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秋天是养胃好时机

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变凉,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对胃肠道产生刺激,致使胃病复发。秋季正是养胃的好时机,养好了胃可以轻松地度过漫长冬季。为此,你需要记住的养胃时间表。下面小编为你介绍秋季如何养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录 秋季养胃非粥莫属 秋天是养胃好时机 秋天养胃常识 秋季养胃存在哪些误区 秋季养胃从按摩开始

1秋季养胃非粥莫属

  玉米棒渣粥

  “玉米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黄金主食”,其中所含的“全能营养”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等功能,立秋后食用不但能祛秋燥,还有助于延缓衰老。

  黑芝麻粥

  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养五脏,润燥通便,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煤结、病后虚赢、须发早白、妇女产后乳少等。

  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阴、润肺、生津的滋补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肾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燥咳、气阴两虚等。

  菊花粥

  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取汁加米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适用于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病症,对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秋天是养胃好时机

  7:00喝杯温开水。 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100毫升即 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不宜喝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还可以练习叩齿100下,或者张嘴、舌尖抵住前腭(上牙堂前部),有助唾液分泌,而唾液中 含有的淀粉酶可助消化。

  7:30早餐不能省。 研究表明,经常不吃早餐引发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率高达36%,还易导致低血糖、记忆力下降,增加胆结石患病风险。一份好早餐应包含谷类、奶类、肉类、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过快,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持续20~30分钟。

  10:00起身走一走。 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简单的肢体放松运动,有助于早餐消化。顺便喝点水或吃点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废物排出。

  11:30午餐补蛋白。 午餐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比如瘦肉、鱼类、豆制品。冬季午饭前可以喝点汤,因为在食物比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况下,适量的汤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饱餐后宜站立一会儿,不要坐卧或下蹲、弯腰,以免腹压过高诱发胃食管反流。餐后不宜立即快走或奔跑,以免引起胃下垂或腹部痉挛痛。

  13:00打盹儿助消化。 如果有时间最好能美美地睡个午觉,只要半个小时,就能让大脑得到休息,多分些循环中的血液去供应胃肠道,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但最好别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压迫腹部,造成胃肠胀气。

  17:30晚餐宜清淡。 进食量以七分饱为好,并注意补充杂粮和新鲜蔬菜。因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循环都比白天慢,胃肠运动也会减慢,如果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易使血脂高,使血流更缓慢,不但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杂粮和蔬菜不但可预防高血脂,还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19:00散步防受寒。 饭后尽量不要躺着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运动,但应注意,餐后半小时内最好别做剧烈运动。此外,由于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外围包裹,容易受凉。因此,在冬季外出散步、锻炼身体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运动时护好腰腹。尤其是老年人、体质较弱者更要防寒防感冒。

3秋天养胃常识

  秋天养胃常识1、秋天应注意饮食卫生,不能麻痹大意,尽量不吃过夜的未经重新煮透的剩菜剩饭,尤其是放在冰箱里的宿食。

  秋天养胃常识2、不能过分地厌恶太阳,过于避热趋凉,整天躲在空调房里,或饮冷无度,这些都是对胃肠功能不利的。常可出现胃胱疼痛、嘈杂泛酸、腹泻等症状。

  秋天养胃常识3、入秋之后,夜间入眠时要注意盖好身子,捂好肚子,以免受凉。

  秋天养胃常识4、秋天瓜果非常丰富,应当心秋瓜坏肚,因此不可恣食。经过了一个长夏,人体肠胃内虚,胃肠道的抵抗力已经较低了。而此时正是大量瓜果上市的时候,慢性胃炎患者应避免过度贪食生冷瓜果,以防阻碍脾胃运化。同时要做好瓜果清洗工作,以免毒滞肠胃,酿成急性胃炎和痢疾。

4秋季养胃存在哪些误区

  首先,不要空腹喝牛奶。睡前喝牛奶、果汁对养胃并无益处,特别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更是大忌。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份等会引起胃酸分泌,长期如此,在夜间空腹状态下有可能对胃造成损伤,并加重反流症状。平时喝牛奶,最好在白天任何时段。

  第二、少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是多数年轻人和白领比较热衷的饮料,喝起来美味又解渴。但长沙体检专家提醒,碳酸饮料中的气体很容易引起胀气,这类饮料含有较高的热量和各种添加剂,不宜大量饮用。在夏季,白开水、凉茶等才是最解渴的健康饮料。

  第三、忌酗酒无度。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第四、不要暴饮暴食。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专家介绍,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第五、少吃盐渍食品。专家表示,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长期高盐饮食、食用霉变、烟熏和盐渍食物都会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第六、切勿过度疲劳。专家强调,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5秋季养胃从按摩开始

  中医按摩养胃主要是作用于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摩腹等部位,具体做法如下: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指压时应采用仰卧位,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使胃部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天枢穴此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左右三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欲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按压该穴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还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摩腹采用坐位或卧位,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然后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以上是中医按摩养胃的具体方法,只要每日坚持3--4次,同时注意饮食的调节,长时间坚持此方法,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