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中草药泡茶的副作用

中草药泡茶有哪些副作用?自制中草药茶饮,成为了养生爱美一族的时尚生活。虽然没有放在药锅里熬制,但这些材料终归是药材,长期饮用、食用对人体有没有副作用呢?中草药茶如何安全饮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目录 中药养生茶配方大全 中草药泡茶有哪些副作用 每天喝茶6大好处 哪种茶喝不对反而更伤身 九大必须注意的喝茶的讲究

1中药养生茶配方大全

  【枸杞茶】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用途: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生地茶】原料:枸杞5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肝补肾,养阴清热。

  用途:肝肾阴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烦热、盗汗、潮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龙眼茶】原料:枸杞5g、龙眼肉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饮用。 功能:滋肾补心,安神。

  用途: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多梦。 来源:《摄生秘剖》。

  【枸杞芍茶】原料:枸杞5g、白芍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

  用途:肝肾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综合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龙茶】原料:枸杞5g、龙胆草2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养血,清热除湿。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高。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五味茶】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龙胆草3g、虎杖3g、绿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肝,解毒除湿;降转氨酶。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转氨酶偏高。 来源:传统药茶方。

  【生地茶】原料:生地10g、绿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阴虚发热、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2中草药泡茶有哪些副作用

  中草药泡茶有哪些副作用

  胖大海、决明子、枸杞、人参都是很常见的中药材,针对它们的某种功效,人们开始用它们泡水,以达到既简便又可以保健养生的目的。但由于人的体质有阴阳虚实差异,中草药毕竟属于药材,每味药材都有其一定的药理作用和适应人群。有些中草药当茶饮并无大碍,但有些却不宜长期饮用。

  所以,还是不要盲目地将中草药当补品饮用。中药茶饮要因人而异,不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毒副作用,尤其正在服用西药的患者更应注意,因为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人参

  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使神经系统兴奋,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而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

  菊花

  属寒性,虽然有清热解毒作用,但中医认为,阳虚体质就不太适合。

  金银花

  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脾胃虚寒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

3每天喝茶6大好处

  喝茶有益身心众所周知,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多种维生素等能够起到保健和药理作用。

  1、提高肌肉耐力。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为“儿茶素”的抗氧化剂,可以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于对抗疲劳,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常喝绿茶,效果最为显著。

  2、抵抗紫外线。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茶水洗脸能清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的作用,还有助于减少日光中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是天然的“防晒霜”。

  3、保持身材。唐代《本草拾遗》中关于茶的论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国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饮茶可以缩减腰围,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4、抵御辐射。国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质,保护细胞不受辐射伤害,对于修复受损细胞也有帮助。临床研究显示,茶叶提取物可治疗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治疗辐射导致的血细胞、白血球减少,效果很好。

  5、改善记忆力。茶多酚有助于大脑进行局部调节,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国外研究证实,喝茶可以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认知障碍症。此外,咖啡碱能促使中枢神经兴奋,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6、提高骨密度。虽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成分,会促进钙随排尿流失,但含量极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颇高的红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其实,茶叶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于减少钙流失的物质,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和钾元素。台湾研究发现,常喝茶的人骨密度较高,髋关节骨折机率更低。

4哪种茶喝不对反而更伤身

  菊花茶清热解毒,人参茶补元气,橘皮茶消炎、化痰、开胃,胖大海润喉,决明子茶清肝明目,银杏叶茶降血脂…… 这些茶饮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而中药专家认为,这些加入中药的茶,都属中药饮片代茶饮范畴,人们随意在茶中加泡中药饮片是严重的药物滥用行为。这番言论引起了大多数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纷纷询问:中药茶还能不能喝?到底该怎么喝?

  中药茶是常见保健食品的一种。中药茶是一种自我保健方式,茶饮中增加中药是保健食品的常用手段。但中药茶饮保健品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批号,提供产品成分、生产验证、临床样品实验结果等信息,经过国家安全测试,才可以上市贩卖。这样的中药茶保健食品是安全的产品,但未必是适合消费者的产品。

  中药茶是医生辅助治疗的手段。除却经过审批、国家同意生产的中药茶保健食品,中药茶还经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医生临床治疗。如果是医生对症下药开出的中药茶方子,老百姓可以放心遵医嘱饮用。

  无病无痛个人切勿乱饮中药茶。如果是懂得中药学知识的人,适当自己往茶中加入正确的中药问题不大,但高教授认为,没有经验不懂中药学知识的消费者不应当自己随便饮用中药茶。因为每一种中药的药效用途皆不同,应当按照实际身体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如果与自身状况不相符,中药茶反而会损伤健康。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再怎么天然无污染,也是一种“药”而非只是“草”,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讲究对症下药,因此如果消费者想要饮用中药茶,最好咨询中医药的相关专家,先搞清楚自己是否适合饮用中药茶再饮用也不迟。

5九大必须注意的喝茶的讲究

  喝茶是现在人们生活中常常会看见以及会做的事情,现在茶饮基本已经代替了饮料,人们现在更喜欢喝各种各样的茶。但是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下面呢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一下喝茶的一些讲究、比较适合的喝茶时间以及喝茶的一些坏处。

  喝茶的讲究

  喝茶并不是随便乱喝的,若是不注意一些喝茶的讲究的话,不但不会受到任何喝茶的好处,甚至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后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喝茶都有哪些讲究吧!

  讲究四季有别

  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春季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发生。绿茶性味苦寒,夏季饮绿茶为佳,可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青茶不寒不热,秋季饮青茶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讲究喝茶有量

  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饮茶一次至两次,每次2克至3克茶叶量比较适当。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者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不饮过浓的茶

  浓茶会使人体的“兴奋性”过度增高,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病者在饮用浓茶后可能会出现心跳过速、心律不齐的现象,易造成病情反复。

  临睡前不饮茶

  这一点对于初期饮茶者尤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要特别注意。

  进餐时不大量饮茶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则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因为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酒后不宜饮茶

  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到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的刺激作用,会影响肾功能,所以,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品茶不是越新鲜越好

  新茶会刺激胃黏膜,造成肠胃不适,甚至会使病情加重。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太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由于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存有对身体健康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醇类、醛类等物质,且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

  不要用茶水服药

  有些人尤其是爱喝喝茶的人,会选择用茶水来送药,殊不知茶水中的鞣质可与药物结合而沉淀,会改变药性,阻碍吸收,影响药效,所以,服药应用白开水。这也就日常所说的“茶解药”。看来古语自有道理一点不假

  不要饮隔夜茶

  隔夜茶因搁置时间太久,容易受到病源性生物污染,茶水中的复杂成分也易发生变化,饮隔夜茶可导致胃肠疾病。小时候一直被教导“隔夜茶,拉肚子”看来真是自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