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高热怎么办

宝宝高烧不退怎么办?如果设定温度提高,例如人体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热素”,就会刺激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身体藉着肌肉打颤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所以发烧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烧,产生某些细菌毒素,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宝宝高烧不退怎么办?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录 小儿高热的护理对策 小儿高热怎么办 小儿高热症状 小儿高热检查诊断 小儿高热的饮食注意

1小儿高热的护理对策

  1 降温治疗与护理

  对于高热的患儿,要使其绝对静卧,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当体温超过39℃时应行头部降温。体温超过39.5℃时应行全身降温。具体做法如下:(1)用毛巾浸泡凉水后拧干放在患儿头部。若能放上几块小冰块疗效更佳。(2)还可用30%~50%酒精用小毛巾沾湿,擦小儿的四肢,在其手心、腋窝和大腿根部(腹股沟处)要多停留一会。因为这些部位血管丰富,便于散热。足部应注意保暖,忌擦后颈及前胸腹部。擦时水温控制在20℃左右,过凉会引起小儿不适。(3)也可浸湿大毛巾包裹躯干部,包括腋下和腹股沟处。(4)采用温水浴。水温比患儿体温低1℃。应用清水。盆浴时间要求较短,操作要敏捷,适用于温暖和炎热季节或者室温在22℃~24℃的任何季节,降温效果均令人满意。(5)药物降温。常用方法:①25%安乃近溶液滴鼻。此法简便有效,适用于5个月~1岁左右的婴儿,每次1~2滴,滴入鼻腔,一般1h以内即可降低体温;②阿苯片(每片含阿司匹林0.1g和苯巴比妥0.01g)常用退热剂量按阿司匹林计算为每次5~10mg/kg,年龄小者应选择小剂量,体温上升可重复使用,间隔≤4h。退热不要求降低太快,一般从高热降至低热即可,以免发生多汗、肢体厥冷等虚脱现象,一般而言,使用物理降温方法较药物降温安全,副作用小,只要能够使体温降至38℃以下,就可避免惊厥的发生。

  2 小儿惊厥的治疗与护理

  一旦发生小儿惊厥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将患儿置于平卧位,并去掉枕头,将小儿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去除口腔分泌物,防止抽搐时发生窒息。由于小儿惊厥时可能咬破唇舌,因而需在小儿上下齿之间垫入裹有纱布的压舌板。可应用药物止惊,地西泮为首选药物,0.3~0.5mg/kg(最大剂量10mg),小婴儿一次剂量不得超过5mg,缓慢静注(1~2mg/min),5~10min内生效,但作用短暂,必要时15min后重复,也可保留灌肠,同样有效。因肌注吸收不佳,最好不用。新生儿惊厥时首选苯巴比妥,15~30mg/kg静注,无效时可再用10mg/kg,但每日维持量为5mg/kg。亦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0.5ml/kg,最大量≤10ml,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作用较快。必要时30~60min后重复,也可口服。及时给予吸氧,氧流量为0.5~1.5L/min。无抗惊厥药时,可针刺人中、合谷。经上述处理患儿症状会很快好转。

  3 常规护理

  患儿需卧床休息,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小婴儿不要包裹太紧,以利散热。发热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消耗都增加,而消化功能又受到影响,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补充分解代谢的消耗;多饮水,避免脱水,必要时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还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轻拭口腔;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防止受凉;小儿嗜睡时,注意变换小儿体位,并经常按摩背部、臀部,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要密切观察体温及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判断发热病因,对因治疗。

2小儿高热怎么办

  首先,要给孩子降温。发现孩子惊厥症状,家长要及时打开房间的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患儿出汗多时可用毛巾擦干身体,换一套贴身衣服。多喝白开水或果汁对降低体温有帮助。

  其次,采取冷敷。家长可采用冷湿毛巾置于患儿液窝、腹股沟、腘窝(膝关节后面)等处,每3-5分钟更换一次。这些部位血管比较丰富,并且离体表近,易于散热。

  第三,采用温水擦浴。家长可将孩子放到约32-34℃的温水中,浸浴10-15分钟,然后用毛巾包裹擦干身体。

  第四,口服退烧药。如果采用上述物理降温措施患儿仍高热不退,家长可给患儿服用适量的退烧药,如阿苯片等。

  第五,惊厥时的处理。孩子惊厥发作时,家长要及时解开孩子的衣扣,以免影响呼吸。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叠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咬破舌头。但不要塞入过猛,或把口腔塞得过满,避免造成窒息或阻碍呼吸。让孩子头歪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呕吐物排出。用手指压人中,促使孩子清醒。若体温在39℃以上,可采取降温措施。

  总之,小儿高热惊厥非常危险,家长要做好退热措施,并在惊厥发作时及时处理,及时送患儿到医院就诊。

3小儿高热症状

  一、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二、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据一些体征能帮助找到小儿高热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若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2、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

  3、若发现皮肤有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4、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5、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6、若发现口腔粘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

  7、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8、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4小儿高热检查诊断

  一、体检

  注意有无前囟隆起、搏动有力、皮肤黄染、皮疹或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颈项强直及神经系统异常体征,详查心肺及腹部情况,长期发热者还应注意体重、精神状况与出汗情况。

  二、检验

  血常规,血沉,必要时送血培养、血涂片找异常血细胞或疟原虫。酌情作结核菌素试验,抗“O”,嗜异性凝集试验,肥达反应,和有关血清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等。尿、便常规及培养病原菌,咽分泌物培养。疑有脑膜炎者,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必要时取血、尿、便或局部分泌物作病毒分离。

  三、胸部X线检查

  必要时作超声检查。

5小儿高热的饮食注意

  饮食护理

  总体原则是易消化、富有营养、少量多次和增加饮水,避免强求小儿饮食量而导致小儿胃肠负担重。发热时小儿体内各种营养素的消耗均增加,并且发热又使消化液产生减少,小儿的胃肠功能就会降低。小儿的胃肠功能本身就薄弱,所以在发热的小儿很容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尤其病程长、持续高热的孩子更应注意补充营养,因此,在每次热退后精神、食欲好转时及时给孩子加餐。

  食物要软、易消化、清淡,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同时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病症,因此还应给小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少荤少油腻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