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脑血管疾病

四种症状要查脑血管

脑血管疾病常悄悄潜伏在人们身体里,在不经意间突然发作,严重威胁现代人的健康和生命。以下4种“暗号”,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脑血管疾病,保卫心脑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问必答网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目录 有些脑血管病可遗传 四种症状要查脑血管 脑血管意外护理 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哪些人容易得脑血管病

1有些脑血管病可遗传

  研究表明,这类病人的父母死于脑血管疾病者比一般人高4倍。单卵双胞胎者的父母如有此类疾病,则他们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机会要比一般人高6倍。曾发现一对单卵双生子成年后在同一年龄死于脑血管疾病。

  对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病因的研究中,环境因素作为外因,而遗传因素常作为内因之一已引起重视,因为在同样的不利环境因素下,有的人容易发生脑血管病,有的人则不发生。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因素,表现为具有先天遗传素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就容易发生高血压。

  据国外调查结果,父母血压均正常,则其子女高血压发病率仅为3.1%;如父母亲中有一人患高血压病,则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为28.3%;如父母皆有高血压,则其子女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45.5%。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调查了63名高血压病人的三代人,其中只有一人的三代人中没有高血压病。可见高血压病的遗传因素占有重要地位。

  在脑血管病的病人中,遗传因素也较明显。一些具有中风遗传素质的人常成为脑血管病的易患者,虽然高血压属于发生脑血管病最重要和最危险的因素,但脑血管病的发生并非完全依赖于血压的高度。

2四种症状要查脑血管

  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退行性病变和缺血性病变的早期,常会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头部有紧箍和压迫感、嗜睡、容易疲劳等。这些症状被称为“动脉病性神经衰弱”,通常提示大脑供血不足,最好进一步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记忆减退、判断力变差。

  脑血管病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特别是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情、抽象的数字等;判断力下降,遇事反应迟钝,处理问题不果断,需要别人的协助和建议才能做决定;以及缺乏想象力,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等认知功能受损的表现。

  情绪波动,缺乏自制力。

  不少脑血管病患者早期,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变化,如情绪不稳、好发脾气,或感情脆弱、多愁善感,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度焦虑等,严重时可出现“动脉硬化性精神病”。因此,当中老年人经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发雷霆,钻牛角尖时,要考虑是否由脑血管疾病所致。

  性格反常,喜怒无常。

  由于疾病直接受累或间接影响,不少患者的性格会出现改变。比如原本开朗健谈的人变得感情淡漠、与他人交往减少、性情孤僻、难亲近,或者原本内向、沉默的人变得容易兴奋激动、话多、爱笑等,还有一些患者表现为喜怒无常,时而充满热情,时而忧心忡忡。

3脑血管意外护理

  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又称"卒中"。是急性脑部血液循际障碍所引起的脑机能紊乱的总称。主要包括:脑出血,常发生于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起病急骤,一般较为严重;脑血栓形成,因脑动脉硬化,血管胶狭窄,血流缓慢引起,起病较为缓慢;脑栓塞,见于心脏病患者,起病突然;脑血管痉挛,多见于高血压病,起病突然,但易缓解。临床表现随脑部受血液循环障碍影响的部位和范围而不同: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视力损害、神志模糊、惊厥、昏迷等。在1-2天内脑部的损害可达到高峰,大多数在数月内可有明显好转而趋向稳定,但肢体活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恢复,则需一个缓慢的过程。

  护理要点

  ◆ 鼓励病人树立信心,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及过度用力。

  ◆ 合理安排饮食。注意低脂少盐。根据病人的食欲和消化情况合理安排流质、半流质或软食三种饮食。

  ◆ 给病人喂食不宜过快,以免引想呛咳。

  ◆ 可适量饮用决明子,以保持大便畅通。必要时可注入开塞路通便。

  ◆ 瘫痪者卧床要干燥、平整、柔软。每日可用樟脑酒精(10%)按揉受压部位,防止褥疮形成。如有局部糜烂,可用氯霉素鱼肝油油膏或百湿膏外敷,也可作局部红外线照射。

  ◆ 定时翻身。

  ◆ 注意口腔清洁,保持呼吸畅通。

  ◆ 鼓励病人主动活动,以恢复肌力。

  ◆ 鼓励病人说话,帮助语言训练。

  ◆ 积极进行技体锻炼,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从坐到站。

  患者尚不能主动运动时,可由护理者帮助按摩瘫痪肢体,再作肢体被动伸屈活动。每日3遍,每遍10次左右。肢体能主动伸屈时可作下列锻炼:

  ①卧位,两手握拳,手臂及大腿交替屈伸;

  ②坐位,提腿,原地踏步,每日2次,每次10~15下;

  ③起坐,先由护理者扶持,后由病人自己起坐,每日3次;

  ④立位,扶床架或椅背站立,每日2次。

  第二步:步行。

  ① 扶持椅背、床架站立,作原地踏步,每日3次;

  ②扶持椅背站起,一腿提起片刻再换另一腿,两腿如此交替进行,每日3次;

  ③扶持床架或桌子行走,再过渡做扶手杖行走,最后独立行走。

  第三步:增加肢体的灵活性。

  ①作上下楼梯练习或短距离散步;

  ②手作打结、写字、拍球练习;

  ③作蹲、立锻炼。

4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 CVD)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为特点,是第一位的致残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大约是2%o,高于欧美,与日本相近。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150万,我国现存CVD患者为600万~700万,约40%的患者会遗留有中度功能障碍,15%―30%的人会留下严重的残疾。

  主要为运动功能障碍,也包括言语.认知.心理等障碍,约70%―80%的卒中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因为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近年来,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下降的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脑卒中的救治水平提高,出现死亡率下降,残疾率和残疾人数上升的现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5哪些人容易得脑血管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由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包括饮食、作息、交际观念等)、精神压力等,都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的负担。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糖耐量降低、肥胖和超重、吸烟和被动吸烟的人群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也就是说,这些人群非常容易发生脑血管疾病。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王庆松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以上这些情况,影响到血管最根本的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发生在脑部即导致脑中风,在心脏则导致心肌梗塞,在四肢或周围血管的话则会造成坏死、跛行、甚至截肢。

  高血压的病人最容易发生脑出血,常发生于酒后、情绪波动极大的时候。

  什么症状表示脑血管病的发作?

  脑部不同部位的病变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常提示脑血管疾病:

  1、头晕 (眩晕):天旋地转的感觉,感觉房子快倒、看不清人和物、自己也站不稳或者等。常提示小脑、脑干、内耳有病变,或者也有可能是颈椎病,导致了椎动脉供血不足。

  2、眼前突然出现黑蒙:突然一下子眼前一片漆黑,看东西看不见。

  3、肢体麻木无力:多为一侧肢体没劲、发麻,端东西可能会掉,比如摔杯子摔碗,拿筷子夹菜夹不稳,身体失去平衡,走路不稳等等。常提示大脑半球运动区和语言中枢有病变,如大脑半球的出血、缺血,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大脑半球病变。

  4、说话不清:说话发音困难,说不清楚,无法表达等。常提示大脑语言中枢有病变,包括出血、缺血,或其他。

  5、严重头痛:多为一种突发的“爆裂”样剧烈头痛,或伴有抽搐,或伴有昏迷、嗜睡等。多提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凌峰教授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下列症状之一,就应该迅速就医:

  1.肢体或者面部的活动无力;

  2.无法表达和理解语言;

  3.视物模糊;

  4.行走困难,身体失去平衡;

  5.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

  因为凡是脑部的疾病,你不可能自己在家里救治,它不像低血糖的病人晕倒了给他喝点糖水就好,也不像心绞痛发作的病人给他含服救心丸就会缓解,脑部的疾病一旦发生,你一定要找专业医生,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

  推荐的检查:CT或MRI、彩超、血管造影等。

  如何防治?

  脑(心)血管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我们特别在意它!如何预防呢?分三级:

  1、一级预防:健康生活,无病防病。就是说要避开很多的危险因素,不要把自己陷入“易感人群”行列。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具体措施包括:监测并及时治疗血压、血糖、血脂的异常;对心脏病如心房纤颤、瓣膜病等要早治疗早干预;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对于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患者要注意测定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

  危险因素:

  (1)不能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卒中或冠心病家族史;

  (2)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食、静息生活方式、酒精/毒品、肥胖、脑供血动脉疾病、房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可选择的治疗:

  血管重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降压治疗、糖尿病治疗、降脂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