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功时我们会很快乐,当失败来临时我们又会感觉到痛苦,其实最让我们感到绝望的还是健康的身体受到疾病的困扰时,因为健康才是我们的目标。那么,颈椎病患者保健措施有什么呢?如何预防颈椎病呢?让小编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目录
1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间盘变性(25%):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15%):
由于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可将其周围组织(如前,后纵韧带)及椎体骨膜掀起,而在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及被掀起的韧带组织之间形成间隙,称"韧带间盘间隙",其中有组织液积聚,再加上微细损伤所形起的出血,使这种血性液体发生机化然后钙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赘,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就可能对脊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
钩椎关节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15%):
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椎体前缘的骨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文献上也有这种前骨赘影响吞咽或造成嘶哑的报告,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后,开始时仅为功能上的改变,如不及时减轻压力,逐渐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因此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补充说明:
颈椎病主要因为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肿及炎症引发或加重了神经症状。
2怎样预防颈椎病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4、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5、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6、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7、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8、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
3颈椎病患者保健措施有什么
1.适当的体位
平时要注意端正坐姿,上班休息期间不要趴在桌面上睡觉。回家后也不要放任自己做“懒骨头”,更不要侧卧在沙发上看电视、蜷缩在被窝里玩手机等。
2.适宜的运动
适合预防颈椎病的运动有游泳、颈肩保健操等,游泳以蛙泳最佳。很多人平时工作时头部多往前探,应该工作一小时后站起来活动一下,注意伸颈仰头,向后收肩,可预防颈肩劳损。另外,双手十指交叉扶颈后部,少许向前方用力,而头部则往后倾,坚持6秒,重复3~5次。
3.适合的枕头
颈椎病患者对枕头的要求应更严格。枕头的高度要注意,睡觉仰卧时枕头高度应等于立起来的拳头高度,而侧卧时枕头高度应等于一拳半的高度。这样仰卧能维护颈椎原有的生理曲度,侧卧时又能维持颈椎呈一条水平直线。枕头质地要软硬适中,对头颈部有承托力。
4十五种颈椎病的食疗方法
1、山丹桃仁粥
山植,丹参,桃仁(去皮),粳米。制法原料洗净,丹参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2、参枣粥
人参,粳米,大枣。制法人参粉碎成细粉,米、枣洗净后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调入人参粉及白糖适量。有益气补血的作用。
3、壮骨汤
猪骨(最好是猪尾骨),杜仲,枸杞子,桂圆肉,牛膝,淮山药。制法原料洗净,猪骨斩碎,共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钟,加适量花生油、盐、葱、姜等配料,取汤服用。可补肝益肾,强筋骨。
4、木瓜陈皮汤
木瓜,陈皮,丝瓜络,川贝母,粳米。制法原料洗净,木瓜、陈皮、丝瓜络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贝母(切碎),加冰糖适量即成。可化痰,活血化瘀,疏风通络。
5、川芎白芷炖鱼头
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鱼头1个,生姜、葱、盐、料酒各适量。川芎、白芷分别切片,与洗净的鳙鱼头一起放入锅内,加姜、葱、盐、料酒、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6、天麻炖鱼头
天麻10克,鲜鳙鱼头1个,生姜3片。天麻、鳙鱼头、生姜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即可。可补益肝肾,祛风通络。适用于颈动脉型颈椎病。
7、葛根煲猪脊骨
葛根30克,猪脊骨500克。葛根去皮切片,猪脊骨切段,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煲汤。有益气养阴,舒筋活络之功效,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8、桑枝煲鸡
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1000克),食盐少许。鸡洗净,切块,与老桑枝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煲汤,调味,饮汤食鸡肉。可补肾精,通经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9、生姜粥
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佐餐服食,可祛风散寒,适用于太阳经腧不利型颈椎病。
10、杭芍桃仁粥
杭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先将白芍水煎取液500毫升,再把桃仁洗净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二汁液同粳米煮熟。饮此粥可活血,养血,通络,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11、川乌粥
川乌粥制作起来是非常的方便的,需要食材有生川乌、香米,我们用小火将它们慢慢的熬,最后再把姜汁、蜂蜜一起放进去进行均匀的搅拌。最后空肚子喝下去,这个食疗方能够散寒通痹,非常适用于经络痹阻型颈椎病。
12、葛根五加粥
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所有原料洗净,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与余料同放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加冰糖适量,调味食用。可祛风,除湿,止痛。适用于风寒湿痹阻型颈椎病。
13、炒蛇片
乌蛇1条。将乌蛇去皮、内脏,洗净,切成薄片。烧热锅,放入油,烧至油七成热时,将蛇片倒入锅内翻炒,至蛇片八成熟时,加盐、黄酒、葱段、姜片,继续翻炒至熟透。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作用。
14、桑枝煲鸡
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1000克),食盐少许。将鸡洗净,切块,与老桑枝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煲汤,调味。可补肾精,通经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15、参芪龙眼粥
党参、黄芪、桂圆肉、枸杞子各20克,粳米50克。将原料洗净,党参、黄芪切碎先煎取汁,加水适量煮沸,加入桂圆肉、枸杞子及粳米,文火煮成粥,加适量白糖即可。可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亏虚型颈椎病。
5按摩五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散风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肌肉酸痛、颈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
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
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5、按揉曲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
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温馨提示: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