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皮肤性病科 >性病科 >梅毒

得了梅毒有几成机会能治好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得了梅毒有几成机会能治好?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梅毒患者日常护理5个注意事项 得了梅毒有几成机会能治好 梅毒是如何发病的 孕妇梅毒怎么检查 梅毒血清试验注意什么

1梅毒患者日常护理5个注意事项

  1、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

  早期梅毒患者是具有较强传染性的,而到了晚期,梅毒传染性虽然会逐渐地减小,但也应该小心地进行防护。例如:对于自己的内裤、毛巾等物品,应该及时地进行单独的清洗。也可以选择煮沸消毒。不应与他人同盆而浴。

  2、注意劳逸结合。

  梅毒患者应该注意劳逸的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同时,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实验表明,积极良好的心态,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能力,对患者的康复与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3、尽量避免性行为

  专家指出,梅毒患者在未治愈前应禁止性行为,如有发生则必须使用安全套。对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的感染梅毒者,最好治愈后再结婚。

  4、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足量用药的原则

  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是具有杀灭作用的,其副作用小。因此,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治疗,就会减少并发症,恢复健康的机体。而在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应接受治疗。并且在治愈后也要按要求进行定期的复查,如果有复发的征兆,就要加大抗生素的用量。

  5、梅毒患者患病期间不宜怀孕

  除了以上这些注意事项之外,专家表示,一旦患者在病症没被治愈前发生了妊娠,那么治疗就要尽早开始。而是否保留胎儿,则应该根据孕妇的意愿执行。如果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那么就需要卧床休息。在患病期间应该注意营养的补充,增强自身机体的免疫力。

2得了梅毒有几成机会能治好

  1.治疗原则

  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疗后定期进行临床和实验室随访。性伙伴要同查同治。早期梅毒经彻底治疗可临床痊愈,消除传染性。晚期梅毒治疗可消除组织内炎症,但已破坏的组织难以修复。

  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不同分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红霉素等。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可由小剂量开始或使用其他药物加以防止。梅毒治疗后第一年内应每3月复查血清一次,以后每6个月一次,共3年。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应随访终身。

  2.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

  (1)青霉素疗法 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注,连续10~15天,总量800万u~1200万u。

  (2)对青霉素过敏者 盐酸四环素,口服,连服15天。强力霉素,连服15天。

  3.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黏膜、骨骼梅毒、晚期潜伏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

  (1)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g,1次/周,肌注,共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注,连续20天。可间隔2周后重复治疗1次。

  (2)对青霉素过敏者 盐酸四环素,口服,连服30天。强力霉素,连服30天。

  4.神经梅毒

  应住院治疗,为避免治疗中产生吉海氏反应,在注射青霉素前一天口服强的松,1次/日,连续3天。

  (1)水剂青霉素g 静脉点滴,连续14天。

  (2)普鲁卡因青霉素g 肌肉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共10~14天。

  上述治疗后,再接用苄星青霉素g,1次/周,肌注,连续3周。

  5.妊娠期梅毒

  按相应病期的梅毒治疗方案给予治疗,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应用一疗程;妊娠末3个月应用一疗程。对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治疗,早期梅毒连服15天,二期复发及晚期梅毒连服30天。其所生婴儿应用青霉素补治。

  6.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内)脑脊液异常者:水剂青霉素g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治疗,具体剂量遵医嘱。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一次注射(分两侧臀肌)。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7.孕妇的梅毒治疗

  (1)有梅毒病史的已婚妇女在孕前一定进行全面梅毒检查。有过不洁性生活或者曾感染过梅毒的女性在打算怀孕前,最好去正规医院做全面梅毒检测。对于那些梅毒治疗完成、梅毒症状不明显的已婚女性也要在确定梅毒治愈后,才能怀孕。

  (2)妊娠期的梅毒检查和治疗:在妊娠初3个月及末均应作梅毒血清学检查。如发现感染梅毒应正规治疗,以减少发生胎传梅毒的机会。

3梅毒是如何发病的

  梅毒螺旋体从完整的粘膜和擦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后,经数小时侵入附近淋巴结,2-3日经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因此,早在硬下疳出现之前就已发生全身感染及转移性病灶,所以潜伏期的病人或早期梅毒病人血液都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短与病原体接种的数量成反比,一般来说,每克组织中的螺旋体数目至少达107,才会出现临床病灶,若皮内注射106的螺旋体,则常在72小时内出现病灶。给自愿者接种,计算出本病半数感染量(id50)是57个病原体,平均接种500-1000个感染的病原体即可造成发病。人和家兔的实验接种显示从接种到出现原发性病灶的时间很少超过6个月,在这个潜伏期内用低于治愈量的治疗方案可以延缓硬下疳的发生,但是否能减少全身病变的最终发展还未肯定。

  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2-3周潜伏期(称第一潜伏期),即发生皮肤损害(典型损害为硬下疳)这是一期梅毒。发生皮肤损害后,机体产生抗体,从兔实验性梅毒的研究证明,梅毒初期的组织学特征是单核细胞侵润,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细胞浸润,13天达高峰,随之巨噬细胞出现,病灶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此时,梅毒螺旋体见于硬下疳中的上皮细胞间隙中,以及位于上皮细胞的内陷或吞噬体内,或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小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淋巴管和局部淋巴结中。由于免疫的作用,使梅毒螺旋体迅速地从病灶中消除,在感染的第24天后,免疫荧光检测未发现梅毒螺旋体的存在。螺旋体大部分被杀死,硬下疳自然消失,进入无症状的潜伏期,此即一期潜伏梅毒。潜伏梅毒过去主要用血清试验来检测,现在应用基因诊断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来。

  未被杀灭的螺旋体仍在机体内繁殖,大约经6-8周,大量螺旋体进入血液循环,向全身播散。引起二期早发梅毒,皮肤粘膜、骨骼、眼等器官及神经系统受损。二期梅毒的螺旋体在许多组织中可以见到,如皮疹内、淋巴结、眼球的房水和脑脊液中,随着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建立,产生大量的抗体,螺旋体又绝大部分被杀死,二期早发梅毒也自然消失,再进入潜伏状态,此时称为二期潜伏梅毒。这时临床虽无症状,但残存的螺旋体可有机会再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螺旋体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发生二期复发梅毒。在抗生素问世之前,可以经历一次或多次全身或局部的皮肤粘膜复发,且90%的复发是在发病后第一年中。以后随着机体免疫的消长,病情活动与潜伏交替。当机体免疫力增强时,则使螺旋体变为颗粒形或球形。当免疫力下降时,螺旋体又侵犯体内一些部位而复发,如此不断反复,2年后约有30%-40%病人进入晚期梅毒。

4孕妇梅毒怎么检查

  孕妇梅毒怎么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试验。孕妇在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时,首先用上述两种血清学方法中的一种进行筛查,若结果呈阳性,需立即用另一种方法进行验证。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方法有两种:

  ①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包括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等,可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此法用于筛查和疗效判断,但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进一步作螺旋体试验。

  ②梅毒螺旋体试验:包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测定血清IgG抗体。由于该抗体终身阳性,故不能用于观察疗效、鉴别复发或再感染。

  孕妇在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时,首先用上述两种血清学方法中的一种进行筛查,若结果呈阳性,需立即用另一种方法进行验证。若两者均呈阳性,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确诊梅毒。

5梅毒血清试验注意什么

  梅毒血清试验注意什么?备孕女性在产前检查时就需要做梅毒血清试验排查梅毒,在产检第一次检查时也需要进行梅毒血清试验。梅毒血清试验抽取孕妇肘关节静脉血检查,不需要空腹。

  1、备孕女性应在孕前做一次梅毒血清试验,若没有进行产前检查或检查时间已经超过三个月,则怀孕后需及早做梅毒血清检查。

  2、做梅毒血清试验会抽取孕妇肘关节静脉血检查,不需要空腹。一般上午抽血下午出结果,下午抽血第二天上午出结果。

  3、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诊断梅毒,除依据化验结果外,更重要的依据是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史和既往病史,以及详细的体查。综合分析后慎重作出判断,才能避免梅毒化验结果假阳性造成的误诊。

疾病百科 | 梅毒

挂号科室:皮肤性病科

温馨提示:
本病无预防性疫苗,最好的预防就是注意性卫生,洁身自好。接吻,共用餐具都可感染疾病,在生活中要加强预防。

        本病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青年群体 常见症状:硬下疳、梅毒性横痃、脓疱性梅毒疹、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