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血液内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检查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自身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过多的临床综合征,又称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好发于育龄女性。如何诊断及鉴别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录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日常如何护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检查诊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食疗法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日常如何护理

  1.注意休息。无论是急性还是缓慢发作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都需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的时间。如果血小板数量明显下降而且内脏出现的情况十分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同时出现高热,此时患者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长期的静养。

  2.营养补给。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要给予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饮食,要以容易消化为主。如果患者本身有贫血,就多选择含铁量高的食物,避免温补,选择属性偏凉的食物。此外凉性的蔬菜和水果对止血有好处。忌油腻、生硬食物并忌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

  3.心理平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常会有出血现象,患者无需过度惊恐,医生要尽量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告知病人,避免引起患者和家属不必要的恐慌,否则会加重出血的情况。

  4.预防出血。为了防止出血,患者要小心选择服装,衣物要尽量柔软和宽松,避免过紧的衣物加重肌肤的紫癜。学会自我防护,避免撞到摔倒,尽一切的可能避免出血,尤其是最容易出血的牙龈部位。

  5.观察病情。医护人员和家属要时常留意患者的情况,观察肌肤、粘膜、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颅脑等部位的出血倾向,如果发现出血或大出血,要立即告知医生,做好抢救的准备,定时丈量记载血压、脉息、呼吸、瞳孔及神志等生命体征,随时做好救治处置的配合。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检查诊断

  (1)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三大症状,肝、脾、淋巴结不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有贫血者相似,但一般贫血较重,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减少,网织红细胞不高。骨髓红、粒系统生血功能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极难查见。

  (2)急性白血病:itp特别需与白细胞不增高的白血病鉴别,通过血涂片中可见各期幼稚白细胞及骨髓检查即可确诊。

  (3)过敏性紫癜:为对称性出血斑丘疹,以下肢为多见,血小板不少,一般易于鉴别。

  (4)红斑性狼疮:早期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怀疑时应检查抗核抗体及狼疮细胞(lec)可助鉴别。

  (5)wiskortt-aldrich综合征:除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外,合并全身广泛湿疹并易于感染,血小板粘附性减低,对adp、肾上腺素及胶原不发生凝集反应。属隐性遗传性疾病,男婴发病,多于1岁内死亡。

  (6)evans综合征:特点是同时发生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病情多严重,多数病人经激素或脾切除治疗有效。

  (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于任何年龄,基本病理改变为嗜酸性栓塞小动脉,以前认为是血小板栓塞,后经荧光抗体检查证实为纤维蛋白栓塞。这种血管损害可发生在各个器官。临床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和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溶血较急者可发热,并有腹痛、恶心、腹泻甚至出现昏迷、惊厥及其他神经系症状。网织红细胞增加,周围血象中出现有核红细胞。血清抗人球蛋白试验一般阴性。可显示肾功能不良,如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酸中毒。预后严重,肾上腺皮质激素仅有暂时组合缓合作用。

  (8)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细菌感染和病毒血症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各种脾肿大疾病、骨髓受侵犯疾病、化学和药物过敏和中毒(药物可直接破坏血小板或抑制其功能,或与血浆成分合并,形成抗原复合物,继而产生抗体,再由抗原抗体发生过敏反应,破坏血小板。过敏反应开始时可见寒战、发热、头痛及呕吐等)、溶血性贫血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应仔细检查,找出病因,以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食疗法

  1、猪皮花生汤

  材料:猪皮50克,带衣花生30克

  做法:将猪皮洗净,切成小块,与带皮花生一同放入铁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汤计较稠,疗效越好。分作2次趁热食用,可加红糖少许调味。

  功效: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益气养血摄血的作用。

  2、红枣龟胶冻

  材料:生地黄、麦门冬、阿胶、龟甲胶、冰糖各50克,红枣适量

  做法:先将生地黄、麦门冬、红枣加水煮取浓汁,弃药渣留红枣另食。将阿胶、龟甲胶加水100毫升,隔水蒸化。倾入药汁加冰糖50克,黄酒20毫升,慢火收膏。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

  功效:对阴虚劳热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服2剂(2天)可见显效。肠胃虚寒泄泻,外感寒热未清者不宜用。

  3、藕柏饮

  材料:生藕节500克,侧柏叶

  做法:将生藕、侧柏叶捣烂取汁,加温水服用,每日3~4次。

  功效:有凉血化瘀,收敛止血的功效。

  4、大枣粥

  材料:大枣、粳米100克

  做法:将大枣和粳米洗净之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一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服用,久服效佳。

  功效:本方有益气养血之功。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1、妊娠对ITP的影响

  目前对于妊娠会否使ITP妇女的病情恶化的观点不一,文献报道大多数妊娠会使病情恶化或者使处于缓解期的ITP病情加重。虽然,妊娠会使稳定的ITP患者病情复发以及使活动型的ITP妇女病情出现加重倾向,使ITP患者出血的机会增多,但是妊娠本身是不影响该病的病程及预后的。

  2、ITP对孕妇的影响

  ITP孕妇体内的血小板降低,对妊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血方面,尤其是对于血小板<50×10^9/L的产妇。当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用力屏气可诱发颅内出血,产道裂伤出血及血肿块的形成。如果子宫收缩良好,那么产后大出血则能避免。

  ITP孕妇的自然流产率要比正常妊娠孕妇高两倍,当血小板计数明显少于(<30x10^9/L)或者出血严重,那么自然流产或治疗性人工流产的比例就会增高,且母婴的死亡率要高于正常的孕妇。

  3、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由于部分抗血小板抗体会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血循环中,会引起胎儿血小板的破坏,导致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一般在胎儿脱离母体后体内的抗体在一个月后会消失,也可能会持续4~6个月,血小板才逐渐恢复正常。合并ITP妊娠的胎儿死亡率达到26.5%。

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

  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 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慢性型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80%,多为10---4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被阐明。多认为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 目前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首选药物是激素,服用后血小板一般可升高,但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很大,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时又会增添许多新的疾病,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而且激素减量后,血小板又会降低,停药后仍会反复发作。脾切除手术危险性大,患者本身难以接受。脾是人体免疫器官,切脾后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严重感染,给患者身体和精神上带来巨大痛苦,切脾后的复发率在5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