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中医科 >中医妇科

肝脏不好调理有妙招

肝脏是我们体内的排毒器官,如果肝脏出现了问题对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可是,肝脏又是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吃太多油腻的食物、睡眠质量不好、生闷气都会导致肝火旺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我们的皮肤看出肝脏的健康状况,那么肝脏不好调理妙招有哪些呢?肝脏不好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肝脏不好带来哪些影响 肝脏不好调理有妙招 肝不好皮肤会告诉你 介绍几种肝脏排毒方法 肝火旺盛八大表现

1肝脏不好带来哪些影响

  肝好身体就好

  和肝有关的组织器官有很多,这些都关乎肝脏的疾病。哪些疾病与肝脏相关呢?概括来看,肝者,在脏为肝,在腑为胆,在体主筋,开窍于目。这样,中医所说的肝脏病,对照现代医学病名,主要包括了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炎、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结石等一系列肝胆疾病;部分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美尼尔氏综合征、肝阳上亢导致的头痛、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面红耳赤、胸闷急躁、大便干结等等);手足拘挛、躯干及四肢筋腱损伤、肩周炎等软组织疾患;还包括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瘤,以及近视、老化、青光眼、泪囊炎等眼部疾患。

  肝好关节就好

  中医认为,“肝主筋”。意思是说筋附于骨节,由于筋的弛张收缩,才使全身肌肉关节运动自如,但前提是筋必须得到了充分的营养才行。就是说,肝脏功能好,肝血充足,那么人体的筋腱组织才会得到濡养,这时候筋腱才会强壮有力,行动才会灵活自如。一般情况下,您的肝脏功能正常与否,身体状况固然是一个影响因素,但年龄更是一个衡量标准。古人早就指出:“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肝气衰,筋不能动。”这就是说,到了这个年龄以后,人的精血就因消耗而减少了,人体运动功能也逐渐下降,这是筋腱失去精血充足的濡养而造成的。四十岁以后,与人体筋腱所关联的疾病就逐渐多了起来,比如经常会关节疼痛、腰背僵滞、腿脚抽筋,还可能患颈椎病、肩周炎等。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肝脏出了问题。

  肝血足,您的筋腱就会得到充分濡养,反过来,我们如果经常锻炼筋腱,使它一直处于良性状态,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对肝脏起到一种刺激和促进作用呢?是不是可以延缓筋腱及肝脏功能的衰退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2肝脏不好调理有妙招

  肝脏不好的调理方法

  肝脏不好的患者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对于肝炎患者来说,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是很重要的。肝炎患者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平常、健康的心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治疗才有利于身体康复。

  在饮食方面,肝脏不好的患者应该遵循“三高一低”的饮食原则,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要有充足的营养保护肝脏,促进肝脏的修复、再生和肝功能的恢复,合理调配营养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提供适当的热量,减少蛋白质消耗。

  肝脏不好的患者要做适当的运动。可选择在清晨时散散步,做做放松操、举哑铃、打太极等轻体力活动,原则上是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肝脏不好吃什么

  王浆、蜂蜜。按1:5的比例加起来用最好,单用也可,保肝护肝提高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干扰素生成量。

  柑橘。富含vc,有助肝脏解毒但不可多食,多食易上火,空腹食用伤胃。

3肝不好皮肤会告诉你

  皮肤是人体表面积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天然的屏障,密密麻麻密不通风的皮肤,在正常状况下可以防尘、防菌、防晒。此外,皮肤保养得当,完美无暇,更令人赏心悦目。

  但也因为要保护人体,皮肤长期暴露于外,容易受到各种伤害,例如:烫伤、烧伤、割伤。还好人体皮肤表面布满了末梢神经,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由末梢神经传回大脑,让人有所知觉,采取行动。

  发之于内,出之于外,酒喝多了皮下微血管扩张,脸就会变红。此外,人体各器官的疾病有时候也会在皮肤上呈现出来,例如:血小板不足,皮肤容易瘀青;肝不好,排毒功能差,色素及各种代谢产物不易排除,脸上呈现暗褐色,皮肤变黑。可是一旦换了肝,皮肤又变得细皮嫩肉。

  一般人不重视皮肤的伤口,事实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小肉眼看不到的伤口很容易有各种病毒侵入。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也。”这句话事实上就是肝病防治最好的口号。翻成白话文意思就是:“身体和皮肤都是父母给我们的,不可随便损伤,否则就容易感染到B肝、C肝,将来就容易变成黑心肝或坏心肝。”

  因此保肝防身之道,就是绝对要谨记保持完璧之身,才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父母。

4介绍几种肝脏排毒方法

  1、每天给肝脏10分钟

  研究显示,每天运动10分钟,就能保证肝脏在最好状态下工作。

  瑜伽是顶级的排毒运动,跟着光盘,睡前在床上练习10分钟最简单不过了;你可以抽空按压太冲穴,可促进肝脏排毒,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5-10分钟即可。

  2、好情绪有助肝排毒

  酒精、暴饮暴食、吃得过于油腻等饮食习惯都会使肝脏变得很“脏”,自然要尽量避免;中医认为,肝喜疏恶郁,最简单的排毒方法当属在精神上保持舒畅,不要暴怒和抑郁,维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

  肝气郁结、两肋胀痛的女性,可用玫瑰花泡水代茶饮。

  3、柠檬、枸杞茶最养肝

  青色食物可以疏肝、解郁,促进毒素的排泄,比如柠檬,可将新鲜柠檬切片泡水喝;枸杞也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可以用枸杞加菊花泡水喝。

  另外,白薯、玉米、海带、苹果、牛奶、洋葱、冬瓜,是爱肝食物前七名,多吃也有助肝脏排毒。

5肝火旺盛八大表现

  1、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2、肝火耳聋耳鸣: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3、肝火眩晕:眩晕的一种,见于《证治汇补·眩晕》章。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可见于现代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偏火旺者,宜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4、肝火不得卧: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治宜疏肝清火为主,可用疏肝散或龙胆泻肝汤等方。

  5、肝火月经先期: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自《妇人良方》,病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行先期,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有瘀块,乳房及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6、肝热自汗:自汗之一,见于《证治汇补·汗病》章。因肝热所致,常兼见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敛汗,可用逍遥散加减。

  7、肝火头痛:头痛病证之一。因肝火上扰所致,见于《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胆火盛者可予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等。

  8、肝热恶阻:恶阻证型之一。因孕后血聚养胎,冲脉气盛,冲气挟肝胃之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平时性情急躁的妇女,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口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芦根、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