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冬季大多地方的天气都比较冷,由于冬季寒冷的空气引起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致冻疮。很多朋友都被冻疮所困扰,这里中医推荐治疗冻疮的小偏方,希望对您有帮助。
目录
1患上冻疮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局部性冻疮,主要发于手背、足跟、耳廓等暴露部位,多呈对称性,轻者受冻部位皮肤先苍白,继而红肿,或有硬结、斑块,边缘掀红,中央青紫,自觉灼痛,麻木,暖热时自觉灼热、痒痛。重者则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肿块,皮肤淡白或暗红,或转紫色,疼痛剧烈,或感觉消失,局部出现暗红色血疱,血疱破溃后渗流脓血水,收口缓慢,常需1—2个月或更长时间。
根据冻伤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度。
Ⅰ度(红斑性冻疮):损伤在表皮层,皮肤红肿,疼痛瘙痒。
Ⅱ度(水疱性冻疮):损伤达真皮层,先出现红肿,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血疱,局部感觉迟钝,疼痛较剧烈。
Ⅲ度(坏死性冻疮):损伤皮肤全层,严重者可深达皮下,肌肉或整个肢体坏死,一般伤后3—7天出现水疱,肢体活动受限,病变部位变紫黑色,周围水肿,疼痛明显,约7天后出现干性坏疽,患部感觉和功能完全丧失。约2—3周后,冻伤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如感染毒邪可变为湿性坏疽。全身可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甚至出现内陷证。
全身性冻疮者,初起出现寒战,继则感觉迟钝,疲乏无力,视物模糊,幻觉,嗜睡,不省人事,体温逐渐降低,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变浅,脉搏细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以上这些是冻疮的常见症状,通过对冻疮相关症状的一些介绍,相信大家对冻疮的症状都有所了解了,冻疮虽然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演变成大疾病的,甚至危害人的性命,所以一旦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2治疗冻疮的中医小偏方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6.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7.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8.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方适用于冻疮的预防。
友情提醒: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怎么样缓解冻疮的疼痒难忍和破裂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冻疮的发生。
1。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小小的冻疮也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的,其实只要在冻疮发生之前我们能够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的话就能有效的预防发生了,我们介绍的这些日常小知识相信对大家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如果出现疾病自己也可以进行判断和应急处理,当然,我们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请大家多多学习。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4介绍冻疮的治疗费用
冬天是越来越近,除了要做好御寒的准备,还要做好冻疮侵袭的预防工作。尤其是那些很容易患上冻疮的手,脚等部位。为什么冻疮现在的发病的人数是越老越多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冻疮的发病原因了。
首先,生冻疮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儿童、少年容易发生冻疮,青壮年次之,老年不容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缩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强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儿童少年的皮下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瘀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损伤,而老年春的皮下小血管对寒冷的刺激则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冻疮。
体质强弱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好坏,与发生冻疮也有密切关系。患心脏疾并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环机能差的人,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经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发生冻疮。
性别对生冻疮也有一定影响。青年和壮年妇女比同年龄的男子容易生冻疮,这是因为妇女对寒冷的适应性差,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低。
潮湿是引起冻疮的另一原因。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明显加重寒冷对他的影响和危害,更容易破坏局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使冻疮形成。所以在潮湿中比在干燥环境下生活更容易发生冻疮。此外,长期站立、缺乏活动、衣服窄孝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易发生冻疮。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预防冻疮的措施。
冻疮的治疗一直是患者的心头大患,治疗冻疮时患者又在担心治疗的费用需要多少钱。费用问题要看冻疮的具体病情了。那么,治疗冻疮需要多少钱?
针对治疗冻疮需要多少钱、费用如何的问题,因治疗方法、患者病情、疗程的不同,其治疗冻疮的费用也不同。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并选择正规医院,其费用都能接受,较合理。
5冻疮吃什么好
俗话说,食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食疗治冻疮的好方法。
熟附煨姜狗肉煲
材料:熟附片6克,生姜100克(煨熟切片),桂枝3克,狗肉200克,佐料适量。
制作:先将狗肉用油微炒,待皮色转黄,加水适量,以武火烧开后,放入熟附片、桂枝、生姜,改用文火把狗肉熬烂,调味即可食用。
杜仲枸杞丹参雀肉汤
材料:麻雀4只,杜仲9克,枸杞15克,菟丝子10克,丹参15克,葱、姜、蒜、黄酒等佐料适量。
制作:将麻雀宰杀干净,把杜仲、枸杞、菟丝子、丹参放入麻雀腹中,将麻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半小时,去药,加葱、姜、蒜、黄酒、食盐,再用小火煮片刻,即可。不过此方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