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动态 > 正文

乙肝检查啥来确定得了呢

发布时间:2025-02-25

面对乙肝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准确诊断是有效治疗与管理的关键。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一系列综合的医学检测手段。本文旨在简明扼要地阐述确诊乙肝所需进行的关键检查项目。

1. 乙肝五项(两对半):这是乙肝筛查的基础,包括乙型表面抗原(HBsAg)、乙型表面抗体(HBsAb)、乙型e抗原(HBeAg)、乙型e抗体(HBeAb)及乙型核心抗体(HBcAb)。通过这五项指标的不同组合,可以判断个体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状态(急性或慢性)、传染性以及是否有免疫力。

2. HBV-DNA定量检测:此检查用于测量血液中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DNA的数量,直接反映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和传染性强弱。高病毒载量通常意味着更强的传染性和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干预。

3. 肝功能测试:虽然不能直接诊断乙肝,但肝功能检查对于评估肝脏受损程度至关重要。它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等指标,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的工作状况及疾病进展。

4. 肝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或MRI,这些非侵入性检查可提供肝脏结构信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肝硬化、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

5. 肝穿刺活检: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可能需要进行肝组织活检。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通过获取少量肝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

综上所述,乙肝的确诊是一个多步骤、多维度的过程,涉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病毒定量、肝功能评估以及必要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医生会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重要的是,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属于高风险群体,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