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受损并不意味着肝脏就生病了,这是两个概念,虽然我们国家现在是肝病大国,但是也不要谈肝色变,只要我们平时加强预防,还是可以远离各种肝病的,那预防各种肝病就从肝脏受损开始,肝脏受损其实是给我们身体健康透支发出的一个信号,如果,你可以读懂这些信号,加强营养和预防,就会远离各种疾病。肝脏对人体的作用?肝脏受损5个信号?一起来看下。
目录
1肝脏对人体的作用
肝脏对人体的作用很大,人体主要是靠肝脏来代谢的,那么肝脏对人体的作用都有哪些呢?
肝就是肝脏。它位于腹部右上方,承担着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它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
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
肝脏分解由肠道吸收或身体其他部分制造的有毒物质,然后以无害物质的形式分泌到胆汁或血液继而排出体外。
2肝脏受损5个信号
征兆1、容易喝醉
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征兆2、粉刺增多
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衡。因此肝脏功能降低会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终导致粉刺丛生。
征兆3、伤口容易化脓感染
肝脏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功能受损的话,皮肤再生就会受到阻碍。另外,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细菌。
征兆4、鼻头发红
所谓“红鼻子”就是鼻头部分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虽然“红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脏受损导致的,但女性在肝脏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容易出现“红鼻子”。
征兆5、脸色发黑
肝脏对铁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平时肝脏内积蓄有铁成份。肝细胞遭到破坏的话,肝细胞内的铁会流入血管,使血液内铁成份增加,导致脸色发黑。这种症状最容易在男性和闭经后的女性身上出现。因此,当出现脸色发黑征兆时,一定要警惕是否肝受损了,并要及时护肝。
3如何养肝护肝
1、禁绝喝酒
“酒伤肝”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医学界所公认。不过仍有一些人认为只有喝了白酒或喝得酩酊大醉时才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会代谢成乙醛,乙醛能直接损害肝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对糖、脂肪和蛋白质在肝脏中的代谢影响较大。乙醇还能增加对肝脏有毒害作用的氧自由基的合成,使肝纤维化的进程加快。研究证实,在所有导致脂肪肝的病因中,喝酒位居首位。因此,人只要是喝了酒(无论喝的是什么酒,也无论喝多少),都会对其肝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酒喝得越多或酒龄越长,对其肝脏损害的程度就越重。当然喝酒对肝脏造成的损害还与所喝酒的浓度、喝酒时佐餐食物的多少和种类及所患肝病的轻重等因素有关。
2、小心用药
治病用药是理所应当的。但药物对于用药者来说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使人去病也可使人得病。在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中,肝脏受到的伤害最大。这是因为,大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都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这不仅加重了肝脏的负担,有的还会直接毒害肝脏。近年来,临床上因用药不当而导致肝损害的病例逐渐增多,因药源性肝病而住院的人数约占肝病住院患者的2%~5%,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这的确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保健食品养肝片是养肝护肝很好的选择,养肝片富含中药五味子和硒麦芽,可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受损肝组织,抑制肝病病变,提高免疫力,有效降低肝病发生。
3、注意感染
人体某处发生感染时,往往会使体温升高,这容易导致肝脏缺氧。而导致感染的细菌或病毒会在人体内释放出多种毒素,这些毒素可以直接伤害肝脏。临床证实,在导致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出血的诱因中,上呼吸道感染竟占首位。这说明重症肝炎患者由于抗病能力的下降,常常会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4、不可过于劳累
这里所说的劳累包括精神和体力两个方面的劳累,如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极度兴奋或悲哀以及长途旅行、劳动量和运动量过大等。临床证实,精神或体力上的过度劳累均可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从而使人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此外,人在过度劳累时必然会消耗身体的大量能量,这对已出现能量供应障碍的肝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5、避免肥胖
肝病患者通过加强营养来修复肝损害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摄入的营养过多或对摄入的食物种类缺乏控制则不利于身体的康复。这是因为,摄入的脂肪过多不仅容易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也可导致脂肪肝;人体内的糖主要来自于各种主食,适量地摄入含糖食物可以起到保护肝脏和供应能量的作用,但如果摄入的糖过量则容易使糖转变为中性脂肪,这也是导致脂肪肝的常见原因;蛋白质的代谢几乎都是在肝脏中进行的,摄入过多的蛋白质类食物必然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对于严重的肝病患者来说,有时摄入半斤牛奶或一杯豆浆或一条鱼都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肝昏迷)。
总而言之,“不喝酒,少用药,免感染,勿过劳,莫太肥”,应该成为每一位肝病患者必须遵循的护肝守则。
4对肝脏有益的食品
荔枝:据《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有强肝健胰的效能,对增强精力、血液有卓越的效果。可是,食之过多会出鼻血,或引起牙痛,容易上火。由此可以想见,荔枝是一种很强的滋养食物。
当女性因腹部受冷发生疼痛时,可用荔枝的肉干20克,用水1碗煎5分钟取汤服用,效果很快,服后即能奏效。此为证明除有滋养强壮作用之外,并有消除体内的病毒,及镇静精神的作用。
猪血:据《本草纲目》记载,猪血有解毒的作用,可用于中风、头眩、中满腹胀、交接阴毒、杖疮等。
我国在很早以前,就已知道吃猪血和其他动物的血,可清除体内的污物。这在空气污染的现在,每天应该进行深呼吸,吐出污染的空气,并时常吃猪血汤或上述中药的强肝药,维持肝脏机能,非常必要的。
乌梅:如果肝脏衰弱,即使是少量的酒也会发生宿醉,另一方面,喝了大量的酒,而使肝脏处理不了时,也会发生宿醉。因此,预防宿醉,应首先强化肝脏,加强肝脏的解毒作用。
防止宿醉的方法,亦在于强化肝脏,早晨起来觉得痛苦时,宜用乌梅煎汤加入砂糖饮喝。此为速效性的方法。又用洋参煎服,亦有效果。乌梅可在中药店买到。
被列为可治肝脏病的食物,在我国蚬子汤,而在外国则为柠檬。菊花茶也有效果。从中药店购买金银花和甘草,煎汤后加入黑砂糖(乌糖)饮服亦可。此外,当归、生地、黄芩、山栀、淡竹叶、羚羊酒、丹皮等亦有解毒作用。枸杞也对肝脏有益。
5做这些事最容易最伤肝脏
1、睡眠不足。如今,很多人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的习惯,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是,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还会加重病情。美国睡眠协会专家尼尔·柯林教授表示,“晚睡族”应尽量调整作息时间,最好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每晚睡够7~8小时,以便让肝脏有效排毒,保证全身健康。
2、早上起床后不及时排尿。欧洲肝脏研究协会专家丹尼尔·帕拉迪博士表示,体内排毒可以通过排尿、排汗、排便进行。早上起床之后尽快排尿,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
3、暴饮暴食。很多人知道,东西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脂肪肝。帕拉迪博士指出,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
4、不吃早餐。营养专家表示,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加拿大安大略整体营养学家赫密特·苏瑞博士表示,健康早餐可延长饱腹感,避免肝脏受损。
5、吃药太多。《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称,长期服用止痛药等药物,会加大肝脏解毒负担,导致肝脏损伤。新研究负责人、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专家肯尼思·辛普森博士表示,有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导致药物性肝炎(简称药肝)。这些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镇静药、抗甲亢药、抗肿瘤药、降糖药和心血管药等。因此,服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加工食物摄入过多。印度注册营养治疗师希达奇然·扎拉·侯赛因博士表示,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种防腐剂、色素、人工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种人体较难分解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诱发肝脏损伤。
7、偏爱油炸食品。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的一项研究发现,吃油炸食品一个月即可导致肝脏发生明显变化,引发类似肝炎的酶的变化。美国著名医学专家德鲁·奥登博士指出,油脂和饱和脂肪酸的堆积会导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会增加心脏病和肝病的危险。相对而言,橄榄油和芝麻油更健康。
8、吃半生不熟或烧焦食物。侯赛因博士表示,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饪过头的烧焦食物(特别是肉食)也容易导致肝脏受损。研究发现,醉虾、生蚝和半生不熟的贝类常带有细菌和寄生虫,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痢疾,容易导致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
9、过量饮酒。以色列泽夫医学研究中心肝脏病学专家尼莫·阿希博士表示,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 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则容易导致肝硬化。阿希博士表示,每天饮高浓度酒超过两杯(25毫升)就会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