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发烧了,很多父母都会选择给宝宝喂退烧药。而事实上,退烧药并不能随便吃,宝宝发烧没到38.5℃,不要乱吃发烧药,否则时间久了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伤害,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宝宝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以及宝宝发烧时吃的食谱。
目录
1发烧38.5℃以下首选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洗温水澡,通过洗澡的方式达到全身散热的目的。给宝宝洗澡时,建议使用的水温是35℃~37℃。还要注意调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间的温度,不要使二者相差太多。一种方法是用温湿的毛巾给宝宝擦身体。毛巾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温湿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四肢等。
2宝宝发烧情况轻重教你四个原则判断
原则一:烧到多高
温度高不一定就代表宝宝病得特别得严重。每个宝宝对于引起的发烧的疾病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些宝宝稍微有些感染就会烧的很高,而有些宝宝及时得了重病,也只是稍微有点热而已。所以你担心的程度更应该是要更多的跟宝宝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和宝宝发烧的温度联系一起。除非宝宝发烧达到了417.℃的体温,否则发烧对于宝宝来说是没有多大害处的。
原则二:发烧是怎么开始的
如果宝宝之前状态一直都是好好的,然而却一下子发烧起来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需要知道,宝宝这种突发性的发烧是由于病毒所以引起的,尤其是宝宝看起来病的不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观察到宝宝体温有出现缓慢升高,加上越发严重的话,那么就需要担心了。
原则三:发烧的表现
如果你们在给宝宝进行药物退烧和物理退烧之后,宝宝的状态还是没有任何的改变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担心了。而如果是宝宝在没有吃药,或者是吃了药之后发烧有自己降下去的话,那么这种情况是没有必要太多担心的。
不过,有研究显示说,对于退烧药的反应,并不能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的,所以小编建议你们最好不要把宝宝服药后的反应最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原则四:宝宝的行为
如果你的宝宝发烧已经达到了40℃的时候,还能玩的很开心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太多担心啦。相反的,如果你的宝宝只是烧到38.8℃,却一直无力的躺着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担心了。
又或者是宝宝烧退了一点,但是仍然没精打采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担心;如果宝宝发烧的时候看起来很不舒服,不过烧退了就好了,那么则可以不用太过的担心。所以父母需要知道,宝宝高烧时的表现时很关键的。
3宝宝发烧注意四个误区
误区1、捂汗
很多家长在宝宝发烧时,会采用“捂汗”的方式降温,给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穿很多衣服,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而且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宝宝长期在这种闷热的高热环境中,处于缺氧状态,长时间下来,极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正确做法应该是,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误区2、一发烧马上吃退烧药
为了怕宝宝发烧烧坏脑子,很多家长一发现宝宝发烧,就给他吃退烧药,吃药不见退烧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这其实也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时都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最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误区3、宝宝发烧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即使宝宝体温很高也不做处理,而是带孩子去医院排队看急诊,等医生诊断,但这样往往会延误病情。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误区4、宝宝发烧不能洗澡
有的家长担心洗澡时孩子着凉(特别是在冬天),让病情加重,于是宝宝发烧时坚决不给宝宝洗澡。
事实上,宝宝发烧时用温水洗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家长要注意,在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提醒家长,孩子发烧,应该根据孩子的状况正确退烧,同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而不要只着眼于体温的变化,宝宝状况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4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达到39度,极容易影响到脑部的健康,若是没有及时的处理,将会影响到宝宝的智力发育。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该科学的应对宝宝的发烧问题,及时的进行处理。
湿毛巾
宝宝发烧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帮助宝宝散热,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使用湿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比如我们可以选择擦拭宝宝的腋窝以及宝宝的后背,这样虽说帮助宝宝散热的效果比较不明显,不过可以让宝宝感觉更舒适。
冰袋
宝宝发烧之后,可以选择冰袋为宝宝冷敷。可以将冰袋放在宝宝的额头,不过要记得在冰袋下放一个薄薄的毛巾,这样可以防止宝宝皮肤受到太强烈的冷刺激。或者也不一定只将冰袋放在额头上,我们还可以将他们放在宝宝的颈部以及手部等等。
药物降温
当我们使用物理进行降温之后没什么效果的时候,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使用药物降温。比如使用降温贴,可以贴在宝宝的额头或者是肚脐上,这一种降温贴可以存放在冰箱内,等需要使用的时候再拿出来。或者是放在宝宝肛门部位的药物,此类药物的药效比较强,帮助宝宝降温的效果也会比较好,只是很容易会引起起宝宝腹泻,这个需要注意。
51岁以内发烧宝宝食谱
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绿豆汤: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宝宝发热爸爸妈妈不要慌,有了以上退热的常识,每23小时检测体温。如果伴有烦躁不安、嗜睡、严重呕吐、发绀、呼吸困难、抽风、超高烧就应紧急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