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饮食上宜清凉滋阴,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如食用绿豆汤、菠菜、柿子、丝瓜、银耳、木耳、墨鱼、鸭肉。而应少吃香燥和辛热食品,如羊肉、狗肉、龟肉、荔枝、黄花菜、杨梅、花椒、胡椒、大蒜、桂皮、丁香、茴香等。特别是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病程长,病情复杂,治愈难。临床表明,饮食治疗有很好的辅助效果。下面介绍几款饮食方:
目录
1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
血小板减少诊断标准如下:
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3.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4.以下5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强的松治疗有效;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切脾治疗有效;相关血小板抗体增多;相关血清补体PAC3增多。
诊断重点
出血症状 发病前的1-3周内,患者大多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经历,并且多数患者的皮肤、粘膜等处会出现不高于皮肤表层的瘀点、瘀斑或血肿。这种症状可发生在患者的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居多。患者鼻衄、齿衄最常见,呕血、黑粪也有发生,偶有血尿。
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血小板减少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多发于儿童,患儿在起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病程通常在6个月以内,预后较成人良好;慢性型多见于成人,通常病前无明显的病毒感染经历,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患者出血症状较轻,但容易反复发作。
血常规检查 患者在化验血小板计数时,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通常血小板计数小于50X109/L时,便会出现自发性的出血,患者较常人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检查相关血小板抗体(PAlgG、PAIgM)及相关血清补体(PAC3)升高。束臂试验阳性。
2血小板减少症的饮食方有哪些
1﹑红枣有补脾、养血作用。饭后用红枣加水煎汁服用,一次30毫升,每日三次。
2﹑红枣可与百合煮粥,临睡前喝汤吃枣,都能加快入睡。用鲜红枣1000克,洗净去核取肉捣烂,加适量水用文火煎,过滤取汁,混入500克蜂蜜,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连续服完,可防治失眠。
3﹑红枣中的高维生素含量,对人体毛细血管有健全的作用。用红枣20枚,鸡蛋1个,红糖30克,水炖服,每日1次,适用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4﹑红枣还可与其他补血材料熬汤,当归15克、大枣50克、白糖20克、粳米50克。先将当归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水200克,先煎浓汁100克,去渣取汁与粳米、大枣和白糖一同加水适量,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温热服用,10日为1个疗程,它具有扩张血管、抗过敏作用。
5﹑粳米250克,大枣5个,生姜4块,盐适量,粳米淘洗干净,生姜去皮,切成薄片大枣去核,对半切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中,干炒一下,倒入适量水、大枣、生姜片,文火慢煮至粥熟,加少许盐调味即可,这种粥适用于气血不足、血虚头痛、眩晕等症状的患者使用,具有生津、健脾的作用。
3孕妇血小板低注意事项
1、孕妇要避免外伤和感染,这二者会增加血小板的消耗。
2、孕妇禁止使用损害血小板的药物和检查,如不要服用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和进行X线检查。
3、孕妇要在预产期前1周住院,为分娩做准备,以减少分娩时的危险。
4、向医生陈述病史,在产前2周口服泼尼松,以提高血小板数量,阻断胎儿体内出血倾向,减少分娩时的出血量。
5、孕妇分娩后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让医生对母婴双方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治疗。
6、避免母乳喂养婴儿,以免母体的抗血小板抗体和药物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伤害婴儿。
7、产后要避孕,不宜生第二胎,也不要用避孕环。
4血小板减少能吃羊肉吗
羊肉是我国人们主要食用肉类之一,也是冬季进补佳品。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羊肉比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而且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相对猪肉而言,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维生素B1、B2、B6以及铁、锌、硒的含量颇为丰富。此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羊肉热量比牛肉要高,历来被当做秋冬御寒和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中医认为羊肉有补精血,益虚劳,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养肝等功效。对虚劳嬴瘦、腰膝酸软、脾胃虚弱、食少反胃,头眩明目、肾阳不足、气血亏虚、产后虚冷、缺乳等病症有不错的效果,尤其适合于老年人、体虚的男人和产后的妇女食用。
5血小板减少的早期症状表现是什么
1、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
本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早期症状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以及正常以规律的间隔交替出现,周期约为20~30天。
2、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本病出血症状发生前,一般有潜伏期,短者可于服药后数小时内发病,长者可于数天或者数月后发病,一般为5~10天左右。患者发病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症状。
3、血小板生成素缺乏
本病多为遗传性,婴儿期开始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的数量正常,形态结构也无特殊变化。
4、无效性血小板生成
本病见于部分维生素B12或者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有的患者有出血倾向。有的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加,随着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治疗,血小板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