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是困扰很多人的一种疾病。一些人由于工作很累,给治疗腰椎病带来一些不便,就没有时间到医院进行治疗,这就给我们的治疗带来了一些麻烦。事实上,腰椎病进行自我治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那么,腰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1腰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外伤,如果腰背部受到外伤,甚至颈椎受到外伤, 外伤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都可能诱发腰椎病。很多患者都有过腰部受伤经历,虽然当时医治好了,没有什么异常反应。但随着年龄增大,身体退行性改变增强,外伤可能就诱发出一些腰椎病症状。
髓核突出,长期坐姿不当,导致腰椎扭曲变形,在此基础上,如果突然负重,或者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猛烈旋转腰部等可能导致腰椎髓核突出,引起腰椎病。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正常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抗压能力,可承担450千克的压力而无损伤。但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逐渐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这是导致腰椎病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
职业因素。如司机,长期保持着坐姿不动,并且总是处于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患上腰椎病。
2腰椎病自我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一、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二、常见的腰椎病自我治疗方法有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注意劳动姿势,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等。
三、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四、常见的腰椎病自我治疗方法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注意腰间的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五、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3腰椎病常见的类型有哪些呢
1、脊柱肿瘤:原发性脊柱肿瘤,继发性脊柱肿瘤等.
2、脊柱退变:肥大性脊柱炎,腰椎间盘退变,腰椎不稳及退行性滑脱,腰椎管狭窄症,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等.
3、脊柱炎症:化脓性脊椎炎,脊柱结核等.
4、脊柱损伤:脊柱骨折,急性腰扭伤,慢性劳损,椎间小关节扭伤,肌肉、筋膜、韧带以及椎间盘损伤,脊柱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关节劳损等.
5、脊柱畸形:发育性椎管狭窄症,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隐性脊柱裂等.
6、其他原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氟骨症,痛风等.
4腰椎病的高发人群
腰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电脑操作员、会计、打字员、教师、司机、这些人们由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体质相对薄弱,而且他们的腰椎长时间承受着静压,据黄家驷外科学介绍,人体在前倾20度座位时,其腰间盘的压力最大。所以"座族"人群的腰椎极易发生病变。再就是长时间从事重体体力劳动或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工作的人们的腰椎也极易发生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女性多发于孕产后,往往是突然发生的腰痛异常剧烈,活动有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青壮年人中常见,尤以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
中青年人群中除了少数由外伤引起外,绝大多数是因为人们缺少保健知识,不注意休息,由肌体劳损而引发的。特别是一些驾驶员和文案工作者由于坐姿不正确或久坐,经常出现颈肩不适、腰痛、腿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导致腰椎病的发生。
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统计,中小学生的椎病发病率急速上升,在2000名样本中,发病率为12%;30-40岁的人权中59.1%人患有颈腰椎病;50-60岁的人群当中,患者占71%;而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则高达82%。
这项临床统计结果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腰椎病正悄悄地向年轻人走来。
5腰椎病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盲目锻炼
很多腰椎痛患者都是锻炼来达到治疗脊椎的目的,以此类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肌和背肌。但是你知道吗并不是任何人都是适合通过运动改变脊椎的。如果锻炼的不适合的是会对病情造成反效果的。
很多腰椎痛患者都是锻炼来达到治疗脊椎的目的
误区二:无为而治
有些人一旦犯了腰疼,总是选择用休息代替治疗或者干脆咬牙硬挺。事实上,如果任由病情发展,一些腰椎疾病可能会引起下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只有尽快去医院确诊,并采取积极恰当的治疗,才能避免疾病恶化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误区三:见好就收
许多腰椎病患者只要稍有好转,就立即停止治疗。而此时,病灶可能只是被控制了一部分,尚不稳定,见好就收很容易复发甚至前功尽弃。不少老年患者容易迷信“只要打一针”就能“根治腰痛”的偏方。腰痛的治疗不可草率,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进行。
温馨提示:
睡床要软硬适中,避免睡床过硬或过软,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