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会很迷惑什么是梅毒,其实在那件事情之前我对于这个也是一无所知。这件事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我的一个亲戚感觉身体很不舒服,于是就去医院检查了一下,检查的结果很不幸,医生说感染了梅毒,这个消息让我很难接受,于是我就找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1梅毒患者的日常怎么护理
1、禁止发生性行为
性行为是在梅毒治疗的期间一定要禁止的,因为梅毒主要通过不洁性行为的方式进行传播,如果在治疗期间进行性行为,不仅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还会有感染他人或者再次感染梅毒的可能。
2、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这是梅毒患者的日常护理很重要的一点。梅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多饮水,多吃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加大维生素C的摄入,适量进行运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防止机体抵抗力的下降。
3、坚持用药,不私自停药或减药
有很多患者因为自行的停药或减药,从而造成了梅毒久治不愈的情况。当专家提醒,当患者的梅毒症状逐步消失后,便擅自减药或停药,会对梅毒的康复造成很大阻碍。所以,如果病情出现好转,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复检,听从医嘱进行用药。
梅毒患者的日常护理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多与医生交流沟通,防止因为自己的日常行为不当造成病情的加重或者反复不愈。
2梅毒科普知识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 包括:潜伏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晚期梅毒)、妊娠合并梅毒、先天性梅毒(晚期先天性梅毒、胎儿梅毒)、神经梅毒、梅毒性关节炎、非性病性梅毒、脊髓梅毒、胃梅毒、食管梅毒、梅毒性巩膜炎、梅毒合并hiv感染。
一、病因
本病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螺旋体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微生物,含有很多抗原物质。电镜下梅毒螺旋体的最外层为外膜,外膜内是胞浆膜,两者之间是鞭毛。
梅毒螺旋体从完整的粘膜和擦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后,经数小时侵入附近淋巴结,2-3日经血液循环播散全身。
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2-3周潜伏期(称第一潜伏期),即发生皮肤损害(典型损害为硬下疳)这是一期梅毒。发生皮肤损害后,机体产生抗体,从兔实验性梅毒的研究证明,梅毒初期的组织学特征是单核细胞侵润,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细胞浸润,13天达高峰,随之巨噬细胞出现,病灶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此时,梅毒螺旋体见于硬下疳中的上皮细胞间隙中,以及位于上皮细胞的内陷或吞噬体内,或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小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淋巴管和局部淋巴结中。由于免疫的作用,使梅毒螺旋体迅速地从病灶中消除,在感染的第24天后,免疫荧光检测未发现梅毒螺旋体的存在。螺旋体大部分被杀死,硬下疳自然消失,进入无症状的潜伏期,此即一期潜伏梅毒。潜伏梅毒过去主要用血清试验来检测,现在应用基因诊断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来。
未被杀灭的螺旋体仍在机体内繁殖,大约经6-8周,大量螺旋体进入血液循环,向全身播散。引起二期早发梅毒,皮肤粘膜、骨骼、眼等器官及神经系统受损。二期梅毒的螺旋体在许多组织中可以见到,如皮疹内、淋巴结、眼球的房水和脑脊液中,随着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建立,产生大量的抗体,螺旋体又绝大部分被杀死,二期早发梅毒也自然消失,再进入潜伏状态,此时称为二期潜伏梅毒。这时临床虽无症状,但残存的螺旋体可有机会再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螺旋体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发生二期复发梅毒。在抗生素问世之前,可以经历一次或多次全身或局部的皮肤粘膜复发,且90%的复发是在发病后第一年中。以后随着机体免疫的消长,病情活动与潜伏交替。当机体免疫力增强时,则使螺旋体变为颗粒形或球形。当免疫力下降时,螺旋体又侵犯体内一些部位而复发,如此不断反复,2年后约有30%-40%病人进入晚期梅毒。
在晚期梅毒中,出现典型的树胶样肿,如无任何症状,胸部,心血管透视检查和脑脊液检查阴性,而仅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此时pcr检测也呈阳性,则称为晚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常常侵犯皮肤粘膜、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也有部分病人梅毒血清滴度下降,最后转阴,pcr检测阴性,而自然痊愈。
3什么是潜伏梅毒呢
什么是潜伏梅毒
潜伏梅毒是指已被确诊为梅毒患者,在某一时期,皮肤、粘膜以及任何器官系统和脑脊液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物理检查,胸部X线均缺乏梅毒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正常,而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者,或有明确的梅毒感染史,从未发生任何临床表现者。称潜伏梅毒。潜伏梅毒的诊断还要根据曾患一期,二期梅毒的病史,与梅毒的接触史及分娩过先天性梅毒的婴儿史而定。以前的梅毒血清试验阴性结果和疾病史或接触史有助于确定潜伏梅毒的持续时间。感染时间2年以内为早期潜伏梅毒,2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另一类则为病期不明确的潜伏梅毒。潜伏梅毒不出现症状是因为机体自身免疫力强,或因治疗而使螺旋体暂时被抑制,在潜伏梅毒期间,梅毒螺旋体仍间歇地出现在血液中,潜伏梅毒的孕妇可感染子宫内的胎儿。亦可因献血感染给受血者。
检查
早期潜伏梅毒可依据下述条件综合作出判断:①连续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变化,即非螺旋体试验是否增加4倍或4倍以上;②是否有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症状史;③其性伴侣是否有病程在2年以内的一期、二期或潜伏梅毒;④基因检测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方可确诊。除早期潜伏梅毒以外,其他几乎均为病期不明的梅毒,对这类梅毒应按晚期潜伏梅毒处理。对新生儿期后诊断的潜伏梅毒患儿,应仔细地分析母亲的病史和患儿的出生情况,以确定患者是先天还是后天梅毒。应检查所有潜伏梅毒患者是否有三期梅毒的表现,如主动脉炎、神经梅毒、树胶肿及虹膜炎等。
4梅毒化验单怎么看
梅毒化验单怎么看?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FTA-ABS(荧光螺旋体抗体血清试验)的正常结果都是阴性,若阳性则需进行下一步检查。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1、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滴度标准是1:2 ,正常结果为阴性(-)。结果为阳性(+)时,表示临床表现符合梅毒,可作初步诊断。但此法结果易受试验条件以及梅毒之外的疾病的影响,其灵效度、特异性较低,易产生漏检,且该法用目测法判断结果,故不能单凭此试验确诊梅毒感染,需作进一步试验。
2、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正常结果为阴性(-)。
强阳性反应表示为:(3+)~(4+);
阳性反应表示为:(2+);
弱阳性反应表示为:(1+);
可疑反应表示为:(±);
阴性反应表示为:(–)。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1、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正常结果为阴性(-)。若定性试验结果呈阳性(+),则可作梅毒诊断依据,必要时做定量试验。
2、FTA-ABS(荧光螺旋体抗体血清试验)正常结果为阴性(-)。
阳性反应表示为:(2+)~(4+);
可疑反应表示为:(+)。
5妊娠合并梅毒如何治疗
妊娠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 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有些胎儿虽然发育正常,但在通过产道时,仍有可能与生殖器病损接触而感染。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 早期妊娠梅毒妇女,胎儿的存活率仅为50%左右,大部分胎儿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早期潜伏期梅毒妇女的胎儿存活率虽然在80%左右,但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幼 儿期会成为先天性梅毒儿。
那妊娠合并梅毒如何治疗呢?
(一)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范。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和治疗。
(二)心理治疗
在言行上关心、同情、平等对待患者,让其感到到被尊重,从而减轻自卑心理,尽快适应隔离生活,配合治疗护理。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药物治疗
1.孕妇早期梅毒 首选青霉素治疗。
(1)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10~15日。
(2)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两侧臀部肌内注射,连续3次。
(3)红霉素:若青霉素过敏,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1次,口服,连服15日。
2.孕妇晚期梅毒 首选青霉素治疗。
(1)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用20日,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必要时间隔2周后重复一疗程。
(2)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两侧臀部肌内注射,连续3次。
(3)红霉素:若青霉素过敏,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1次,口服,连服30日。
(4)用红霉素治疗梅毒同样有效,但不能防治先天梅毒,可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过敏,可采用青霉素脱敏处理。
3.先天梅毒 因母血梅毒螺旋体lgG抗体可经胎盘到胎儿,若脐血或新生儿血中RPR滴度高于母血的4倍,可诊断新生儿感染。先天梅毒新生儿应作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查白细胞计数与蛋白,所有已确诊为先天梅毒的新生儿需进行治疗。
(1)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 kg·d),肌内注射,连续10~15日。
(2)苄星星青霉素:5万U/(kg·d),单次,肌内注射。
(3)红霉素:若青霉素过敏,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应改用红霉素7.5~12.5 mg/( kg·d),分4次口服,连续30日。
4.神经梅毒 首选青霉素治疗。
(1)水剂结晶青霉素:300万~400万U,每4小时1次,静脉注射,共10~14日;接着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肌内注射,共3次。
(2)普鲁卡因青霉素:240万U,每日1次,肌内注射和口服丙磺舒500mg,每日4次,两者共用10~14日。
温馨提示:
本病无预防性疫苗,最好的预防就是注意性卫生,洁身自好。接吻,共用餐具都可感染疾病,在生活中要加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