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0
神经干细胞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以下是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
1. 定向分化技术:国重室分子影像与核医学研究中心李桢团队发现,牛血清白蛋白(BSA)修饰的Cu2−xSe纳米颗粒联合近红外光照能显著促进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这一技术通过开启神经干细胞膜表面的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促进Ca2+内流,激活神经干细胞,并通过Ca2+/CaMK/CREB/c-Fos通路促进神经发生进程,最终达到调控神经干细胞加速定向分化为成熟的功能性神经元的目的。
2. 多向生长调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春燕、殷善开教授课题组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宏志教授课题组合作,在一维纳米结构定向排布与神经干细胞生长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刷涂工艺,实现了多种一维纳米结构在基底上的多种图案化排布,成功诱导了增殖及分化中的神经干细胞在基底上形成单向及交叉方向的生长模式,从而达到定制神经元网络结构的目的。
3. 活体监测技术:浙大附属二院医学PET中心、浙江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张宏教授与神经外科刘伟国教授率领的两个科研团队紧密协作,在神经干细胞microPET活体示踪、基于microPET分子影像原理的胶质瘤基因治疗评价体系的构建、抗胶质瘤新药疗效的动态评价等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建立了神经干细胞无创活体示踪方案,针对供体神经干细胞直接进行显像,同时提供精确定位和定量数据,为临床神经干细胞移植监测奠定了基础。
这些研究进展不仅为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神经干细胞将在未来的医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