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冠心病的确切病因,很多因素可以引起冠心病,也就是说冠心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因此,这些病因又叫高危因素。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即遗传因素〕、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等。在这些因素中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及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已比较明确,其它危险因素,如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半胱胺酸血症,肥胖等目前都还在深入研究中。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冠心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正确吃粗粮有益健康 为什么中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 冠心病检查

1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这种疾病。冠心病发生后治疗是重要的,除了重视这个为患者们还应要重视冠心病护理措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主要的冠心病护理方法会有哪些。

  冠心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因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所以冠心病护理要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但遇有骤冷,暴雪,大风等天气变化时,要留在室内活动,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更换衣服被褥,注意保暖。

  另外,由于冠心病带给人们很多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适当节制性生活,这是冠心病护理日常注意事项里比较常见的。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这也是冠心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2冠心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是最早被证实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在所有危险因素中对冠心病危害最大的一种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干预性治疗中胆固醇作为头号治疗的对象。

  吸烟

  吸烟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吸烟和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存在,还有明显的协同危害作用。例如每日吸1包香烟的高血压患者停止吸烟后,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降低35-40%。研究还证实被动吸烟者心血管死亡的危险性亦明显增加。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痉挛的危险性增加2.4倍。男性烟民患急性心肌梗塞或冠脉猝死的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2.7倍,女性为4.7倍。

  高血压

  高血压作为危险因素,和吸烟相比毫不逊色。我国为高血压大国,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我国高血压患者约1亿1千万,但只有30%接受了药物治疗。

  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几乎影响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到心脏性死亡的各个环节。近年来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迅猛异常,而且极其严重的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而是在出现并发病之后才检查出有糖尿病,此时已延误了治疗。

  性别

  性别是最为明显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的发病率男性是女性的数倍,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性激素的原因。绝经期前的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绝经期后骤然升高,到了老年男女冠心病的发病率就相近了。

  年龄

  年龄因素也是较为明显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危险因素的不断累积,对机体的损伤也不断累积,当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表现出临床症状。另外年龄因素也是各种危险因素引起冠心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因素,高龄心机梗塞患者急性期死亡率显著升高。因此对老年人群更应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家族史

  家族遗传倾向是冠心病的第三个不可控危险因素。冠心病虽不像其他遗传病那样具有显而易见的遗传性,但它却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对于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人群在暴露同等时间,同等程度的其他危险因素时,这些人群更容易患冠心病。研究发现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较无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0—3.9倍,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增加2.2倍,而且冠心病的发生较无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提前数年,冠脉病变的程度也更重。冠心病在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生率高可能是基因作用其他危险因素的结果。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激动、压抑和焦虑的情绪,A型性格即好斗、好胜心强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均比较高。相反,竞争性心理较弱的B型性格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就相对的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或情绪压抑会使人体内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其释放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血压升高,因而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或者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肥胖

  肥胖是否为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虽然目前尚有争议而无定论,但肥胖绝对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可导致血压增高,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增加和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还能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可以说肥胖除了与吸烟以外的所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都有关系。我国有一句古言“千金难买老来瘦”,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3冠心病患者正确吃粗粮有益健康

  吃粗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吃粗粮及时多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因此进食粗粮时应注意多喝水,一般多吃1倍纤维素,就要多喝1倍水。

  2、循序渐进吃粗粮。突然增加或减少粗粮的进食量,会引起肠道反应。如果平时以肉食为主,在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循序渐进,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肠道不适。

  3、合理搭配:吃粗粮时除了顾及口味嗜好,还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必要时可咨询营养人士,务必保持膳食平衡,。

  4、摄入量适宜:食用粗粮最好安排在晚餐,不可摄入过多,可以用纤维素作为基准来衡量,一般每天摄入粗粮的量以30~60克为宜,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4为什么中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

  1、年龄与性别

  临床研究统计,在四十岁以后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患上冠心病的几率有所增高。提示: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七情内伤

  这个冠心病的病因通常是由外界所引起的,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这样会使精神受到创伤,情绪波动剧烈,使之气郁不畅,气滞血瘀,心脉弊阻,不通则痛。从而患上冠心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3、饮食不节

  指暴饮暴食,饱餐过度,尤其是进食高脂食物无节制,造成脾胃失调。脾属土,土生于火,脾为心之子,子病殃及其母。

  4、高血脂症

  除开上述的年龄之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病因之一,因为胆固醇的升高会使患上冠心病的几率增加百分之三。

  5、寒冷刺激

  因为外界的寒冷刺激,而在先前没有做好保暖工作。长期以往,血脉的正常运行受到阻碍,中医解释为:“寒则凝,温则行”,“寒”可以“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可以“客于脉外”则脉寒,寒冷可使冠状动脉收缩,从而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然后发生心绞痛。

5冠心病检查

  1、心电图:心电图是检查冠心病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操作非常简单,而且普及性很高,通过心电图变化可以诊断出是否有异常,但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2、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运动负荷和药物试验两种方法。有的患者虽然患有冠心病,但是通过心电图检查却没有任何异常,这种检查方法可以通过运动或者其他的方法更加深入的检查疾病的存在。而且运动负荷试验对于检查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也有很好的效果。

  3、动态心电图:这种动态心电图是扩大了心电图的应用范围,一般的心电图只可以记录短暂的心动,但是动态心电图却可以记录24小时内的心电信号,是常规心电图的一种补给。对于检查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和一些过性心律失常有大大的提高。

  4、核素心肌显像:这个检查可以检查出缺血区和明确缺血的范围和大小。

  5、冠状动脉造影:是现在诊断冠心病的最好的标准。这个检查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具体情况,并且可以根据检查的情况作出相对应的治疗。

  6、超声和血管内超声:是最常用的一种检查。

  7、心肌酶学检查: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种重要手段。

  8、心血池显像:通过心血池的显像可以观察观察心室壁的收缩情况和舒张的情况,可以明确清晰的观察室壁运动及心功能。

疾病百科 | 冠心病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常见症状:心绞痛、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