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据统计,一个突变细胞生长为恶性肿瘤所经历的时间,平均竟超过30年。而就在不经意间,你一个微小的生活习惯也许就在发挥着防癌或致癌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提醒,记住饮食防癌六个字:粗、淡、杂、少、烂、素,也许就能防止“癌从口入”。具体还有什么?一起来看下。
目录
1饮食三不原则终生防癌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到:“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癌症病因研究中,有人估计饮食约占35%,吸烟占30%。如果饮食安排合理,癌症危险可减少55%。50年前,美国胃癌死亡率很高,日本是世界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现在都明显下降,饮食控制是其中重要因素。上海近30年肉蛋摄入明显上升,脂肪占总热量比例由20.1%上升至28%,肿瘤死因由第7位上升至第1位。因此,预防癌症,在饮食上要遵循3个原则。
第一,不要过咸。如果减少食盐、盐腌制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那么胃癌发病率就会下降。亚硝酸盐是导致肿瘤的第一杀手。不新鲜的蔬菜、腌制的火腿、泡菜都含有这种致癌物。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只有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体内又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引起危害。如果吃的过咸,会破坏胃黏膜,促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第二,不要过细。现代人吃的粮食过于精细,使得纤维素的摄入量大大降低。纤维素能吸附大量水分,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粗粮、麦片、芹菜、木耳等都是富含纤维素食品。但过量摄入纤维素会影响诸多营养素的吸收,使体力下降,故每天10—30克为宜。
第三,不要过油。调查显示,如果油、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增加,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高温煎炸食物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类化合物和丙烯酰胺,与妇女肺腺癌可能相关,而水煮及微波炉蒸则不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通过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预防癌症的五条建议:1.限制动物脂肪;2.增加粗纤维;3.减少肉食;4.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5.避免肥胖。
在此我们还要向大家推荐一些防癌食品:1.十字花科植物,包括包心菜、大白菜、白萝卜、菜花、油菜。2.百合科植物,有洋葱、蒜、百合等,但烹饪时,不宜过热煎炒。3.水果:柑橘、猕猴桃、苹果、菠萝。4.真菌类:香菇、草菇、蘑菇、木耳,注意不要反复漂洗。5.杂粮类:玉米、小米、番薯、燕麦、薏米,注意切勿过度淘洗。此外,还要适量摄入鱼、贝和肉类,但烹饪时,不要进行熏烤。
2不得癌的六种吃法
粗——粗粮、杂粮、粗纤维类食物
食物中缺乏植物纤维是近年来癌症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纤维具有“清洗肠道”的功能,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肠内容物通过的时间,减少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尤其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粗粮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硒是一种抗癌物质,能结合体内各种致癌物,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吃“粗”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一、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频率以两天一次为宜,“三高”人士可一天两次。
二、粗细搭配可互补。研究发现,饮食搭配以6分粗粮、4分细粮最适宜。从营养学上讲,与其单独吃玉米、小米、大豆,不如将它们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肉、蛋则是粗粮的最好搭档,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
三、粗粮不宜细做。不论哪种粗粮,都是以蒸、煮等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为佳。比如,小米、燕麦、薏米等都适合煮粥喝。
淡——少吃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适当控制盐摄入
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指出,所有饮食构成要素中,脂肪与癌症关系最密切,特别是乳腺癌、大肠癌与前列腺癌。少吃脂肪也有技巧,比如选低脂或脱脂鲜奶,以豆制品取代部分肉,把肉皮、肥肉外层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不吃,烹调时用蒸煮烤卤取代煎炸方式。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发布一项防癌忠告,其中,“多吃蔬菜、少吃肉”得到了防癌专家的广泛认可。专家建议,对于爱吃肉的人,每周红肉的摄入量要少于500克,尽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每天食用白肉最好限制在50—100克以内,每周只吃2—4次。
另外,食盐和盐腌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每人每天吃盐最好别超过5克。尤其要小心你身边的“隐形盐”。比如,超市食品中,薯片、泡面含盐量最高。在外就餐时,含盐量高的菜也让你“防不胜防”,尤其是北方人爱吃的红烧菜、炖菜、老鸭汤等。
不得癌的六种吃法
癌症文章排行榜2016-01-08生命时报分享到核心提示:据统计,一个突变细胞生长为恶性肿瘤所经历的时间,平均竟超过30年。而就在不经意间,一个微小的生活习惯也许就在发挥着防癌或致癌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提醒,记住饮食防癌六个字:粗、淡、杂、少、烂、素,也许就能防止“癌从口入”。
杂——食谱宜杂、广
其实,预防肿瘤,并不需要什么灵丹妙药,也不需要名贵药材,关键在于平衡饮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忌燥热及过分寒凉食物。只要配合得好,红黄白绿黑等有色彩的食物都是“抗癌药”。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曾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能够保护人们不得癌症。虽然有许多研究表明,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一些成分,比如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 酚、黄酮类等,对抗癌都有一定作用,但并不只是推荐任何一种具体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议食谱有2/3以上的食物来自于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类。
少——食物摄入总量及糖、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均应有所节制
日本东京一研究成果指出,吃得太饱,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每顿都吃得很饱”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饱”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暴饮暴食的同时,如果还酗酒、吸烟,那更给身体雪上加霜,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都与此有关。
做到只吃“八分饱”,不妨尝试以下几招:
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 到吃饱的信号;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每口饭咀嚼30次以上,减慢速度;多吃粗纤维的、增加饱腹感的食品,比如豆类、魔芋等;每次少盛一点,或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
烂——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应煮烂、煮熟
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根本不怕煮,反而比生吃更能保护身体免于癌细胞侵袭。尤其是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西红柿,以及西兰花 和十字花科蔬菜等。英国食品研究中心的苏_索森说:"从生胡萝卜中吸收的类胡萝卜素约为3%到4%,把它们煮熟或捣碎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可增加四五倍,烹饪能帮助溶解。"以西兰花为例,加热到60度最理想,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抗癌活性,减少患食管癌、胃癌、肺癌、胆囊癌和皮肤癌的危险。
吃菜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一、质地脆嫩可口的蔬菜不妨生吃,但一定要细细咀嚼,令抗癌物质充分释放。
二、深绿色和橙黄色蔬菜适当加热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特别是那些质地较为结实的蔬菜,生吃时其中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难以充分释放出来。
三、洗的时候不要浸泡太久,避免细胞损伤。
四、切好之后马上下锅烹调。加热烹调时,尽量选择短时间加热的方法,断生之后马上盛出,保持蔬菜的脆嫩感。
五、蒸、炒的方法传热效率高,而且不会让活性成分损失于水中,比煮的方法能保存更多的抗癌物质。
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目前已证实,足量的蔬果纤维,可预防结直肠癌,并减少乳腺癌、食道癌等数种癌症的发生率。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科学项目经理蕾切尔_汤普森博士推荐了几种最有效的防癌蔬果:
1、西红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险;
2、西兰花、卷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统癌症的几率;
3、草莓、洋葱、大蒜中都含抑制肿瘤生长的成分。
美国农业部、美国癌症协会和国家癌症研究院联合建议,6岁前儿童,每天应摄取5份新鲜蔬果(1份蔬菜约为100克,水果约为150克),6岁—13岁之间儿童及女性每天要吃7份蔬果,13岁以上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则应每天摄食9份蔬果。
3抗癌冠军食物怎么吃
红薯有抗癌作用
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20种抗癌蔬菜“排行榜”为: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西兰花、芹菜、倭瓜、甜椒、胡萝卜、金花菜、苋菜、荠菜、苤蓝、芥菜、西红柿 、大葱、大蒜、青瓜、大白菜等,其中红薯名列榜首。日本医生通过对26万人的饮食调查发现,熟红薯的抑癌率(98.7%)略高于生红薯(94.4%)。美国费城医院也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雄酮,它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红薯有益于心脏
红薯富含钾、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6,这5种成分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钾有助于人体细胞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脏功能。
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抗脂质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6有助于降低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后者可损伤动脉血管,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红薯有抗糖尿病作用
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肥胖大鼠在进食白皮红薯4周、6周后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分别降低了26%、60%;并发现红薯可有效抑制糖尿病肥胖大鼠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的升高;进食红薯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水平。
研究提示白皮红薯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白皮红薯提取物后,其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改善,有助于控制血糖。
红薯有预防便秘作用
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红薯抗衰老
红薯有防止动脉硬化红薯的抗衰老和预防动脉硬化作用,主要是其所具有的消除活性氧作用产生的,红薯所含粘液蛋白能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红薯中的绿原酸,可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防止出现雀斑和老人斑。红薯还能抑制肌肤老化,保持肌肤弹性,减缓机体的衰老进程。
红薯的中医功效
红薯不仅是健康食品,还是祛病的良药。《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说,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金薯传习录》说它有6种药用价值:治痢疾和泻泄;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疸;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失调;治小儿疳积。《陆川本草》说,红薯能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
4癌细胞怕热一天五杯热水排毒
高温可治好癌症
19世纪时,德国有位布许(Busch)医师,发表多例自然治愈的癌症,也就是有罹癌病人,分别得到肺炎和丹毒(一种皮肤感染症)等疾病,连续发高烧1-2星期,没想到意外治好癌症。此外,1900年美国纽约市立医院的科莱医师,同样发表有癌症病人因肺炎和丹毒引起持续高烧后,治愈癌症的实例。换句话说,西洋医学也已明白癌细胞很怕高温。
癌症是一种从头到脚都有可能发病的疾病,但心脏、脾脏、小肠(十二指肠)是发生癌症机率较小的器官。那是因为心脏虽只有体重的1/200,却负责提供1/9的体温;脾脏则是红血球集中的地方球,(※注:脾脏的功能系破坏老旧的红血球,将红血球的血红素与铁分离,被分离的铁可再度被吸收到血液中),同样属于高温器官;而小肠要负责消化,必须经常活动,自然会比较温热,从这些事实可知,癌症并不容易发生在温度高的器官上。
人体容易罹癌的器官如食道、肺、胃、大肠、直肠、卵巢、子宫???等都是中间呈空洞的器官,有空洞的器官,细胞会比较少,体温也比较容易下降,所以比较容易罹癌;至于乳房因突出身体外面,也是温度比较低的器官,故乳癌发生率也较高。
一般而言,癌症是因免疫力下降而形成,当然与血液有关连,也可以说它的发生与血液循环不佳有密切关系。东洋医学认为“万病之源来自脏血”,所以,身体为了燃烧并排出体内的废物,让血液变干净,才会出现发烧的反应。就某个层面
来说,发烧其实能提高免疫力,而免疫力就是白血球的运作能力,实际上只要体温上升1度,免疫力就能提高5-6倍。
一旦身体冰冷,血液循环会变差,体内细胞的代谢也会变差,体温每下降1度,代谢就会减少约12%,免疫力也会降低30%。通常人体体温最低的时候,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时候,一天当中,凌晨3-5点的体温最低,这时也是最容易引发气喘、溃疡性大肠炎的激烈腹痛、异型狭心症等疾病的时候。
5五种中药配方治疗你的癌症
1、夏花龙贝汤
【处方】:夏枯草15g,天花粉15g,生地15g,生牡蛎15g,玄参9g,麦冬9g,贝母9g,天龙2条。
热毒较盛者加青天葵9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g。伤阴较甚可加北沙参15g,白芍12g,生甘草6g,气阴两虚再加生黄芪、党参各15g,肿块较大,较坚硬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9g。
【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或1碗,内服。天龙去内脏,用瓦焙干研末。
【功用】:主治颈淋巴结癌痛,转移癌、甲状腺肿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天龙末吞服。
2、羊枝莲白花蛇舌草汤
【处方】:半枝莲30g,自花蛇舌草60g。
【功用】: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将上药和15碗水煎2小时,日夜当茶饮。
3、抗癌汤
【处方1】: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
【制法】:制成煎剂。
【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
【用法用量】:每日1剂,煎2次分服。
4、两面刺汤
【处方】:两面刺、刺公母、武靴藤、山马茶、苍耳头各15g,穿山甲、金银花、皂角刺各6g,大丁黄9g。
【制法】:上药用乌黑糖煎水。
【功用】:治多种癌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5、黄花水丁香汤
【处方】:黄花水丁香30g,铁雨伞、六月雪各60g。
【功用】:治疗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