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肾脏损害的情况常常产生与肾脏无关的严重的症状。例如,高热、休克、心力衰竭和肝衰竭都可以发生在肾衰竭之前,而且可以比肾衰竭的症状更严重。当尿液排出减少时,可怀疑有急性肾衰竭。那么肾衰竭患者有哪些危险症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录
1肾衰竭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肾衰竭的饮食治疗一定要合理、营养,还应避免接触各种过敏食物,避免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肾衰竭的饮食。
对于肾衰竭的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一些忌口的食物,比如过咸类、辛辣刺激类、被污、染烧烤类,这些食物都是不能吃的。而对于肾功能不全或发生尿毒症者,豆类及其成品不能吃,限制动物类高卵白食物、油腻类食物等。
肾脏病如果没有较重的水肿、心衰、高血压时,不应盲目限水。因为肾脏浓缩功能下降,体内代谢产物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从肾脏排出,如果这时限制水的摄入,体内代谢产物排不出去,就会造成堵塞,后果更加严重。
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要保证营养的平衡。五谷杂粮、新颖蔬菜和生果、牛、羊、猪的瘦肉等均可食用。
为了避免肾衰竭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可以通过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个体对各类传染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恶化。
2肾衰竭患者有哪些危险症状
一、少尿期 少尿期一般持续1~2周,长者可达4~6周,持续时间越长,肾损害越重。持续少尿大于15天,或无尿大于10天者,预后不良。少尿期的系统症状有:全身水肿、高血压、高钾血症、低钠血症、恶心、呕吐、疲乏、嗜睡。
二、多尿期 指尿量从少尿逐渐进行性增加以至超过正常量的时期,此期通常持续1~3周。由于尿量过多,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等。系统症状大多逐渐减轻,但如有明显失水,可造成高钠血症,而使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继续恶化。如果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在多尿期出现,则又可能使尿量减少,病情继续恶化。
三、恢复期 指肾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尿量正常或正常偏多,大多数患者体力有所改善。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老年患者体内还可能残留有某些感染病灶。
3肾衰竭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肾衰竭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肾衰竭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肾脏疾病,其诱发原因也比较复杂。总的来说烧伤、过度出汗、休克等会引起急性肾衰竭;长时间使用肾毒性药物、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极容易患有慢性肾衰竭。那么肾衰竭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这也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是的专家为大家介绍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有毒物质易引起肾衰竭,诸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感染或疾病,均可以或许紧张侵害肾脏到足以使它发生衰竭的地步;紧张灼烧伤时的血压突然低落、紧张出血、或是心脏病大发作,都会导致供血变态,因而侵害了肾脏;末了的一个原因是泌尿道某处发生阻塞,使尿流突然并完全受阻。
在正常环境下,由肾脏随时加以调解的体内化学物浓度也发生危险的平衡失调。急性肾衰竭轻度发作的情形很罕见,但是较紧张的急性肾衰竭,比方由肾小球肾炎引发的急性肾衰竭则极为少见。
肾性原因的疾病易引起肾衰竭,有农药,生鱼胆引起的中毒,有重金属引起的中毒,有急性肾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老年人肾脏功能退化、且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下降,对肾毒性药物的敏感性高,是肾衰竭的原因。幼儿易,出现脱水、低血压等血容量不敷的环境;循环功能不全,种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心功能衰竭等循环功能不全,造成肾脏灌注不敷,GFR下降。降压药过量使用也是一个肾衰竭的原因。
4肾衰竭患者如何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体温、呼吸、脉搏、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常以心力衰竭、心律紊乱、感染、惊厥为主要死亡原因,应及时发现其早期表现,并随时与医生联系。
2.保证患儿卧床休息 休息时期视病情而定,一般少尿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多尿期均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适当活动。
3.营养护理 少尿期应限制水、盐、钾、磷和蛋白质入量,供给足够的热量,以减少组织蛋白的分解。不能进食者从静脉中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透析治疗时患儿丢失大量蛋白,所以不需限制蛋白质入量,长期透析时可输血浆、水解蛋白、氨基酸等。
4.精确地记录出入液量 口服和静脉进入的液量要逐项记录,尿量和异常丢失量如呕吐物、胃肠引流液、腹泻时粪便内水分等都需要准确测量,每日定时测体重以检查有无水肿加重。
5. 严格执行静脉输液计划 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输液过多、过快引起肺水肿症状,并观察其他副作用。
6.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
5四类导致肾衰竭的危害表现
(1)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占慢性肾衰发病率的第二位。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瘢痕化导致肾小球血液供应减少和肾功能减退。止痛剂引起的肾病、痛风性肾病和抗生素及其他肾毒性药物引起的肾病都属于间质性肾炎。
(2)糖尿病性肾病
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一部分人可出现肾脏并发症,特别是青年型或I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这常常是肾脏受累的第一个指征。出现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半在5年后发生肾功能衰竭,而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网状内皮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同时出现。
(3)下尿路梗阻
下尿路引流不畅,如前列腺良性肥大,或者某种解剖上的缺陷引起尿液返流,引起肾盂、肾盏扩张,称肾积水,压迫正常肾组织,引起肾功能衰竭。
(4)慢性肾衰
其他很少的普通病引起的严重肾脏损伤,导致慢性肾衰。由于人体有很强的代偿能力,能适当地调节体内生化过程的紊乱。有时我们能见到仅残存10%的正常肾功能患者,仍能维持生命。
上面就是介绍的四点肾衰竭的危害表现,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肾衰竭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危害性并不亚于肾衰竭本身,为了防止这些症并发症的出现,最根本的就是在初期治愈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