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近6年死因监测年度报告发现,2005年肝脏疾病中有24%是酒精肝硬变,男性占九成;2008年肝脏疾病中有40%是酒精肝硬变,男性占88%;2009年肝脏疾病中有46%是酒精肝硬变,男性占93%;去年肝脏疾病中有41%是酒精肝硬变,全部是男性,86%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酒精肝是怎么回事?酒精肝逐渐趋向年轻化有哪些原因?一起来看下。
目录
1酒精肝是怎么回事
1.遗传因素
现已知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及细胞色素P450(CYP450)均具有遗传学上的多态性现象。我国ADH和ALDH的基因型分布研究仅在台湾地区有初步报道,福建省人民医院曾从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分离一个新基因CYP2EI。研究证实,ADH、ADLH的异常在ALD的遗传倾向中具有较大意义。现已知体内乙醇代谢主要通过胃和肝脏的ADH、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和肝脏过氧化氢酶及非氧化代谢途径,产生大量的NADH、乙醛,乙醛再经ALDH催化氧化代谢为乙酸。亚洲人包括中国与日本和美国亚裔,有半数缺乏活性ALDH2,且其肝内存在一种ALDH2抗体,致使血内乙醛浓度增高,饮酒后易面红,酒精耐受性低,西方人肝组织中不仅有ALDH2,并且还有ALDH1两种同工酶,故西方人善饮,ALD发生率较东方人为高。
2.免疫学因素
较多报道认为酒精性肝病与IL一1、IL一2、IL一6、IL一8、IL一10、TNF一α、TGF一β1、IFN一γ等有关。另有认为乙醛与体内蛋白结合物可作为抗原诱生免疫反应,或直接致肝损伤。HLA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型也与酒精性肝病有关。机体的免疫状态对酒精性肝病的易感性不起决定作用,但免疫机制(尤其是细胞因子介导)对炎症反应和肝脏损害十分重要。
3.过氧化和缺氧
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丙二醇(MDA),在酒精性肝病可见MDA增加;载脂蛋白A一1的mRNA在慢性酒精性中毒大鼠肝脏水平明显低下。肝组织缺氧与嗜酒者肝窦内皮细胞产生增加有关,因内皮素(ET一1)使血管收缩,酒精致局部低氧血症有较详研究。在酒精性肝病中,肝脏环加氧酶一2基因增加,有助于血栓素B的产生,血栓素抑制剂可减轻鼠酒精性肝病的病理改变。自由基作用是酒精致肝脏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肝脏CYP2E1活性改变,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多链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加重酒精性肝损害;蛋白代谢异常可能也是肝脏损害原因之一。我们的一些研究发现肝脏脂肪变性与脂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无直接联系,但肝脏脂肪可能通过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纤维化的启动和发展;同时也发现酒精不仅使肝脏在脂肪变基础上MDA和Hyp的含量上升,而且增加SMA—α阳性细胞的数目,提示酒精可能促使脂肪肝直接向肝纤维化发展。目前认为酒精性肝病病理过程中,肝脏坏死、炎症和Kupffer细胞增加不是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及随后肝纤维化的绝对先决条件;酒精诱导的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肝脏脂肪变性可能因酒精代谢过程中乙醛浓度增加和脂类过氧化反应加剧引起。
4.性别
女性更易患ALD.所引起的ALD病情更严重。女性的易感性与其肝脏对酒精代谢、乙醇脱氢酶含量少、细胞因子产生及胃对酒精代谢的不同有关。
5.肥胖与营养
酗酒者由于食物摄入减少,影响体内蛋白质及能量代谢而导致营养不良。多变量分析表明肥胖也是A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有可能与微粒体系统有关。高热量、高脂饮食有助于产生酒精性脂肪肝。营养异常与ALD发生亦有很强的关联.营养状态的两个极端即营养不良和过剩(肥胖)均与AID高发病率相关。推测营养不良使谷胱甘肽和维生素E等保护性抗氧化剂缺乏促进了ALD的发生。另一方面.高脂饮食也被认为是ALD的危险因素,有报告食用大量多不饱和脂肪的人群其ALD发生率增高。现已认识到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舫肝(NFASH)等肝病的重要因素,肥胖同时又饮酒者,肝病相关危险性会增加2.5~3.0倍以上。
6.病毒感染
酒精性肝损害可增加对HBV和HCV的易感性,乙醇和病毒的相互作用可以加重肝脏的损伤,使病情迁延不愈。近年来,饮牺过量和并发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硬化发生率呈增高趋势。
2酒精肝逐渐趋向年轻化
酒精肝发病人群年轻化
肝病专家表示,酒精肝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年轻人被诊断出患有酒精性脂肪肝,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夏天一到,天气更是酷热难耐,年轻人最爱成群结队泡夜市,喝啤酒、吃烧烤,那是喝的不醉不归,对自身不懂得去节制,最终诱发酒精肝的病发。酗酒会损害肝功能,长期大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脏损伤性疾病,最终导致肝硬变。
患者患病需戒酒
专家称如果患者朋友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肝脏病、胃肠疾病等,不宜过量饮酒,是不要饮酒。因为酒精对机体的损伤是多系统、多器官的,过量饮酒会使原有的病症加重。睡眠打鼾的人群酒后入睡,容易出现频繁的睡眠窒息现象。
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隐型杀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带有行业特点,商务人士、销售人员、生意人等应酬多的群体是该病高危人群。
专家称要减少酒精性脂肪肝对我们的危害,重在日常生活中的防治:饮酒关键是要把握好量;要合理饮食,多以素食为主;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硒有保肝护肝的作用,平时可以补充一点硒;经常大量饮酒的人定期到医院体检。
3酒精肝给患者带来哪些不适
一、少数酒精肝早期症状有黄疸,水肿,维生素缺乏,检查出来的结果一般都是肝大,触诊柔软,光滑边钝,有弹性感或压痛,脾脏增大较少,由于肝细胞肿胀和中央静脉周围硬化或静脉栓塞,可造成门静脉高压表现有腹水发生,但无硬化。
二、如果酒精肝持续发展变严重的话,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会,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消瘦,肝区疼等不同症状,严重者呈急性重型肝炎或肝功衰竭,这是非常需要酒精肝患者引起注意。
三、在临床上,轻度酒精肝患者会出现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还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因此是中性粒细胞增多)类似细菌展性感染,少数有脾脏肿大等症状,血清胆红素<100μmol/L;中、重度除上述症状外,有持续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等,肝功能检查有AST和ALT中度升高、AST/ALT比值接近3等指标。
4如何远离酒精肝
预防酒精性肝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饮酒量,尽量饮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
2、饮酒后要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尤其应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 A、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等。
3、大量饮酒或长期饮酒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4、绝对忌酒。若能彻底戒酒,消除病因,则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酒精性肝病的康复,防止其复发、恶化或癌变。
酒精性肝病的预后:
通常认为酒精性脂肪肝为良性病变,尽管急性脂肪肝可导致门脉高压,但戒酒后其病变可逆转。如果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继续饮酒,连续肝活检证实可发生更严重的肝损伤。
目前认为,酒精性肝炎具有较高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较非活动性肝硬化更易导致死亡。根据肝活检组织学,一组调查研究了酒精性肝病的自然史,发现脂肪肝患者的预后最好,4~5年的生存率是70%~80%;酒精性肝硬化伴有酒精性肝炎患者的预后最差,4~5年的生存率是 30%~50%;而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介于两者之间,4~5年的生存率是50%~75%。将所有酒精性肝病患者合并统计,其1年和5年的平均生存率分别是80%和50%。 除饮酒是影响酒精性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外,性别对酒精性肝病的预后也有影响,女性较男性对酒精敏感,即使初期肝损害轻微且戒酒,但发生肝硬化总难免除。在预后判断中,还必须考虑到合并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或其他病毒感染的问题。酒精中毒者免疫功能减低,对感染的抵抗力可能降低。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甚高,因此对酒精性肝病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5酒精肝吃什么好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当归郁金楂橘饮:当归、郁金各12克,山楂、橘饼各25克。将上述4味同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白术枣:白术、车前草、郁金各12克,大枣120克。将白术、车前草、郁金纱布包好,加水与枣共煮,尽可能使枣吸干药液,去渣食枣。
当归郁金楂橘饮:当归、郁金各12克,山楂、橘饼各25克。将上述4味同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红花山楂橘皮饮:红花10克,山楂50克,橘皮12克。将上述3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服。
红花山楂橘皮饮:红花10克,山楂50克,橘皮12克。将上述3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服。
黄芪郁金灵芝饮:黄芪30克,灵芝、茯苓各15克,郁金10克,茶叶6克。将上述4味水煎取汁,煮沸后浸泡茶叶。
黄芪郁金灵芝饮:黄芪30克,灵芝、茯苓各15克,郁金10克,茶叶6克。将上述4味水煎取汁,煮沸后浸泡茶叶。
饮食注意事项
1、酒精肝的注意饮食、绝对禁酒。
2、选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3、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2个。
4、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
5、不吃动物内脏(即下水、下货)、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
6、忌食煎炸食品。
7、不吃巧克力。
8、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9、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克。
10、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的食量,日吃一个大苹果,就应该减少主食50克。
11、山药、白薯、芋头土豆等,要与主食米、面粉调换吃,总量应限制。
12、每天摄入的盐量以5―6克为限。
13、葱、蒜,姜、辣椒等“四辣”可吃,但不宜多食。
14、经常吃鱼、虾等海产品。
15、降脂的食品有:燕麦、小米等粗粮,黑芝麻、黑木耳、海带、发莱以及菜花等绿色新鲜蔬菜。
16、晚饭应少吃,临睡前切忌加餐。
17、每天用山楂30克、草决明子15克,加水1000毫升代茶饮。
18、酒精肝的注意饮食.如果肪肝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者转氨酶升高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降酶药物和鱼油类保健品,但不宜过多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