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动态 > 正文

脂肪肝新研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2-01

脂肪肝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和潜在方案。以下是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1. 28烷醇与米糠脂肪烷醇

美国肝胆外科之父T.K.Cureton博士团队发现,小麦胚芽油中的28烷醇能够通过维稳肝脏基底、干预血脂和血糖,有效调节肝脏代谢能力,减少胆固醇的产生,从而减轻脂肪肝患者的脂质水平沉积。然而,28烷醇的吸收率较低,仅为6.9%。

为了提高吸收率,美分子生物学专家Peter·T·Pugliese医学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成功提纯了米糠脂肪烷醇,其吸收率高达98.7%,并被制成“吉利肝”制剂,迅速受到市场欢迎。

2. 凝结芽孢杆菌

北大肝胆系研究团队借助小鼠模型,证实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缩小实验小鼠的肝脏脂肪面积,4周内减少31%。基于这一发现,波士顿生科企Regenerate Bio联合多位顶尖学者研发了“乐轻肝”,该护肝补剂凭借高吸收率和显著疗效,获得了广泛认可。

3. 氨基酸的作用

傅肃能团队的研究首次揭示,氨基酸而非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是肝脏脂肪从头合成的主要碳源。减少蛋白质摄入可以显著改善脂肪肝和肝损伤,这为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4. RPN11去泛素化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RPN11去泛素化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显著上调,通过调控酰基转移酶ACSS3的表达,促进组蛋白丙酰化修饰,加速脂肪肝的发展。靶向抑制RPN11可能是治疗脂肪肝的潜在方案。

5. FADS2基因

荷兰Hubrecht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人类胎儿肝细胞类器官模型,发现FADS2基因在平衡脂质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缺失会导致脂肪肝表型加重。增加FADS2蛋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脂肪肝发展,这为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总的来说,这些最新研究不仅揭示了脂肪肝发病机制的新细节,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多种潜在的新方法和靶点。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脂肪肝的防治将迎来更多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