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了胃痛,它也有可能是胃溃疡、胃炎等严重疾病的症状之一,长期不治疗也会发展成危害健康的疾病。要注意保持生活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不宜过饱,少吃或者不吃冷与刺激性食物。
目录
1胃痛不能吃什么
1、油炸食物
油炸食品总的来说都是不卫生不健康的,特别是对于肠胃病患者来说。炸鸡块属于高脂肪食物,不利于消化,人体就会自动分泌出更多的胃酸,会加重消化道负担,不仅影响你的肠胃,而且导致肥胖,吃多了还会引起恶心甚至腹泻,对健康非常不利。
2、蟹
蟹性寒,味咸,亦属大凉之物。《本草经疏》中记载:“若血因寒凝,与夫脾胃寒滑,腹痛喜热恶寒之人,咸不宜服。”《随息居饮食谱》也说“中气虚寒者均忌。”所以,寒性胃痛以及气虚胃痛之人,皆不宜食。
3、绿茶
绿茶具有抗癌的作用,绿茶营养成分最高,但是绿茶也是凉性的,但是胃寒者最不宜喝。比如龙井、碧螺春、毛尖等都是绿茶,胃疼的人常喝这些茶会引起胃部的不适。
4、坚果
避免食用硬质的坚果。难消化的坚果在胃痛的时候会令胃更难受。
5、生洋葱
洋葱、大蒜、韭菜里面充满了多种营养元素,它们对健康大有裨益,比如保护心脏,但是它们也会导致肠胃不适,比如胀气、腹部绞痛等。但是通过烹饪似乎可以使引起肠胃不适的营养混合物不起坏的作用。
6、薄荷
薄荷会放松食道括约肌,增加泛酸的几率。任何含薄荷的东西都要小心,比如薄荷茶、薄荷糖和薄荷口香糖。
7、猕猴桃
猕猴桃性寒,味甘酸。《开宝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药大辞典》也说:“脾胃虚寒者慎服。”凡胃寒痛者当忌。
8、汽水、果汁
有胃病的患者不能喝汽水和果汁,因为有胃病,所以胃的吸收都不怎么好,而这些饮品中含有很多果糖,饮用后会导致肠胃不适。
9、腌制食物
养胃吃食物口味应清淡,腌制食物含有大量的盐分会使胃受到刺激收缩,多吃会对胃造成危害,而且腌制食物中还含有较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导致胃癌的直接原因。因此,为了胃健康,应尽量少吃腌制食物。
10、乳制品
有乳糖不耐的人,摄入乳制品后会引起胃部不适。可以选择酸奶、硬奶酪,或含乳糖低的 牛奶 。
11、香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说它“甘,大寒。”凡有寒性胃痛之人,均不宜服食,否则食后即感胃冷不适,甚则立即引起胃痛发作,故当忌之。
12、生冷食物
冷饮过低的温度会使胃剧烈,特别是胃病患者,如果生冷食物吃过多还会容易造成胃出血。收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13、甘蔗
甘蔗性寒,味甘。虽有清热生津作用,但胃寒之人则不宜食。《本草经疏》中明确告诫:“胃寒呕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属寒者当忌食甘蔗。
14、咖啡
咖啡是有一定刺激性的饮料,胃部受到刺激而胃液分泌增加,刺激空胃,对胃溃疡等患者不利。此外,还有一些含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可乐,胃患者也应该要尽量少喝。
15、辛辣食物
红辣椒或胡椒能刺激食道的内壁,吃完后会有种令人讨厌的心痛,并且增加胃的负担。即使你想加一些酸奶油使它变凉,你仍然能获得同样的刺激。而且,加上酸奶油之类的东西反而会遭受其他的副作用。
16、荸荠
甘寒之物,能清胃热,但寒性胃痛者则当忌食。正如唐代食医孟冼所说:“有冷气,不可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中气虚寒者忌之。”
17、西兰花
西兰花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特别多。这种纤维只有在大肠里才能被分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同时西兰花还含有类似豆类中的产气糖类。
18、凉茶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凉茶是很多人的挚爱,因为凉茶“很寒”,对有胃病的人来说不好。因此,尽量少喝。
19、山楂
消积耗气食品,多食久食则伤胃气,如《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耗气,虚病后忌之。”元代名医朱震亨还指出:“山楂,大能克化饮食,……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所以,气虚胃痛者尤当忌食。
20、西瓜
西瓜性大凉,能清胃火。《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素有“天生白虎汤”之称。《中药大辞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
21、豆类
豆类是一种高蛋白质食品,营养丰富,但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豆类含有的含嘌呤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整粒豆中的膳食纤维还会对胃黏膜造成机构性损伤,里面含有的一些物质还会分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气体,进而引起腹胀。
22、番茄
番茄的酸性很高,可能刺激胃产生更多的胃酸。因此,吃太多番茄会导致泛酸、烧心等症状。用番茄做成的番茄酱也如此。
23、巧克力
有肠胃病的人不宜常吃巧克力,巧克力含有大量的脂肪,吃多了就容易引起胃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胃痉挛。
2胃痛吃什么食物好
一、胃痛吃什么好
1、最养胃的,是面条;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饭。
2、如果熬粥,少放点苏打进去,对胃有好处。
3、小米粥和馒头,可以养胃 。
4、有两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热水。 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饭后1-2小时后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的缺点;二是喝奶前先吃一些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如馒头等;三是早晨喝牛奶时要同时吃些馍、米饭、面包、饼干、点心等含淀粉的食物,这样可使牛奶在人胃中停留时间较长,牛奶与胃液能够充分发生酶解作用,使蛋白质能够很好的消化吸收。
5、花生,生吃最好,饭前吃个4到6粒,吃太多反而伤胃。
6、大枣、豆腐、白菜、牛奶、胡萝卜,健脾和胃。
7、苹果、柚子、葡萄、桔子、风梨,防脂肪积聚,补心益气生津止津。
8、核桃、榛子、松子、桂圆、花生等坚果食品可及时补给微量元素益骨质健康。
9、花生,蜂蜜都是养胃的。
10、红茶十分养胃。
3造成胃痛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胃疼发生的常见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
第二、脾胃虚弱病后脾胃受损或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胃阴素虚或病久阴伤,胃失濡养,胃气不和亦能发生疼痛。
第三、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疼发作。总之,胃疼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第四、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产生胃脘疼痛。或因寒凉伤中,胃阳被遏,正邪交争,而胃痛乃作。
第五、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之疏泄失调,横逆犯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则胃脘头痛正如沈金鳖所说:胃病,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若气郁化火,可 致疼痛加重;火郁日久,致肝胃之阴亏耗,则病程每多缠绵;如久痛入络,络脉损伤,则见吐血,便血等症。
4胃痛症状诊断鉴别
1、痞满:胃痛与痞满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心痛: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所说:“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与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胃痛多发生于青壮年,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其位置相对较低,疼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痛势一般不剧,其痛与饮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病症状,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胃的检查异常;心痛多发生于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对较高,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4、腹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痛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对较低。胃痛常伴脘闷,嗳气,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胀,矢气,大便性状改变等腹疾症状。
5解析中医如何诊断分型胃痛
胃痛是指上腹或心窝处发生疼痛的一种病症。常因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引起,另一是由于脾不健运、胃气不降而导致,所以常发生在情绪失和、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的人身上。痛时可以牵连胁背或兼见呕吐、吐酸、嘈杂、形寒、便黑及大便不正常等现象。根据胃痛患者的不同症状、体质、病因,中医将其归纳为四型:
1、肝胃不和型:患者胃部胀痛或牵连至肋背部,嗳气吐酸,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多见于溃疡病发作初期。
2、脾胃湿热型:患者胃脘疼痛,伴有灼热感,泛酸嘈杂,烦躁不安,口渴,小便黄赤或等现象,多见于溃疡病急性发作期。
3、脾胃虚寒型:患者胃部隐隐作痛,脘部觉冷,进食后痛减,呕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严重者手足不温、大便稀溏,多见于溃疡病缓解期或久治不愈者。
4、瘀血停滞型:患者胃痛如刺如割,进食后疼痛加剧,痛处不移,拒按,或见呕血、黑便,常发生在溃疡病并发出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