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雾霾来了,一些人出现了咳嗽、嗓子干疼等不舒适的症状。近日,生活刊记者采访了一位对“喝”颇为讲究、热衷研制健康饮品的达人———小田妈妈。小田妈妈说,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除了多喝水外,最科学的方式当然是运用新鲜食材,制作健康的饮品,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的功效。
目录
1百合花去火安神清凉润肺
百合花茶要是从植物科属来讲,是百合科植物的花朵,干燥的花朵。
百合花茶的主要特点就是含维生素比较多,多种维生素比较齐全,包括一些矿物质,从中医来讲,它的药性是偏凉的,有止咳化痰的作用,药性也比较平缓,所以说夏天喝百合花茶有解暑润燥的效用。
在冲泡百合花茶时首先要注意用量,花草茶的口味一般比普通的茶叶要苦一些,所以只需要2-3克就可以了。
最好是用沸水,在杯中先注入少量的水,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把干燥的花朵滋润一下,让花草的味道更容易溶于水中,另外可以起到清洗花朵的作用,这样泡出来的味道会更好一些。
这样泡上10分钟就可以饮用了。
百合花茶具有安心、益智、润肺止咳的功效。当然如果觉得茶味比较苦可以少量放些蜂蜜
2秋冬两款润肺饮品
甘蔗雪梨牛奶汁
原料:甘蔗、梨、牛奶(三者比例:2:1:1)
做法:
1.新鲜甘蔗去皮切成小段,梨去皮切小块;
2.甘蔗和梨放入榨汁机榨出汁;
3.最后把牛奶添加进甘蔗雪梨汁中去。摇匀即可饮用,可不加白糖。
蜂蜜柚子茶
原料:胡柚一个,冰糖、蜂蜜
做法:
1、将柚子皮用盐搓洗干净,用小刀把柚子最表面的黄色部分削下来 。
2、削下来的柚子皮切成细丝后用盐水泡一小时,刚放入盐先搓洗一下去除苦味。
3、柚子肉全部拨出来,撕成小块。
4、先将柚子皮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再将柚子肉、冰糖、柚子皮放入汤锅中,加一杯水。
5、开中火,慢慢熬制,直至水分熬干为止。差不多用一个小时的时间。
6、大概一小时左右,熬至水份收干,柚皮金黄透明,柚皮丝和柚肉呈浓稠状即可关火。
7、待放凉后装入无油无水的干净玻璃瓶里。边加柚子茶边加蜂蜜,蜂蜜的用量大概是柚子茶的一半。
8、调好蜂蜜后的柚子茶,稍加搅拌后密封好,冷藏放置一个星期后就可以了。
3秋燥润肺有良方
中医认为秋燥易伤津,因此秋季应进补。首先应考虑滋阴润肺,慎防秋燥伤肺。当然,进补要遵循“缺啥补啥,不虚不补”的基本原则,注意营养均衡。
一般来说人体虚,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虚者主要以益气养血,血虚者多以补血养血为主。阴虚应以滋阴为主。阳虚应以阳补为主,不宜滋阴,以免刺伤阳气,反而不利脏腑功能。对于虚证患者不要一味求高热量、高能量的温补,应以甘温之品为主。对于阴虚火旺,经常口干舌燥,目赤腹胀者则应禁温补;脾虚者也不适合大补,虚不受补;疾病的急性期不适合补。同样,病后也不适。
合大补,应根据病人体质进行调补。
虚证有时不仅单独出现,可相互影响,甚至可能由此虚转成彼虚,常见的有气血两虚。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补品补药。
下面针对秋燥伤肺介绍3个食疗法:
雪梨汁、甘蔗汁、蜂蜜每天早晚各饮一杯。
雪梨2个、粳米100克,煮粥食之,润肺滋阴。
莲子25克、粳米100克、百合煮粥食之,有养心健脾,补肾强精的作用。
运动也是最好的“补药”。秋季气温转凉,气血内藏,锻炼还可使气血经脉流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而且对呼吸道疾病、肺心病、风湿病有预防作用。
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老人则更适合慢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重症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
4润肺止咳的食物有哪些
(1)梨:梨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热咳者宜之。民间常将梨子削皮后,将梨核掏出,放人川贝粉1~3克,隔水炖食,每日2次,每次1只。或选用已故名医蒲辅周的方法,用中药麻黄3~5克,捣碎或捶碎后放人梨心内蒸熟食用。
(2)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医林纂要》云:“豆腐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
(3)柿子:性寒,能清热、消痰、止咳,故热咳者宜食之。据近代药理试验观察,柿子确有祛痰和镇咳效果,且祛痰作用强于镇咳。
(4)枇杷: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止咳。《滇南本草》云:“枇杷治咳嗽吐痰。”适宜热咳吐黄脓痰之人食用。
(5)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
(6)冬瓜:性凉,能消痰、清热。《滇南本草》中说:“冬瓜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凡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者,均宜选用冬瓜煨汤食用。
(7)丝瓜:善于清热化痰,对咳嗽痰多、痰稠色黄的热咳者尤为适宜。这是由于丝瓜的植物黏液里,含有一种皂素,具有除痰化痰的功效。凡属肺热或风热犯肺的咳嗽之人,常吐脓痰,宜用丝瓜煎汤服,更宜用丝瓜与豆腐同烧食用,有利痰开胸快膈的好处。
(8)薄荷:味辛性凉,善于疏散外感风热。《滇南本草》中说它“治伤风咳嗽”,实为风热咳嗽。《简便单方》中也介绍单用薄荷能“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故凡风热感冒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以薄荷代茶饮颇宜。
(9)生藕:有清热作用。如《本草经疏》所说:“藕,生者甘寒,能除热清胃。”《本草汇言》还认为藕为“清热解暑之药也。”《简便单方》中介绍:“治上焦痰热:藕汁、梨汁各半盏,和服。”尤其是在夏季肺热咳嗽时,食之最宜。
(10)竹笋:性味甘寒,有清热化痰作用。如《本草求原》中说:“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随息居饮食谱》亦云:“笋,甘凉,开胸消痰。”因此,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最宜食用。
(11)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除烦利尿作用。《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痰涌气滞。”凡暑热感冒咳嗽或肺热咳嗽,痰黄稠,口中烦渴者,宜食之。
5润肺的中药
1、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入肺经,是治疗咳喘之要药。配贝母、沙参等有清肺、润燥、止咳的作用。
2、百部。润肺止咳,杀虫。性微温不燥,润肺止咳,对内伤咳嗽、久咳效果都较好。治风寒咳嗽,配荆芥、桔梗等药物。
3、紫菀。用于咳嗽有痰。主入肺经,长于润肺下气,化痰浊而止咳。配合阿胶、贝母等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4、款冬花。用于多种咳嗽,长于化痰,主治寒咳,肺热咳嗽配合桑白皮、瓜蒌等药物。《本经逢原》记载其:“润肺消痰,止咳定喘。”
5、麦冬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常用量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传统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
临床上常用麦冬配伍人参、五味子,以增强滋阴润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6、川贝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于缓解燥咳。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
若肺燥阴虚咳嗽,痰中带血,可用川贝3克加适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炖1小时服用。很多人为了缓解苦味,常将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饭时取米汤200毫升,放入川贝、冰糖隔水炖服。川贝还可和瘦肉煲汤,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内。
7、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因此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