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如何拥有坚固牙齿

很多人在日常的饮食当中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牙齿,从而使得牙齿变得不够坚固,甚至会出现各种口腔疾病。这样一来,就会让自己在吃东西的时候,变得格外小心翼翼,即使是美味佳肴也变得无味了。如何拥有坚固牙齿?吃什么对牙齿好?一起来看下。

目录 哪些坏习惯会伤害到牙齿 如何拥有坚固牙齿 一口好牙“吃”出来 正确的刷牙方法与学问 牙齿松动怎么办

1哪些坏习惯会伤害到牙齿

  1、大口啃苹果

  尽量避免直接用牙啃苹果和胡萝卜等硬脆果蔬,它们是引起牙隐裂最大的祸首。可以将这些食物切成小块食用。类似的还有嚼冰块,也会导致牙齿断裂。

  2、啃玉米

  啃玉米容易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还会引起假牙移位。建议将玉米粒剥下后再吃。

  3、吃完面不漱口

  面包等精制面食会使口腔酸性猛增,腐蚀牙釉质,还容易残留在牙缝中。因此吃面后要仔细漱口。

  4、用牙撕包装

  有人图方便,用牙撕包装、开瓶盖等,很容易使牙齿断裂或移位,包装上的病菌还会悄无声息地进入口腔,影响人体健康。

  5、总喝瓶装水

  瓶装水在净化过程中,酸性会增强,容易引起龋齿。一些纯净水中缺少牙齿必需的矿物质,常喝也有害牙齿健康。此外,苏打水、运动饮料大多也含有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建议喝烧开的自来水,或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的机会,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6、爱吃薯片和干果

  薯片、爆米花在咀嚼过程中先脆后黏,很容易塞在牙缝中,滋生细菌,导致龋齿;一些干果,如葡萄干、无花果和杏干营养丰富,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糖和纤维素,容易增加牙齿周围糖分的残留量。

  7、常喝红茶、葡萄酒

  牙釉质特别容易受到深色食物(如大酱、酱油、番茄酱、咖喱等)的影响,出现细微斑点。美国弗吉尼亚州牙科专家迈克尔·帕爱萨尼博士建议,吃这类食物时应多喝水,吃后多漱口。除此之外,一些饮料也容易引起牙齿变色。美国牙齿美容协会会长厄文·斯米盖尔博士称,白葡萄酒酸性强,会使牙齿更容易着色,酒精还会导致口腔干燥,降低唾液对牙齿的保护作用;红茶中的单宁酸也会增加牙齿着色危险,建议常喝这类饮品的人选用美白牙膏,或改喝绿茶及草药茶。

  8、爱吃酸

  柑橘类水果(如葡萄柚、橙子和橘子等)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质,不利牙齿健康,因此吃后要及时喝水或漱口。醋也容易诱发龋齿,研究发现,吃醋过多的儿童,牙釉质遭腐蚀的危险会增加30%—85%。多吃些莴苣可以减轻醋对牙齿的危害。

  9、整天嚼口香糖

  整天嚼口香糖等于让牙齿泡在糖水中,建议选择无糖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此外,橡皮糖容易粘在牙齿上,形成牙菌斑;总含硬糖或润喉糖,同样也不利于牙齿健康。

2如何拥有坚固牙齿

  1、茶水漱口

  每次饭后用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2、叩齿咽津

  每天早晨醒来和临睡坚持做上下牙之间相互叩击。开始时轻叩十几下,以后还日增加叩击次数和力量,达到每次叩击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使牙齿保持坚固。叩齿后咽下唾液也有利于养生。

  3、保持口腔清洁

  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后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清除。如嵌得很紧,也可用牙签除掉。应定期去医院除去牙面上的结石,以防止牙周炎的发生。

  4、饮食护齿

  蛋、水果、蔬菜、排骨汤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经常食用有益坚齿。人体摄取蛋白质不足,易患龋齿病。

  此外,饮食时要注意保护牙齿,如忌过多食用酸辣食物,以防牙釉受侵蚀而破坏。

  5、按摩牙龈

  用拇指和食指顺着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龈,每次10分钟,可促进牙龈、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环,防止牙床过早萎缩。

  6、正确咀嚼

  咀嚼的正确方法是交替使用两侧牙齿。如经常使用单侧牙齿咀嚼,则不用一侧缺少生理性刺激,易发生组织的雇用性萎缩,而常咀嚼的一侧负荷过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响美观。

  7、用力咬合

  每次排尿时,满口牙齿用力咬合,每溺必做而不间断。这样可促进口腔粘膜的新代谢及牙龈的血液循环,锻炼咀嚼肌,增强牙齿的功能。

  8、鼓肋漱口

  每天做一两次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洁,保护牙齿健康。

3一口好牙“吃”出来

  加强钙、磷摄入钙是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人体钙摄入充足则牙齿坚固。奶类和豆类制品钙含量最为丰富,尤其是乳类,其钙、磷比例合适,人体容易吸收。烹饪富含钙的食物,适当放点醋,有助钙质溶解,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常吃含柠檬酸的水果(如柠檬、柑橘等)也有助于钙的吸收。磷是保护牙齿固不可少的营养素,在食物中分布很广,只要不偏食,均能摄取到丰富的磷。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及骨化作用,保证牙齿的健康发育。

  摄入足量维生素c足量的维生素c是预防牙病的重要措施,如果缺少它,就会导致牙周病。蔬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c,是不容忽视的护齿食物。

  多吃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广泛存在于蔬菜、粗粮中的护齿营养素。多吃适当硬度的粗糙性食品,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和牙龈按摩作用,从而增加牙体和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促进牙齿正常发育,增强抗龋力,故可常吃。

  少吃糖甜、软精制食品由于其含糖量高,又易于滞留在牙缝中,细菌可利用糖产生酸性物质而腐蚀牙齿,故应少吃。也不要吃过量强刺激性(如过酸、过辣、过烫、过冷)食物,以免损害牙齿。

4正确的刷牙方法与学问

  l)牙刷的选择牙刷是口腔卫生保健用具,只有选用符合口腔卫生要求的保健牙刷,才能起到洁牙的效果,并且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保健牙刷其特点是:

  (l)刷头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

  (2)刷毛排列合理,一般是2~3排,便于清洁牙齿和刷牙后牙刷本身清洗。刷毛选用优质尼龙丝,细而有弹性。

  (3)刷毛的顶端呈圆形,刷牙时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

  (4)牙龈萎缩需要用牙间刷。

  2)牙膏的选择首选含氟牙膏,兼用其他牙膏。含氟牙膏不仅有抑制牙菌斑的作用,而且可以保护牙釉质,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预防龋齿。

  3)刷牙水温度经有关研究证实,牙齿适宜在30~36度水温下进行正常新陈代谢。因此刷牙时,牙齿如长时间受到骤冷或骤热的刺激,不但容易引起牙龈出血,而且直接影响牙齿的正常代谢,易诱发牙病,影响牙齿的寿命,影响身体健康。

  4)刷牙的正确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能有效地清除牙齿及牙周组织菌斑和软垢,可起到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作用。因此,提倡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的竖刷法。刷上颌后牙时,将牙刷置于上颌后牙上,使刷毛与牙齿呈45度,然后转动刷头,由上向下刷,各部位重复刷10次左右,里外面刷法相同。刷下颌后牙时,将牙刷置于下颌后牙上,刷毛与牙齿仍呈45度角,转动刷头,由下向上刷,各部位重复10次左右,里外面刷法相同。上、下颌前牙唇面刷法与后牙方法相同。刷上前牙腭面和下前牙舌面时,可将剧头坚立,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刷上下牙咬合面时,将牙刷置于牙齿咬合面上,稍用力以水平方向来回刷。

  5)刷牙的时间每天应做到早起和晚上临睡前各刷牙一次,并坚持饭后漱口。每次刷牙需3~5分钟才能将牙齿的各个部位刷到。晚上睡前刷牙更为重要,因它能清除当日三餐积存于牙齿上的食物残渣污垢。否则,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口腔内滋生细菌,污物与唾液的钙盐沉积形成菌斑及牙石,日久便会使牙齿发生龋齿及牙周病。

  6)牙刷的保养与更换每次刷牙后必须用清水把牙刷清洗干净并甩干,将刷头朝上置于通风干燥处。应注意,牙刷使用时间长了,刷毛就会弯曲蓬乱甚至脱落,减弱了洁齿能力,因此,必须每3个月更换一把牙刷,切忌几个人合用一把牙刷。

5牙齿松动怎么办

  1、对牙周病引起的牙齿,若轻度松动,通过有效的牙周病治疗,多会恢复正常;若中度松动,在治疗牙周病的同时,还应该把松动牙与相邻的才结扎固定在一起,用以降低松动牙的负荷,阻止牙齿松动的加重,这时松动的牙齿多数还不能恢复;

  若重度松动,即指牙齿松动Ⅲ”,也就是说牙齿无论上下左右均明显松动,这时多采用拔除患牙的方法,避免加重相邻牙齿不必要的负担。

  2、牙齿松动是因外伤造成时,若轻度松动,可服用消炎药(螺旋霉素、林可霉素等),一但炎症消退,牙齿即可自动恢复稳固状态;若松动严重或脱位、移位时,就应把牙齿复位,然后结扎固定于相邻的牙齿上,并服用消炎药,保持口腔卫生,短期内禁用此牙等等,过l~2个月此牙即可恢复正常。

  3、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出现的牙齿松动,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一旦急性炎症缓解,牙齿松动情况也能减轻或消失。

  4、个别牙咬合力量过大或咬合关系异常时出现的牙齿松动,一般经医生调整咬合后,消除咬合创伤,牙槽骨能自我修复,牙齿也可恢复稳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