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药品 >用药常识

用药记住四件事

生病的时候,医生常常会给我们开一些药,那么牢记服药时间及何时停药,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等。在此建议患者用药期间留意下面四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问必答网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目录 常用药的人的用药误区 用药记住四件事 老年人用药≠成人用药 头痛用药功效与用药顺序 药店常见疾病的用药手册

1常用药的人的用药误区

  有的人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是需要经常用药的,时间长了就会自己去买药,但是不能避免会出现一些误区,那么常用药的人的用药误区是什么?

  一、用药成依赖,一停就心慌

  “药罐子”因为长期服药,因此每当身体不适,就想去开点药吃。孙春华指出,长期服药有时会使心理上对药物产生依赖,即使身体没事了,不吃药也会不舒服。

  二、随意加减剂量

  “这类病人最常见,他们觉得症状减轻了,就会擅自减药甚至停药,当药物见效慢时,就会增加药量,还有一些老年人有时会忘记服药,将两顿攒在一起吃。”孙春华表示,任意加减剂量会带来副作用,尤其是加量,可能引发药物中毒。

  三、买药、换药凭经验

  老病号一般对自己常吃的药物比较熟悉,感到不适时,会跑到医院或者药店直接要求购买某种药。有时也会听旁人介绍某种新药药效好,就擅自更换药物。“服用一种新药,需要考虑病情、副作用、用药史等多种因素,如果擅自购买服用,隐藏着很大风险。”孙春华说。

  四、补药乱用无顾忌

  病人大多数身体比较虚弱,因此会选择营养品来进补。有些人迷信人参、鹿茸等,将其与药品一起吃,这种无针对地服用往往会给健康带来很多问题。

2用药记住四件事

  第一要记住疗程。对于缓解症状的药物如退烧药、止痛药、止咳药等,症状消失后要及时停药,否则就有可能增大不良反应或延误病情。如很多疾病都伴有发 热的症状,发热时服用退热药,一般来说服用后若3天症状还不缓解,就应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以免延误病情。但有些药物最好不要不可擅自停,例如治疗感染 性疾病的抗生素,即使是症状缓解了,但此时体内的细菌仍有残存,不可着急停药,以免造成病情反复,同时还有可能造成细菌耐药。因此,应依照医生的医嘱,确 保足够疗程。

  第二要根据病情。对于某些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癫痫等,由于病情复杂,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很大,医生需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体质随时调整药物剂 量。同时此类药物擅自停用非常容易造成病情的反复或加重,很多患者还面临着终身服药,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复查指标,根据医生建议确定服药疗程及剂量,待病 情减轻或消除,也应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不可擅自骤停。

  第三要看服药人群。某些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孕妇等,由于生理机能状态等,不能仅参照说明书提出的服药时间和疗程服药,应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采 取个体化给药。例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功能均有所降低,使得药物的代谢减慢,故在服用药物时应延长给药间隔,停药后也应考虑药物的后遗效应。

  第四要看药物。同一药物可因给药时间的不同,作用和疗效也不同,故按时间规律服药可减少盲目性,准确及时地将药物送达病灶。例如哮喘患者一般在夜晚 或清晨气道阻力增加,呼吸道开放功能下降,在凌晨零点到2点最为敏感,所以多数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为佳;因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早晨7至8点,此时给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避免药物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减少不良反应;胃酸的分泌在餐后和凌晨2点达到高峰,故中和胃酸的黏膜保护药应在餐后1至2小时服 用,晚上睡前加服1次,效果更好\

3老年人用药≠成人用药

  现在,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用药的剂量问题,很多人呼吁药厂生产一些专门针对儿童的小剂量药品。其实大家都忽视了老年人用药也不同于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用药有所不同。

  老年人用药有特殊性

  ①用药品种多而杂,易发生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②因所患多为慢性疾病,故用药时间长,易导致药物体内蓄积而中毒,并损害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所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根据病情遵照医嘱调整药物和剂量。

  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老年人用药五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5.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4头痛用药功效与用药顺序

  头痛的发病群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引起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其病因复杂,证候多变,所以用药难以掌握。因此,摸清掌握头痛的用药规律,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无疑对头痛证治过程中的立法、组方、选药大有助益。以下是有关资料与临床经验,对头痛用药的功效范围、四性五味、药用频率,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头痛的施治有所帮助,现归纳如下:

  头痛的用药范围较为广泛,根据药物的功效分类,头痛用药主要涉及的功效范围有:祛风止痛类,活血化瘀类,平肝熄风类,疏肝理气类,祛痰化痰类,熄风解痉类,益气养血类,健脾益肾类,温中散寒类,以及清热、利湿、泻火、凉血等药物。

  根据临床用药习惯,头痛用药功效与用药顺序如下:

  祛风止痛:多用川芎、白芷、细辛、羌活、藁本、荆芥、防风、荜拨等。

  祛风清热:多用菊花、葛根、蔓荆子、蝉衣、簿荷、桑叶等。

  活血化瘀:多用川芎、当归、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牛膝、三七、玄胡、郁金等。

  平肝熄风:多用白芍、钩藤、天麻、地龙、石决明、夏枯草等。

  熄风解痉:多用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地鳖虫等。

  祛痰化痰:多用法夏、白芥子、胆南星、陈皮、白附子等。

  疏肝理气:多用柴胡、香附、郁金、玄胡、川楝等。

  益气养血:多用黄芪、党参、熟地、当归等。

  健脾益肾:多用白术、茯苓、枸杞、牛膝等。

  安神镇静:多用枣仁、夜交藤、五味子、龙骨、琥珀等。

  温经散寒:多用荜拨、桂枝、川乌、吴萸、附片、干姜。

  清热泻火:多用黄芩、石膏、栀子、黄柏、大黄。

  清热利湿:多用泽泻、土茯苓、茵陈、滑石。

  滋养阴液:多用生地、麦冬、石斛、知母。

5药店常见疾病的用药手册

  一、 呼吸系统类

  (一﹚风寒感冒

  常识判断:其起因多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导致身体免疫机能下降,

  鼻咽部病毒大量繁殖容易并发细菌感染而发病。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季节发生

  较多。症状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

  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用药原则:辛温解表(多发汗)为主。

  一般用药:流感丸、伤风停片、感冒清热软胶囊,感冒解毒颗粒. 荆防颗粒,风寒感冒颗粒,九味羌活丸,感冒软胶囊.四季感冒胶囊.氨咖黄敏胶囊.病毒灵等

  联合用药:中药感冒药物+抗炎药+抗病毒西药

  建议顾客:喝姜糖水、姜粥等,可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需要出汗。

  (二﹚风热感冒

  常识判断: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感受风热之邪所引发,也有由风寒感冒转为风热感

  冒的现象,相当于感冒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重、微恶风、

  面赤,头胀痛、有汗、口鼻干燥,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

  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用药原则: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

  一般用药:治感佳,柴黄片,羚羊感冒片,银翘片.感冒咳嗽颗粒.板蓝根颗粒,桑菊感冒片.精制银翘解毒片.感冒止咳胶囊、双黄连胶囊、金感胶囊.、抗感胶囊等

  联合用药:对症中成药物+抗炎药+抗病毒西药

  建议顾客:多饮水,饮食易清淡。

  (二﹚胃肠感冒

  常识判断:因为病毒蔓延到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

  热。

  用药原则:抗炎药+抗病毒+止泻药

  一般用药:藿香正气液或胶囊,四季感冒片,健胃消食药

  联合用药:

  ⑴藿香正气液+盐酸吗啉胍片+氟哌酸胶囊(儿童禁用)

  建议顾客:可以服用绿豆水、西瓜汁预防中暑,如发生中暑,马上到阴凉处,及时服用

  解暑药。

  (三)急性支气管炎

  常识判断: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多伴随有感冒症状同时出现。

  用药原则:祛痰止咳类+抗生素

  联合用药:

  ⑴咳宁胶囊+青霉素 V 钾

  ⑵板兰根冲剂+复方甘草片+头孢克肟

  ①发热时可服用对乙酰胺基酚片

  ②咳嗽频繁且无痰时,可服咳必清

  ③痰粘稠不易咯出时,可口服必嗽平

  ④伴哮喘时可口服氨茶碱

  芩暴红止咳片,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强力枇杷露,头孢拉定,阿莫西林,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建议顾客: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体弱者可口服多种维生素,维生素 B2 增强支气管粘膜抵抗力.平时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注意保暖,少抽烟,少饮酒。

  (四﹚慢性支气管炎

  常识判断:外因:吸烟、感染、寒冷空气刺激、过敏等。内因:呼吸道、防御及免疫功

  能下降,内外因长期反复发作,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伴喘息反复发作为特

  点,多见于老年人。一年发作两次(冬春、秋冬),一次持续三个月。

  用药原则:解痉类+祛痰止咳类+抗生素

  一般用药:返魂草冲剂,百贝益肺胶囊,百令胶囊(按疗程服用),复方胆氨片, 虫草清肺胶囊,咳喘顺丸,咳特灵胶囊,异丙嗪胆汁片

  联合用药:

  ⑴百贝益肺胶囊+青霉素 V 钾

  ⑵返魂草冲剂+复方甘草片+头孢克肟

  建议顾客: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食物,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清洁,经常

  用消毒液进行消毒。久病体弱者可口服多种维生素,维生素 B2 增强支气管粘

  膜抵抗力.平时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少抽烟,少饮酒,对有过敏体质的

  患者应查明过敏源加以去除。

  (五﹚慢性咽炎

  常识判断:慢性咽炎系咽黏膜的慢性炎症,常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常见秋冬与冬

  春季节。典型症状:咽部有异物感,作痒微痛,干燥灼热,粘稠分泌物不易

  咳出,可引起刺激性咳嗽,甚或恶心、呕吐等。

  用药原则:对症药物+抗炎药+含片

  一般用药:咽炎片,玄麦甘桔颗粒,含片类

  联合用药:咽炎片+阿奇霉素+薄荷喉片

  复方鱼腥草软胶囊,众生胶囊,喉痛灵片,清咽片,山香圆片,金果饮,板蓝根颗粒,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分散片,头孢拉定,阿莫西林,螺旋霉素,VC片,胖大海含片,罗汉果含片,金银花含片等

  建议顾客:注意冷暖,加强锻炼,增强体制,预防感冒。

  (六﹚扁桃体炎

  常识判断:扁桃体炎常为病毒和细菌共同侵犯。扁桃体炎症状为发热,寒战,咽喉疼痛,

  吞咽疼痛。

  用药原则:对症药物+抗生素+保健含片

  一般用药:连芝消炎片,蒲地蓝消炎片,头孢,左氧氟沙星,阿齐霉素,蒲公英片,复方双花片,清开灵

  联合用药:

  ⑴蒲地蓝消炎片+阿齐霉素+含片

  ⑵连芝消炎片+左氧氟沙星+京都系列含片

  建议顾客:预防感冒,饮食易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

  小编今天详细为大家介绍的这些有点长,见到,疾病用药手册你都掌握了吗?那么在生活中掌握了这些疾病的,培养手册我们去药店就会自己给自己开药了,这样对我们病情的恢复会有很大的帮助哦。所以大家把这些药方都收藏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