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颈椎病

6个小绝招预防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下面小编为你介绍6个小绝招预防颈椎病。

目录 颈椎病患者保健措施有什么 6个小绝招预防颈椎病 颈椎病食疗保健 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病治疗方法

1颈椎病患者保健措施有什么

  1.适当的体位

  平时要注意端正坐姿,上班休息期间不要趴在桌面上睡觉。回家后也不要放任自己做“懒骨头”,更不要侧卧在沙发上看电视、蜷缩在被窝里玩手机等。

  2.适宜的运动

  适合预防颈椎病的运动有游泳、颈肩保健操等,游泳以蛙泳最佳。很多人平时工作时头部多往前探,应该工作一小时后站起来活动一下,注意伸颈仰头,向后收肩,可预防颈肩劳损。另外,双手十指交叉扶颈后部,少许向前方用力,而头部则往后倾,坚持6秒,重复3~5次。

  3.适合的枕头

  颈椎病患者对枕头的要求应更严格。枕头的高度要注意,睡觉仰卧时枕头高度应等于立起来的拳头高度,而侧卧时枕头高度应等于一拳半的高度。这样仰卧能维护颈椎原有的生理曲度,侧卧时又能维持颈椎呈一条水平直线。枕头质地要软硬适中,对头颈部有承托力。

26个小绝招预防颈椎病

  1、晒脖子

  太阳光照射可造成局部加热,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得血气和经络畅通,也有利于营养成分的输送,可以缓解颈椎的疼痛,有助于颈椎病康复。此外,经常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的吸收,进而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2、按摩风池穴

  风池穴位置: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双手点揉,揉时注意闭眼,以酸胀为佳。共1分钟。

  3、电脑一族:抬高显示器

  把电脑显示屏的位置抬高几公分,或者给电脑显示屏垫了几本厚书,这样就把以前的低头动作改为抬头,从源头上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同时,不要长期保持一个坐姿,多站起来活动活动,转动一下脑袋。

  4、办公室里放条小围巾

  有颈椎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用厚长围巾把脖子围上,这样可以避免颈部受寒,消除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颈部保暖不仅可以避免颈部疲劳,而且可以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使脑部的血液循环减慢。建议女性在办公室里放条小围巾,尤其夏天的时候,空调吹得很凉时可以系上挡挡凉气。

  5、炒盐热敷

  在小口袋里放点炒热的盐,稍微凉一下,放在颈椎上,等盐全凉了再拿下来,这样可以发热活血。还可以睡觉前把姜切成丝放在袋子里系脖子上,原理估计都是热敷。

  6、每周一两次蛙泳

  蛙泳在换气时颈部从平行于水面向后向上仰起,头部露出水面呼吸,头颈始终处于一低、一仰的状态,正好符合颈椎病的锻炼原则,因此能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起到积极的作用。打羽毛球接高球时的动作原理与蛙泳大致相同。蛙游及打羽毛球防治颈椎病要因时、因人而异,严重的颈椎病患者就不能进行游泳锻炼。

3颈椎病食疗保健

  第一、对症进食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而维生素B、E则可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解除疲劳。颈椎病患者多吃含钙、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对于患者身体有帮助,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第二、饮食有度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在患病以后,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要有节制,不可暴饮暴食。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饮食过度或过寒、过热都会使阴阳失调,而致脏腑受伤。长时间食生冷寒凉的食物,会伤脾胃之阳气,导致寒湿内生,从而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第三、合理搭配

  颈椎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食物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热能,如米、面,都属于这类食物;另一种食物,可以调节生理机能,称为副食,如豆类、水果和蔬菜等。主食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粗细要同时吃,不可单一偏食。粗细、干稀、主副搭配的全面营养可满足人体需要,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维持正常人体的需要。

  食疗具体如下:

  ①寒湿痹阻:一般为受寒后治疗不及时或者病情迁延后风寒湿三邪互相夹杂痹阻经络。主要表现为颈项强痛,或伴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或兼有恶寒畏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对饮食方面就要求尽量吃一些可温经散寒、祛风湿之品,具体如葛根、狗肝莱、干姜、樱桃,忌寒性食物及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

  ②气滞血瘀:常见于外伤日久或久病不愈致气血瘀滞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或兼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这就要求饮食方面多选择一些能行气活血之品,具体如桃仁、油菜、黑大豆及蛇肉、黄膳、当归等食物泡酒后饮用。

  ③痰湿阻络: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或脾胃虚弱,痰湿内生,阻滞经络,经络不通,故可出现颈部疼痛,头晕目眩,头重如裹或兼有四肢麻木不仁,纳呆或肥胖;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弦滑。中医治疗就当以祛湿化痰为主,因此饮食上以健脾利湿化痰的食物为主,具体如紫菜、梨、扁豆、赤豆、薏米;忌肥甘、油腻、辛辣、刺激之品。

  ④肝肾不足:常见于形体瘦弱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酸痛,眩晕头痛,病程日久或兼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质红,少津,脉弦。饮食上可多吃一些血肉之品,以补益肝肾,具体如桂圆、山药、黑豆、香菇、黑芝麻、枸杞子、狗肉、羊肉、鹿肉、鱼虾、韭菜等。

  ⑤气血亏虚:临床多见于久病或体弱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酸痛,头晕目眩,面色晄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质淡,少苔,脉细弱。饮食上就当以补益气血的食物为主,如红枣、黑枣、葡萄、桂圆肉、桑椹、阿胶、甲鱼、羊肝、海参等。

4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间盘变性(25%):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15%):

  由于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可将其周围组织(如前,后纵韧带)及椎体骨膜掀起,而在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及被掀起的韧带组织之间形成间隙,称"韧带间盘间隙",其中有组织液积聚,再加上微细损伤所形起的出血,使这种血性液体发生机化然后钙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赘,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就可能对脊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

  钩椎关节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15%):

  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椎体前缘的骨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文献上也有这种前骨赘影响吞咽或造成嘶哑的报告,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后,开始时仅为功能上的改变,如不及时减轻压力,逐渐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因此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5颈椎病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是颈椎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任何类型的颈椎病都可以先选择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人症状可缓解。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有其特有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否则,非手术治疗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大量或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引起骨缺血性坏死;手法治疗引起急性脊髓损伤,特别是对手法治疗视为禁忌证的:明显的节段性颈椎不稳定;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者。如采用旋转手法,则必然存在急性脊髓损伤的危险:

  一般认为非手术治疗总的适应证为:局部型及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交感型,特别是无明显节段性不稳者,原则上采用非手术治疗。脊髓型症状较轻、椎管又较宽者.可采用适应的非手术治疗。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受压者),吞咽困难不很明显者,适合非手术治疗。已明确诊断,但全身情况(包括心、肺、肝、肾及精神状态)差,估计难于承受手术者,宜果用非手术治疗。尚未明确诊断者,可在进一部检查或观察的同时采用非手术治疗。适应手术者,在术前准备期间及术后康复阶段,也适应非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有6种。

  (1)颌枕带牵引治疗:牵引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限制颈椎活动,减轻或消除由于颈椎不稳而造成对脊髓、颈神经、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刺激,有利于病变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和消退。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轻对椎问盘的压力,增大椎间隙,有利于膨出或突出间盘得以回缩,减轻对脊髓和脊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增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所受的刺激或压迫,牵引使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有利于颈椎序列及椎关节的关系恢复正常。

  牵引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颈椎病。但对脊髓型,特别是脊髓压迫已相当重者,甚至椎管狭窄已处于临界状态者,牵引可使症状加重,应慎用或不用。

  牵引的方法:牵引的方式主要有卧床牵引、坐位牵引及携带式牵引3种。应避免后伸位牵引,因为后伸位时,颈椎管及椎间孔的容积均相应减少,往往会使症状加重。由于上胸椎弯向前,若颌枕带正直向上牵引,则颈椎实际是处于后伸位:因此,一般主张前屈位牵引,此角度是顺应上胸椎前弯,相当于真正的颈椎正直位。牵引重量及时间.开始用小重量短时间,逐渐增加重量和延长时间。但重量不宜太大,而时间以持续牵引效果较理想:一般卧位牵引重量2~3kg,坐位适当增加重量(常用6~7kg)以对抗头颅的自重。

  注意事项:牵引带应用木条分开,以避免压迫耳郭引起疼痛或压迫颞动脉引起头晕。

  (2)椎固定治疗:主要用作颈椎减压融合术后固定。该法与持续牵引的制动作用一样,限制了颈部活动,有利于病变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和消退,可以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消除颈椎问异常滑移动对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刺激。因此,对颈椎不稳者效果更好。固定的方式有头、颈、胸固定和单纯的围领固定。

  (3)理疗:理疗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病变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和消除,缓解症状。常用的理疗方法有高频电疗、离子导入疗法和食醋疗法等。

  (4)推拿按摩:按摩和推拿手法,可使肌肉痉挛缓解,有助于关节运动,减少肌肉萎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过频过重的推拿可带来损伤而加重症状,应慎用,旋转手法有引起急性脊髓损伤等危险,不宜采用。

  (5)药物治疗:用于颈椎病的药物很多,如解痉挛镇痛药、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药及激素类药物等。有一定的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作用,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激素,一般不主张使用。另外,中医中药对颈椎病的治疗,也有一定作用。

  (6)姿态疗法:“高枕有忧”,卧、坐时不符合颈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的姿态或某种姿势持续时间太久等,均可加重颈椎退变,促使病情发展。因此,应避免不正确的姿态、某种姿势持续时间过长,合理使用“低枕”等。目前“低枕”种类较多,有药枕、电枕等,以鸭绒枕芯、具有一定弹性和一定硬度的圆柱枕较好,圆柱直径以个人颈椎长度选用,一般8~13cm,圆柱长度40~50cm,睡觉时枕于颈项部。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病情较重影响生活或工作者,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缓解或反复发作者,采用手术方法解除已构成压迫因素的病变组织或植骨融合稳定颈节段脊柱,疗效较好。

  (2))手术方法

  多数采用经前路椎间盘以及椎体后缘骨赘切除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于经前路手术后效果不佳、多个节段病变或者椎管狭窄者,采用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减压术。

  诊断明确的颈椎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或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进行性加重者适于手术治疗。根据手术途径不同,可分为前路手术、前外侧手术及后路手术三种。

  a.前路及前外侧手术:适合于切除突出椎间盘、椎体后方骨赘及钩椎关节骨赘,以解除对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压迫。同时可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以稳定脊柱。

  b.后路手术:主要是通过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术以达到对脊髓的减压。在椎板切除不多即能达到减压目的时,或可辅以后方脊柱融合术。

疾病百科 | 颈椎病

挂号科室:脊柱外科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颈项疼痛、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