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是感冒咳嗽的多发季节,很多人会寻求很多治疗感冒的好办法。有些流传的方式是正确的,而有些只会误导我们,让我们的身体受到更大的危害,有人说适量喝温水预防感冒,这是真的吗?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1感冒后最应该做什么
如果我们感冒了,休息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时候如果可以就不要再去上班,也不要到外面参加活动,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找一张舒适的床,然后躺下来,每天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我们常说睡觉就是最好的感冒药。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让病毒统统远离我们。
感冒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补充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有预防感冒的作用,在感冒还没加剧的时候,我们可以吃几片维生素C泡腾片,但是这个不能长期作为预防感冒的补充剂。感冒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做个烤橘子吃,这也是治疗感冒的好方式,可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还有,感冒的时候我们可以吃块黑巧克力,因为黑巧克力中的糖分能降低咳嗽的敏感,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止咳药都是糖浆,吃了甜的会使咳嗽症状减轻,我们还可以吃点冰糖雪梨,同样可以缓解咳嗽带来的痛苦。但感冒期间,这些甜食也不能多吃,还是比较推荐清淡饮食。
有些人认为,感冒的时候只要通过运动,让全身出汗就可以治疗感冒,这是错误的方式。在感冒期间,最主要的就是休息,所以切记进行剧烈的运动,而且到户外活动,空气质量不好,会加剧感冒带来的咽喉肿痛。也有人通过感冒的时候喝一点酒,让全身暖和来治疗感冒,这也是不可取的。酒精本身就是刺激性饮料,这同样会加剧咳嗽。
2适量喝温水预防感冒
误区一:发热了,穿衣加被,出出汗热就退了。
发热是感冒的一个重要症状,退热方法有多种,中医的发汗退热便是其中之一。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发汗可使风寒、风热从汗而出,其热亦随汗而解。中医发汗讲究“度”,以“微微汗出”为宜;如大汗淋漓,则易损机体正气,甚至导致虚脱症。
有些家长喜欢给发热的孩子加衣加被,试图让其“热而汗出”。殊不知,这样做不易散热,体温难以下降,对风热、暑热感冒者(舌红、苔黄者)尤不宜。应该是适量补充温开水,保持空气流畅,加快体表散热;适当保暖,以不致受凉为度;汗出时及时擦干,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再次受凉。
误区二:感冒了,消化不好,尽量清淡饮食,喝白粥吃青菜就可以了。
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消耗增加,发热出汗还会排出更多的电解质。
此时如仅进食白粥、青菜,一方面蛋白质、脂肪类补充不足,抵抗力下降,无法抵御病毒,容易使病情加重或迁延。而饮食过分清淡,电解质摄入不足,特别是血钾低,人会感觉疲倦。故感冒时需补充营养,考虑此时食欲不佳,可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瘦肉粥、鱼粥等是不错的选择。
误区三:平时运动少,感冒了,赶快去运动,出一身汗。
平时缺少运动,感冒时突然增加运动量,增加体力消耗,免疫力愈发降低,加重病情。运动后大量出汗,体内的毒素排出快,可能会出现症状明显缓解的假象,实际上这会埋下不小的“隐患”:剧烈运动后24小时内机体会出现免疫抑制,病毒却格外猖狂,可能还会发展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等。故运动防病重在平时坚持,感冒时则要注意休息。
误区四:感冒喝碗姜茶就好。
中医讲感冒分风热、风寒、暑湿、气虚、阴虚、时行感冒等多种证型,这与感受的病邪性质、发病季节、气候及病人本身体质有关,治疗也各异。
生姜味辛,性微温,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等作用,在感冒治疗方面,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于治风寒感冒(怕冷、舌色淡、苔薄白者)。用其煎茶,或加红糖趁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但对于风热、暑湿感冒,服用姜茶则易助长热邪,引起咽喉疼痛、发热等。药食同源,其他食物、药物亦如此,各有一定的偏性,需根据体质以及每次患病时不同性质辨证施食,切勿乱投药。
误区五:大家都说感冒多喝水,拼命喝两天。
亲戚朋友感冒了,我们总是对他说:多喝点水吧。但是,近来研究发现,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多喝水可促进感冒痊愈,相反,不少病例由于饮用了大量水分,导致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引起低钠、低钾血症,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甚至昏迷。在身体没有任何脱水迹象时,不建议饮用大量水分来对抗感冒。
同时,因为消化功能下降,大量饮水使胃酸稀释,更加重了胃的负担。正确做法是:在感冒发热出汗多时,比平时适量多饮用些温开水,以不致引起胃部不适为度。
3感冒的类型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及体虚感冒,这四型感冒在夏季均可发生,以前三者最多。
暑湿感冒是仅发生于夏天的特殊类型感冒,因夏日暑湿较重,易侵犯人体,症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暑与湿上。多有发热、汗出热不退、鼻塞、鼻涕黏稠,伴有头昏重胀痛、身重疲倦、心烦口渴、胸闷及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西医称之为“胃肠型感冒”。
为了免受酷暑的煎熬,有些贪凉的人会经常躲在空调下或吃过多冰镇的饮料及食品,殊不知,夏日人体皮肤毛孔都是张开的,抵御风寒的能力更弱,此时很容易伤风,形成风寒感冒。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就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伴鼻塞、喷嚏、鼻涕色淡质稀及头痛、四肢关节酸痛。
另外,对一些阴虚或阳亢的内热体质者,更容易感受夏日的温热之风或受风化热而生病,形成发热重、恶寒轻、汗出不畅,伴有口干而渴、咽喉肿痛、痰黄黏稠的风热感冒。
“热伤风”不可盲目吃药,需辨明自己伤风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先辨型,后选药。热伤风有自愈趋向,主要以非药物方法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饮食清淡等。
4夏季如何预防感冒
一、冷水洗漱,热水泡脚
早上起来,用冷水洗脸刷牙,晚上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水不用太烫,双脚刚好可以放进去的温度就最佳,泡到双脚有些发红就可以,这样长期的做法,可以加快血液循环,通筋活络,助于睡眠。
二、在室内避雨
夏季高温多雨,如果在碰到下雨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在室内避雨,因为地面被烈日暴晒,再加上突然的暴雨,地面会散发出一些刺鼻的气味,并带有很多细菌病毒,如果在户外,吸进去这些很容易就让人打喷嚏,甚至感冒。
三、适当增减衣服
夏天天气都知道比较炎热,所以应该穿得相对少一些,选择比较透气的衣服,当然也尽量避免满头大汗就脱掉衣服,因为汗水在蒸发的同时会降低体温,如果不及时穿上衣服,容易会伤风感冒。
5夏季感冒吃什么好
1.西瓜
西瓜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的功用,夏天风热感冒者宜食之。《日用本草》指出:西瓜能“清暑热,解烦渴”。《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风热感冒之人发热口干咽痛时,食之颇宜。
2.生姜
生姜又称鲜姜,黄姜,有独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能使各种菜肴鲜美可口,味道清香。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所以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
3.绿茶
绿茶日常服用还能有效的增强免疫力,令身体越来越年轻,同时对于多种病毒、细菌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
4.甘蔗
甘蔗性寒,味甘,可以清热,生津。《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甘蔗有“利咽喉”的作用,在因风热感冒,出现喉咙疼痛、口干咳嗽时,食用甘蔗可以清火利咽,缓解症状。
5.紫苏
紫苏性温,味辛,有发汗、散寒、退热作用,对风寒感冒之人宜食。若气虚之人风寒感冒时,宜用紫苏叶同大米煮成稀粥食用。由于紫苏所含的特有的香气是紫苏乙醛,即紫苏精油,易于挥发,所以,煮紫苏粥时宜在稀粥临熟时加入紫苏叶10克,稍沸即可,不宜久煮。
6.豆豉
豆豉性平,能解散表邪,民间常以豆豉与葱白同用,或煎汤饮,或煮粥食,无论对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均宜,有发汗、退烧的效果。
7.大蒜
大蒜里所含的硫化物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帮助你预防疾病。菜里加入大蒜是个很好的选择,虽然大蒜含有强效的化合物,但是你除了吃富含大蒜的食物外,还需要服用膳食补剂来获得足够的、有益健康的剂量。
8.洋葱
洋葱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气味辛辣,具有抗寒功效,能抵御流行感冒,且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洋葱的营养丰富,能刺激胃、肠及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