法

  一、胃火上逆

  (一)症状

  以呃声洪亮,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天突、膈俞、内关、天枢、合谷、足三里、内庭、公孙。

  (2)定位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天枢:在腹部,脐中旁开2寸。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问陷中。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问缝纹端。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腹部天枢,前臂内关、合谷,最后刮下肢公孙、足三里、内庭。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刮拭腹部正中线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和手背合谷穴,各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公孙、内庭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二、气机郁滞

  (一)症状

  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加重,胸胁满闷,嗳气纳减,肠鸣矢气。

  (二)治法

  (1)选穴 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侠溪、期门、太冲。

  (2)定位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侠溪:在足背部,第四、第五趾缝问,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背部膈俞,再刮胁部期门,接着刮前臂内关,最后从下肢足三里刮至侠溪、太冲。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c次,出痧。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问,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和足部侠溪、太冲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三、脾胃阳虚

  (一)症状

  以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面色咣白,食少乏力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气海。(见图2-11-2、图2-11-3、图2-12-1)

  (2)定位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天突,再从背部膈俞刮至胃俞,重点是膈俞、脾俞、胃俞,然后刮腹部中脘至气海,再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刮拭背部膈俞穴经脾俞至胃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刮30次,出痧。然后刮腹部,从中脘至气海穴,由上至下,刮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内侧内关穴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30次,可不出痧。

4呃逆做哪些检查

  首先要判别是生理性还是器质性疾病引起,如疑有器质性疾病则按以下顺序做呃逆的检查。

  一、临床表现

  1.全身及神经系表现 注意生命体征、局部体征和脑膜刺激征的有无。

  2.局部表现 头颈部、胸部、腹部体征,各部位炎症和肿瘤的有无。

  二、辅助检查

  发作中胸部透视可判断膈肌痉挛为一侧性或两侧性,呃逆的诊断必要时做胸部CT,排除膈神经受刺激的疾病,做心电图判断有无心包炎和心肌梗塞。疑中枢神经病变时可做头部CT、磁共振、脑电图等。

  疑有消化系统病变时,进行腹部X线透视、B型超声、胃肠造影,必要时做腹部CT和肝胰功能检查,为排除中毒与代谢性疾病可做临床生化检查。

5呃逆预防预后

  打嗝家庭紧急处理

  (1)尽量屏气,多屏几次,一次约在15~25s即可,屏上3~5次即可见效。

  (2)让打嗝者饮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时咽下。

  (3)婴儿打嗝时,可将婴儿抱起,用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搔痒,一般至婴儿发出笑声,打嗝即可停止。

  (4)如打嗝难以止往,倘无特殊不适,也可听其自然,一般过会儿就会停止。如果长时间连续打嗝,要请医生诊治。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连续不断,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恶化,需引起注意。

  (5)在打嗝难以控制时,端一杯水,吸一大口,分七次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