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不适症状的方法是喝点姜汤,如果恶心想吐,还可以喝点藿香正气水。专家建议,吃冷饮的时候最好多在嘴里含一会儿,以减少对脾胃的刺激。那么保护肠胃的方法还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相关的知识吧。
目录
18类食物养护肠胃
清肠能手1——糙米
糙米含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是白米的两倍)、矿物质、铁质及维生素B1、B2、B3,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净化血管,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及清理肠胃,为肠道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研究显示,长期进食糙米有助将毒素排出体外,此外它还能平衡血糖、防止尿酸过高、预防便秘和肠癌。
清肠能手2——木瓜
木瓜里的蛋白分解酵素、番瓜素可帮助分解脂肪,减轻胃肠的工作量。木瓜中的果胶成分还有清理肠胃的功能,不过,木瓜要在吃完饭1-2时时后再吃,吃饱后立即吃,只会加重胃部负担。
清肠能手3——酸奶
酸奶除了有丰富的钙质外,还能调理肠胃内细菌平衡,净化肠胃,刺激肠胃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肠胃疾病发生。但要注意的是,酸奶饮料或者乳酸饮料是被稀释后的饮料,效果没有较稠的酸奶好。
清肠能手4——菠菜
菠菜能清理人体肠胃里的热毒,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焕发。菠菜叶中含有一种类胰岛素样物质,能使血糖保持稳定。菠菜丰富的维生素含量能够防止口角炎、夜盲等维生素缺乏症。菠菜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促进细胞繁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脑功能,又可增强青春活力,防止大脑老化。
清肠能手5——木耳
木耳具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消除血液里的热毒。黑木耳中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排出体外,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黑木耳对体内难以消化的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具有溶解作用,对胆结石、肾结石等也有化解功能。
清肠能手6——海带
中医专家指出,海带属于碱性食物,富含的碘可促进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代谢。海带中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的物质,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使胆固醇保持正常含量。海带中的褐藻胶因含水率高,在肠内能形成凝胶状物质,有助于排除毒素物质,阻止人体吸收铅、镉等重金属,排除体内放射性元素,同时有助于治疗动脉硬化,并可防止便秘和肠癌的发生。
清肠能手7——苹果
国外有句谚语:“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它对于健康最显而易见的效果是:促进肠道排毒——所含有的半乳糖醛酸、果胶,将肠道中的毒素降至最低;其中的可溶性纤维素,有效增加了宿便的排出能力,让你告别“小腹婆”,保证肠道循环正常运转。
苹果皮中含有很多丰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能降低肠道老化的速度。因此,苹果最好带皮吃哦!
清肠能手8——花生
有调查研究表明:花生对于强健肠道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花生入脾经,有养胃醒脾、滑肠润燥的作用。而且,其中独有的植酸、植物固醇等特殊物质,也会增加肠道的韧性,使抵抗外界侵扰的能力不断增强。
健康专家指出,每日吃5~6粒水煮花生,就能强健肠道,因为水煮花生的营养并不会被破坏,吃得安全、便于吸收,是白领为肠龄“瘦身”的最佳选择。
2舒心养胃吃这三道美食
双耳拌银杏
推荐理由:天气这么热,来个素菜也不错。
双耳拌银杏是一道素菜的凉菜,清理肠胃,又健康。在煮银杏的时候,最好不要加盖,让银杏中的小毒挥发掉,煲粥也是要打开少少煲盖。
材料:黑木耳(50克)、银杏(16粒)、雪耳(80克)、芹菜(300克)、红萝卜(半个)
软炸香鳝
推荐理由:谁能想到这道鲜滑爽口的“鳝丝”是用香菇做成的呢。香菇是素食者的日常食材之一,因为它营养含量全面,能很好地补给人体所需。这道炸鳝丝酥,香脆可口,即便荤食者也会喜欢这道菜的。
原料:干香菇(约250g)、鸡蛋(1只)、面粉(100g)。
番茄芸豆汤
推荐理由:以一道素菜配一道营养丰富的汤作为晚餐,既能使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又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番茄芸豆汤味道酸酸甜甜的,夏日食欲不振时饮用有开胃的效果哦。原料:红芸豆(100g)、番茄(约100g)、青椒(1个)、香菜(10g)。
3生活习惯与肠胃健康紧密相关
(一)不良生活习惯
1.边走边吃、边看边吃消化不良
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人的早餐都是在上班路上解决的,而中餐又往往对着书本、电脑屏幕边看边吃,这样会让胃很不舒服。“消化”是一项紧张而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充足的血液,如果这时人体处于运动中,会大大分流了胃肠道的“电力供应”,必定会影响到它的正常消化功能,最终导致胃炎,甚至出现胃下垂。同理,边看边吃使脑部无形之中和肠胃“争夺”了血液,也会造成消化不良。
2.让肠胃负担不了的习惯
汤泡饭使胃肠负担加重
有人喜欢把饭和汤水混在一起,吃汤泡饭,这样会使食物在口腔内还未嚼烂,就滑到胃里,加重胃肠道负担。此外,吃汤泡饭也会让唾液分泌得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营养不能被完全吸收。再加上味觉神经没有受到应有的刺激,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最终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和营养不良。
吃太辣使胃肠负担加重
适当吃辣能给健康加分,然而过度吃辣会使消化液分泌过多,引起肠胃黏膜充血、水肿、肠胃蠕动剧增。
吃油炸食物使肠胃负担加重
油炸的食物因为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咀嚼得非常细碎和搅拌得十分均匀,会影响它在胃和小肠中的消化。食物经过油炸以后,大部分颗粒被包在油脂里,减少了和蛋白或淀粉接触的机会,因此较难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出现反酸、恶心等不适。
3.不良习惯可致癌
三餐不定、压力过大可致癌
有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气进食胃癌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1.5倍。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则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更高。胃是一个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饥一顿,饱一顿,经常不吃早餐,有时又暴饮暴食,加之开夜车、生活无规律,让胃癌发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喜食烟熏可致癌
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及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在平均摄入量的基础上,每天摄入加工肉类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吃得太烫可致癌
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
(二)养成良好习惯
1.合理饮食
少吃多餐,饭只吃七份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一日三餐有规律,合理的摄入热量,忌暴饮暴食。
2.改变饮食习惯
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3.适度运动
合理的饮食配合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饮食不当对肠胃造成的隐患。即便是工作忙碌没有条件合理饮食,也要充分利用节假日进行调理。
4.按摩保健
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5.长期冷水浴
进入寒露气温下降,很多人都开始洗热水澡,如果这时候还可以用冷水洗澡的话可以继续坚持。洗冷水澡是一项很好的耐寒锻炼,刚开始洗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一下子让整个身体马上接触冷水,可以先用冷水泼洗脸颊和手臂。让身体有一定的适应度后再开始洗全身。此外,在水温的选择上,可以先用稍温热的水,然后每次逐渐降低水温,直至变为冷水。
6.保持愉快的心情
疾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4夏季如何保养肠胃
夏季肠胃病缘何高发
夏季天气热,空调房与室外的温度相差悬殊,一冷一热的刺激使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腹部疼痛。
气温高的季节里,人体神经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某些分泌腺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常常出现消化功能减弱。
夏天出汗多,饮水多,胃酸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
剩饭剩菜或熟食容易被细菌污染,细菌会使胃黏膜遭受损伤;大量食用冷饮,会引起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血流减少,这样会使胃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餐后饱胀感、恶心、呕吐、厌食、嗳气及上腹烧灼痛等症状。
夏季如何科学保肠护胃
1、不要在大汗大热之时,喝冰水和冰饮料,防止寒积腹泻。
2、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干净,最好不吃隔夜食品(外出进餐可即时吃点大蒜)。
3、躲避暑热和夜凉的侵入。盛夏之时少出门,夜晚睡觉肚脐不要受凉。
4、少出汗、少紧张。每日生活要有轻松的安排,汗出多了容易乏力、气虚,更不爱吃东西。
5、发生肠道疾病要及时就诊,不要延误治疗时间。
6、经常喝一些浓茶,晚间用此茶叶泡脚。多吃冬瓜、西瓜,以消暑热。太热时用藿香正气丸,有一点暑热就服用一天,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7、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速度加快,体内的钠、钾等电解质流失较快。因此,夏季饮食更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夏季蛋白质的摄入不可减少,要适当吃一些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制品等,同时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和瓜果。
8、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需要注意的是烹饪方式的清淡,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油煎、烧烤食品。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消化功能较弱,每餐吃到七八分饱为宜。
5 情绪会影响肠胃
这是一个很不顺心的早晨。你上班迟到了,你的老板对你十分生气,要你马上到他办公室去一趟,就在这个时候,你却突然想上厕所……
准备了很久的考试即将开始,老师临发卷前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你举手,说大便憋不住了……
而有些人出现以上情况会特别严重,紧张时会伴随腹痛或便意,食用冷辣生鲜食品会立刻拉肚子,而你可能把这些事归咎于紧张或者吃坏了肚子。实际上这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
首先请你进行一个小测试:
你是否存在腹痛或腹部不适反复发作,而排便后症状改善;
紧张或焦虑时,是否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同时伴有粪便外观改变;
以上的情况是否已经持续超过6个月;
以上情况最近3个月内每月是否至少发生3天。
如果你符合以上四条,则可以初步确诊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常见 但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转接介绍说,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然而许多人在检查中没有发现异常。她同时补充说,“这种疾病发生率并不低,在中国,10%-15%的人患有该病,在美国,发病率则超过了20%。目前,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太明确。可能与饮食因素、内脏高敏感性、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感染与炎症、心理社会因素等相关。而肠道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性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生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的主要发病机制”。
然而,这种严重影响生活的肠胃疾病就医率却相当低。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以为自己只是偶感不适,随意服用一些消化类药物,忽视了其是慢性肠胃病反复发作的表现,耽误了去医院就诊并及时得到妥善诊断和治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