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脊髓脊柱外科 >腰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锻炼腰背肌的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有15%-20%的人患有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锻炼腰背肌的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下。

目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么回事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锻炼腰背肌的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哪些不适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危害 生活中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么回事

  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及突出,刺激神经根及窦椎神经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本病的病因可有以下几点: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外力的作用: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①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就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从而造成髓核突出。

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锻炼腰背肌的方法

  腰肌锻炼:

  第一式: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患者慢慢收缩腰背部和臀部的肌肉,是上述肌肉明显紧张,维持3-5秒钟后放松上述肌肉。反复进行10-30次,每日2-3次。在此基础上,患者再慢慢的不臀部抬高,并逐渐抬到最大限度,维持3-5秒钟后放下,反复进行。载片

  第二式:

  仰卧双抬腿:两腿伸直并拢抬起,呼气,放下时吸气。载片

  第三式:

  数日后在第一式的基础上,患者将双膝关节屈曲,双足底支撑床面,慢慢的把臀部较高的抬起。如有可能患者可以用双肘同时支撑床面,协同用力,使臀部抬至最高限度,维持3-10秒钟后放下,休息片刻后在做上述运动。反复进行10-30次,每日2-3次。载片

  第四式:

  一周后,在练习第一式和第二式的基础上,患者可以强度较大的腰背部后伸锻炼。患者: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双足、头部和双肘支撑床面,共同用力把臀部及腰背部抬起,使其最大限度的离开床面。这时人体如同一个“拱桥”,所以此式也称为“拱桥式”。上述动作应根据患者体力和身体条件的情况进行,不可强求,反复进行5-10次,每日1-2次。载片

  第五式:俯卧单抬腿:俯卧,两腿伸直,轮流抬高。载片

  第六式:锻炼2-3周后,患者可由比较省力的仰卧位锻炼过渡到比较费力的俯卧位,腰部后伸锻炼。

  患者俯卧位,双腿伸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要求患者做腰背部肌肉强力收缩,将上身从床面抬起,使其胸部离开床面,维持2-5秒后放松上述肌肉。反复进行5-10,每日1-2次。载片

  第七式: 在上述各式锻炼的基础上,可做飞燕式锻炼。

  患者俯卧位,双下肢伸直,双上肢后伸,置于身体两侧,腹部贴于床面。患者通过强力收缩腰背部肌肉,将上半身及双腿抬起离开床面,维持3-10秒钟后放下休息,反复进行3-10次,每日1-2次。由于患者锻炼时犹如燕子飞翔之式,所以该式也称为“小燕式”载片

3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哪些不适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

  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状径大小、病理特点、机体状态和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症状可以相差悬殊。因此,对本病症状的认识与判定,必须全面了解,并从其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的角度加以推断。现就本病常见的症状阐述如下。

  (1)腰痛:

  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①机制:主要是由于变性髓核进入椎体内或后纵韧带处,对邻近组织(主为神经根及窦-椎神经)造成机械性刺激与压迫,或是由于髓核内糖蛋白、β-蛋白溢出和组胺(H物质)释放而使相邻近的脊神经根或窦-椎神经等遭受刺激引起化学性和(或)机械性神经根炎之故。

  ②表现: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时间少则2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而椎管狭窄者亦可出现此征,但持续时间甚短,仅数分钟)。卧木板床、封闭疗法及各种脱水剂可起到早日缓解之效。

  (2)下肢放射痛:

  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①机制:与前者同一机制,主要是由于对脊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和(或)化学性刺激之故。此外,通过患节的窦椎神经亦可出现反射性坐骨神经痛(或称之为“假性坐骨神经痛”)。

  ②表现: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虽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则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凡增加腹压的因素均使放射痛加剧。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囊的牵拉使对脊神经的刺激加重(即屈颈试验),因此患者头颈多取仰伸位。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肢体麻木:

  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

  (4)肢体冷感:

  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临床上常可发现手术后当天患者主诉肢体发热的病例,与此为同一机制。

  (5)间歇性跛行:

  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与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基础;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6)肌肉麻痹:

  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该肌失去功能。临床上以腰5脊神经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及姆长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为多见,其次为股四头肌(腰3~4脊神经支配)和腓肠肌(骶1脊神经支配)等。

  (7)马尾神经症状:

  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男性),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

  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有腰3~4椎间盘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在腰4~5与腰5~骶1间隙椎间盘突出者的出现率基本相等。此种疼痛多为牵涉痛。

  (9)患肢皮温较低:

  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此种皮温减低的现象,在骶1神经根受压者较腰5神经根受压者更为明显。反之,髓核摘除术后,肢体即出现发热感。

  (10)其他:

  视受压脊神经根的部位与受压程度、邻近组织的受累范围及其他因素不同,尚可能出现某些少见的症状,如肢体多汗、肿胀、骶尾部痛及膝部放射痛等多种症状。

4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危害

  1、影响工作: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已经得了这种疾病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就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因为风湿的发病率很高,而且有很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活动和健康。患者瘫痪在床会给家庭带来很多负担,需要有不少的劳力来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2、影响家庭: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人们在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给家庭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因为这种病不是立刻就能治愈的,治疗过程有些漫长,患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很多健康的家庭支离破碎,一些贫困地区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更是欠下大量债务,给整个家庭带来阴霾,所以大家知道腰椎间盘突出会带来什么危害后,要及时治疗这种疾病。

  3、影响内脏: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如果不早日进行治疗,就会耽误治疗的时机,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患者如果不能有效的遏制病情,该病还会损害内脏重要器官。腰椎间盘突出反复发作后会引起病变如心脏受到损坏,病从出现心慌、气短、消瘦、多汗等,形成风湿性心脏病。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样的危害大家了解之后,对患者来说最主要的还是需要积极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患者一定要早发现自身腰椎间盘突出,早去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这样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机率才会更大。

5生活中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1、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睡觉时,可以弯曲髋关节横向侧卧,也可在腿下放一个垫子屈腿仰卧。枕头要硬度和高度适中,可用卷起的毛巾放在颈部下方,以支撑颈椎。

  2、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晨睡醒后突然坐起常会伤腰部。患者睡醒后应先床被上将腿屈起做左右倒的体操,然后再用胳膊支撑上身起床。

  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要保持正确的坐姿,适当进行腰腿部及脚底穴位的按摩,还可以做体操,闲暇之余多出去走走,活动腰部,适当伸展腰部,使腰部肌肉放松。

  4、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走路时腹部用力,长时间站立时不要双腿并齐,可以将一侧脚放在低矮的台上或石头上,这样患者会感觉轻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