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颈椎病

夜卧早起好睡眠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春季如何拥有“好”睡眠呢?在生活上宜早睡早起不恋床,以免越睡越困倦。正常来说,春季以晚上 22:00左右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为宜。春天亦不宜过多“开夜车”,以免诱发或加重春困。另外,最好每天中午能够午休半个小时,如果没有条件午休,可 “闭目养神”十分钟缓解压力。具体怎么做?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目录 成年人每天深度睡眠多久正常? 夜卧早起好睡眠 结合中医解答睡觉多梦是什么原因 改善睡眠的9个方法 睡眠不好喝7款安眠药膳汤

1成年人每天深度睡眠多久正常?

  深度睡眠是睡眠的一个部分,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深度睡眠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

  睡眠是每人每天都必须的。良好的催眠药是帮助失眠患者改善睡眠的成功手段和必要手段,能避免失眠对生命健康的严重危害。大多数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超过生命的1/3。

  深度睡眠是人体睡得最熟、最香的阶段,此时听不到外面的任何吵闹,也很难被别人唤醒,一觉醒来,会感到神清气爽。而此刻,人体内的激素在大量分泌、免疫细胞、各种受损细胞(尤其是脑细胞)在进行修复、疲劳在恢复、能量在储存、消化系统在忙于吸收营养物资、废物在大量排泄等。深度睡眠是孩子身体长高、智力开发;年轻人精力充沛;中年人身体强健;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保证。

  一般睡觉时间:

  1. 正常人睡眠时间8--10小时.

  2. 美容觉的时间10点--凌晨2点。

  3. 长时间熬夜……就算是有睡足8小时,几年下来会容易内分泌失调,生理时钟也会乱掉

  4. 小孩最好在晚上8:30之前睡觉,因为长身体时生物钟的需要

  5. 青少年应该在晚上10:00左右睡觉

  6. 至于爱美的人,应该在凌晨2:00之前睡,(在午夜12:00之前睡觉最好)因为皮肤在凌晨2:00前新陈代谢

  7. 老人应该在晚上9:00--10:00之间睡觉比较好。

  还有:晚上12:00一定要去睡觉,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生理时钟,在不同时间担负着不同的生理作息使命,可别轻易忽视了哦!

2夜卧早起好睡眠

  怎样才能实现深睡眠

  “深睡眠”是人体睡得最熟、最香的阶段,此时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速度将明显增加,人体免疫机能、受损细胞及神经系统进行正常修复,并加速脑组织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质的补充。足够的“深睡眠”,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成人精力充沛、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保证。睡眠质量而言,睡眠阶段比例比时间更重要。以睡眠时间6~8 小时计算,“深睡眠”时长达到13%~23%,也就是一夜之中“深睡眠”阶段达到1~2 小时,才算睡得好。这样一觉醒来,就会感到神清气爽、疲劳全消。

  短时午睡放松心情

  午餐后内脏活跃、大脑相对平静,午睡时大脑很容易进入休息状态,深睡比例较高。午睡能帮我们放松心情,梳理上午接受到的各种压力,是心脏在一天工作中的暂停键。中午小睡一会,比喝咖啡、喝茶更有助于恢复疲劳。健康的午睡应该以15~ 30 分钟最恰当。如果超过30 分钟,对大脑的抑制过程加深,脑组织中许多毛细血管网暂时关闭,脑血流量相对减少。在这个阶段醒来,被抑制的大脑和关闭的毛细血管尚未开放,使大脑出现暂时性供血不足,感到“越睡越困”,午睡减压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睡不着别急着吃安眠药

  睡眠质量差、梦多者,可选用短效或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稍长,为6~8 小时,可加深慢波睡眠并缩短其时间;早醒失眠者,应采用中效或长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长,为12~15小时,可延长总的睡眠时间。

  有些人长期睡眠不佳,夜晚以安眠药为生。医生建议这样的人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睡不着?是因为喝了咖啡,还是关节疼痛?搞清失眠原因,可以根本性解决问题。对于因焦虑、抑郁引起的失眠,安眠药无能为力。所以一些长期失眠、吃药效果不佳的人,需要转诊心理医生,看看自己有无心理问题。

  常见的各种睡眠障碍

  由于当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各种睡眠障碍问题。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被访者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能够保证8小时睡眠的职场人仅为24.6%。这项为期两周的睡眠调查共涉及京、沪、粤等地的7000余名职场人。调查显示,近五成职场人的睡眠质量并不好,偶尔会有失眠。仅有25.1%的职场人认为目前的休息时间能够完全应对第二天的工作强度,而近六成的职场人会在第二天的工作中感到精神不振。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常见的情况如失眠,入睡困难,过度清醒、早醒;睡眠倒错,白天长睡不起,夜间通宵不眠;嗜睡,终日昏昏欲睡;梦游,夜间睡眠中起床活动;等等。睡眠障碍多受疾病如兴奋、抑郁、紧张、焦虑、恐惧、幻觉或妄想的干扰引起。有资料显示,近百种疾病会表现出睡眠障碍,1/3的高血压患者、1/5的心脏病患者有失眠症状;一些精神焦虑症、抑郁型人格障碍的人更是彻夜难眠;进入更年期的妇女也容易产生睡眠障碍。正常人也可因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极度不稳定,服用药物等情况,出现短暂的睡眠障碍。

  许医师认为,春天是人们最好的睡眠时季,因此人们常说"春眠不觉晓",又有"春困"之说。一般来说,春天的睡眠质量比较高,也正适合进行调养。由于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因此不能盲目地靠服用安眠药来解决问题。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改变生活作息等方法改善睡眠问题,不可自行盲目使用安眠药。

  春季睡眠原则“夜卧早起”

  许医师认为,春天的正常睡眠,应是“夜卧早起”。一日之计在于晨,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精辟论断,“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毛缓行,以使志生”。就是讲,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体,使精神活动寄望于大自然中。饭后、睡前闲庭漫步,不仅可消食化气,还可无思无虑,心身得以休养,神清气爽。但同时要注意,春天,尤其在初春,乍暖还寒,还需视天气增减衣服,预防春温的发生,把流感、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阻挡于外,所以说适当“春捂”也是必要的。许医师经过十几年临床实践,切身体会地表示,春季睡眠宜"按时入睡,过时不候;午睡一刻钟,能夜补一小时;体脑并用,形与神俱,精神乃治"。

  另外,也应注意,春木当令,性情亢奋的人宜旧恙复发。俗话说:黄花黄,疯子忙。但这种情况可通过适当增加睡眠,静心修养,审因辨证治疗,可防治或缓解病情发展。在春暖花开季节,也是花粉过敏患者高发时期,适当远离花粉地带,能起到预防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到,春季睡眠与养生要和运动调养相结合。所谓"闻鸡起舞",顺应生物节律习性,经过一夜睡眠,伸展疲倦的身躯,在空气清洁的室外,选择适合自己锻炼项目,吸收大自然活力,调养精神,炼气保精,增强抗病能力,使自己充满春天般的活力。

3结合中医解答睡觉多梦是什么原因

  多梦是人完成睡眠过程后,感觉乱梦纷纭并伴有头晕疲倦的一种状态。中医学认为,多梦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内在变化。古书中记载,气血不足、情志损伤、阴血亏虚、痰热内扰肝胆、劳累过度、饮食失节等原因都会导致多梦。而用现代医学来解释,神经衰弱、大量脑力劳动导致脑神经兴奋过度、睡姿不正确、失眠症的影响也会导致多梦。

  症状概述

  多梦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梦境纷纭、睡卧不宁,所以,夜间多梦的人往往睡眠质量低下、白天精神不振。要解决多梦的问题,还要从根源入手,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和调节。

  每个人都做梦。但大多数人醒来后不久就忘记梦了,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觉。那些醒后还清晰记得梦的内容的,只能是睡眠质量不高,或者是多梦。

  【失眠多梦的中医解读 】

  失眠多梦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篇》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可见,阴阳失和是失眠多梦的关键所在。中医失眠多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均有相关药物及配方记载。中药治疗失眠多梦,较之西药的最大的优点在于,从病理上进行根治。缺点在于,起效较慢,病人往往因为服用时间太长而中途放弃。中药的研究以及市场化在国内一直是较为落后,一直到90年代都没有一个失眠多梦的中药推向市场。其实,这种旧观念是不对的。做梦并能回忆梦境并不是睡眠不深的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不曾睡好。正如前面谈到的那样,梦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或有没有梦感,你每天晚上都必定做4~5回梦。说整夜做梦是夸张,说没有做梦也不现实,更谈不上梦多梦少。有无梦感及梦感的程度也不能作为失眠与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观指征。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总习惯把做梦和失眠扯在一起呢。

4改善睡眠的9个方法

  改善睡眠的9个方法

  1、睡前不宜兴奋

  睡眠是大脑神经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如果睡前过于兴奋,势必影响抑制过程,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睡后多梦,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因此,睡前半小时不能剧烈活动,不宜大声嬉闹,看电视或电影不要太晚。

  学生临睡前不宜看书用脑,要尽量避免思考难题,不要听惊险的故事,不要牵挂别的事情或想入非非,以免使大脑皮层呈持续兴奋状态。此外,应消除不利于入睡的环境因素,如喧闹、灯光、噪声或振动等。

  2、睡前不吃东西

  人体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休息状态,消化系统的活动减慢。如果睡前吃东西,特别是吃油腻食物,或者吃得太饱,会增加胃肠的负担。由于胃内装有食物,横膈肌向上抬,胸部受压,人躺在床上会感到呼吸不畅,影响睡眠的深度。古代医学家说:“胃不和,则寐不安。”睡前吃东西会妨碍睡眠,睡后多梦。

  此外,浓茶、咖啡等饮料具有兴奋性和刺激性,不宜睡前饮服。

  3、睡前放松活动

  睡前1~2小时应停止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做些轻微的放松活动。如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慢慢散步半小时,或打打太极拳,做做有氧运动,自我按摩一下腰背,听听轻音乐……使大脑神经和周身肌肉充分放松,对入睡很有帮助。

  4、睡前洗脸洗脚

  睡前洗洗手和脸,可以清洁手掌和面部的皮肤,促进头面部及上肢的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是一种温和的刺激,对入睡有一定的帮助。

  睡前洗脚,可以清洗灰尘与汗液,消除脚臭,减少霉菌感染的机会,还有利于保持被褥、床单的清洁。同时,还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的沉重感,有利于恢复体力。更重要的是,用温热水泡脚是一种柔和的良性刺激,能促进人们迅速入睡,睡得更深更熟。

  当然,如果睡前能用温水洗一个澡,全身泡在温水中15分钟左右,对睡眠的好处更大。

  5、睡前应开窗

  人在睡眠时也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维持身体代谢的需要,睡前打开窗户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供氧充足,能使入睡迅速而深沉。

  6、睡前少饮水

  如果睡前饮水量多,或吃了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如西瓜、稀饭),由于膀胱充盈,不断向大脑皮层传送刺激信号,睡眠将会不安稳。半夜起来小便的次数多了,既打扰睡眠,又容易受凉感冒。因此,睡前宜少饮水,解小便后再上床。

  7、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8、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9、适度锻炼

  下午锻炼是帮助睡眠的最佳时间,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能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

  如果失眠症经过病因、心理、躯体松弛治疗仍然不能治愈,或者自己无法评价病情时,也不要急于服用镇静剂,一定要去医院就医。

5睡眠不好喝7款安眠药膳汤

  1、桂圆莲子汤

  取桂圆、莲子各二两煮成汤,具有养心、宁神、健脾、补肾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2、酸枣仁汤

  酸枣仁三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3、安神汤

  将生百合五钱蒸熟,加入一个蛋黄,以200毫升水搅匀,加入少许冰糖,煮沸后再以50毫升的水搅匀,于睡前一小时饮用。百合有清心、安神、镇静的作用,经常饮用,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4、静心汤

  龙眼肉、川丹参各三钱,以两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可达镇静的效果,尤其对心血虚衰的失眠者,功效较佳。

  5、三味安眠汤

  酸枣仁三钱,麦冬、远志各一钱,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6、养心粥

  取党参35公克,去子红枣10枚、麦冬、茯神各10公克,以2000毫升的水煎成500毫升,去渣后,与洗净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红糖服用。

  可达养气血安神的功效,对于心悸(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梦者有明显改善作用。

  7、百合绿豆乳

  取百合、绿豆各25公克,冰糖少量,煮熟烂后,服用时加些牛奶,对于夏天睡不着的人,有清心除烦镇静之效,牛奶含色氨酸能于脑部转成血清素促进睡眠。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7款安眠药膳汤,睡眠不好的人看看试着喝一喝,另外,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也不要用安眠药来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