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呼吸内科 >感冒

秋季远离风热感冒常备这物

感冒本身是由于鼻腔和咽喉部发生炎症,它又分成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热感冒的除了一般感冒的状况外,还有发热重、喉咙痛、咳嗽带痰且呈黄色。而薄荷味辛,性凉,有利于缓解炎症问题,疏散发热情况,喉咙镇痛。

目录 风热感冒有哪些类型 秋季远离风热感冒常备这物 风热感冒有哪些其他疗法 风热感冒症状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1风热感冒有哪些类型

  1、风热型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咽干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尖色红,苔薄黄。宜辛温解表,可用风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丸、板蓝根、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2、风寒型感冒: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宜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可服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丸、参苏丸、午时茶等。居家还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

  3、暑热型感冒:多因受暑湿引起,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芳香化浊,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十滴水,或口服仁丹,外用清凉油等。

2秋季远离风热感冒常备这物

  秋季一到,天气干燥,很多人特别容易上火。给大家介绍三道料理——薄荷粥、薄荷糕和薄荷豆腐,可以有效地清风败火,对治疗感冒片引起的流鼻涕、喉部肿痛也很有疗效。这俩道料理的操作很简单,也很方便大家在家里制作。

  薄荷粥

  1首先要准备好食材,做薄荷粥首先要有薄荷叶,新鲜薄荷叶或者晒干的薄荷叶都可以。要购买到新鲜的薄荷叶,大家可以去当地的花草市场,也可以直接买一个薄荷盆栽搬回家,留作以后用。干薄荷在一些超市或者卖茶叶的地方就有售。

  2新鲜的薄荷先用开水焯一下,直接煮的话,会导致薄荷本身的营养价值丢失。然后把薄荷用中火煮开,放入准备好的米煮成粥。

  3煮好的薄荷粥加入适量冰糖就可以食用了。

  薄荷糕

  制成的薄荷糕颜色翠绿嫩透,令人食欲大开,其功效是疏风散热,清咽利喉,是发热感冒时食用的佳肴。

  1准备好糯米、绿豆、薄荷、桂花等主要食材。

  2因为绿豆不易煮熟,将准备的的绿豆洗净先放入锅中煮熟为止。备用。

  3绿豆煮熟后,将一旁的桂花、薄荷加入,加入适量的白糖,捣烂做薄荷糕的馅儿。

  4把糯米焖熟,用糯米把馅儿包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具压实即可食用。

  薄荷豆腐

  薄荷豆腐的操作就更简单了。直接把豆腐和新鲜薄荷用水煎,加入适量的调味品,等水减少到一半的时候,就可以食用了。

  2薄荷入茶清心明目

  薄荷茶和一般泡茶叶的方法是一样的,直接用开水冲泡即可。薄荷茶对感冒患者来说,可以散热败火。普通人来说,日常饮用也可以起到清心明目的效果。

  薄荷的其他功效

  1驱虫

  薄荷是一种芳香植物,会散发独特的气味。家中如果有种植薄荷的人知道,薄荷的叶子上很难看见有害虫,所以将薄荷和其他植物种在一起,也可以起到驱虫的作用。当然,如果被蚊虫叮咬了,也可以用薄荷叶试一下。把薄荷叶弄碎,擦在被蚊虫叮咬的部位,有清凉感,可以有效止痒,这一点我们在很多防蚊虫叮咬的药膏说明书中就可以发现,这些药膏基本上都有薄荷这一成分。

  2健胃保肝

  薄荷食用有利于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有研究表明,薄荷对于治疗胃溃疡有一定的疗效。

  元代的中医世家王好古对薄荷的见解是这样的: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表明薄荷对保肝利肝也有一定的功效。

  3各种皮肤炎症

  薄荷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炎症,比如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等。

  4薄荷在中医上的其他疗效

  中医书籍记载中,对薄荷的药用疗效有着详细的介绍。除了对以上发热感冒。清热解毒等有一定的疗效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口疮,牙痛,疮疥,瘾疹等。

3风热感冒有哪些其他疗法

  风热感冒常用的其他疗法有:

  (1)针刺疗法

  ①风池 大椎 合谷

  先针风池,针感应向后头颞部散射,后针其他各穴,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鼻塞重加迎香、上星;头痛加太阳、印堂;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风门、肺俞。

  ②少商 中商 老商

  均用三棱针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头痛加太阳;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均用毫针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针。

  ③少商 太阳 肺俞 大椎 手太阴肺经

  取消毒三棱针,在少商、太阳穴局部消毒后,点刺出血。在肺俞、大椎穴处,以投火法拔罐15分钟。用梅花针对手太阴肺经循行沿线叩刺出血。

  ④大椎 然谷

  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大头针在大椎穴处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引。再以消毒三棱针在然谷穴点刺出血。

  (2)指针疗法

  取穴:太阳、攒竹、风池、风府、肺俞。

  手法:平补平泻,即用拇指尖点动5次,揉动5次,再点动5次,再揉动5次。各穴均用此法。

  (3)梅花针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合谷、曲池,以及胸背部、后颈部。头痛加太阳;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太渊、颌下。

  手法:用梅花针中度或较重刺激,一日治疗2~3次。

  (4)按摩疗法

  ①推按正顶法 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站其对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两眉中间之印堂穴处,用拇指腹面沿头正中线向上直推至百会穴,复用按法点按,然后继续向后头推动直至枕骨上之风府穴,并用按法点按风府。如此反复操作3~5次。

  ②推偏顶法 病人坐位或卧位,医者先用一只手固定病人头部,另一只手从眉外端之太阳穴,经耳轮上方、耳后推移至风池穴,改用揉法点按风池穴,待局部产生麻胀后,用手指轻轻揉动按压点。如此反复操作2~3次。

  ③推揉脊背法 病人俯卧,双上肢弯曲抱于胸前,自然呼吸,医者站于病人头前侧,双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颈椎两侧,治脊椎两旁的足太阳经脉,从颈椎至臀部,自上而下作直线推动,同时辅以顺时针方向的揉动。如此反复操作2~3次。

  ④点按肩胛法 病人侧卧或站立,医者坐或站其后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肩胛骨缝隙外,其余四指分别握定肩上部和肩胛骨下缘,两拇指自大椎穴,沿肩胛缝向下点按,至肩胛骨下缘为止,点按时嘱病人轻轻咳嗽。此法反复操作2~3次后,改用手掌于点按过的部位进行推动,自上而下反复3~5次。

  (5)自我按摩疗法

  ①揉印堂 以拇指腹面放于印堂,揉按20~30次。

  ②揉太阳 以两手拇指或中、食指各按同侧太阳穴,各向内揉按10~20次。

  ③揉按迎香 两手中指或食指腹面各按同侧迎香穴,同时向内揉按20~30次,然后向上推抹20~30次。

  ④按揉风池 两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由轻而重地向外揉按20~30次。

  ⑤拿按合谷 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其食指按掌面相应部位,由轻渐重对拿20~ 30次(孕妇禁用)。

  ⑥点按大椎 用中指点按大椎穴20~30次。

  ⑦拿按曲池 一手拇指按在另一侧的曲池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肘下,由轻渐重按拿30~40 次。

  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应用,每日施行2~3次。

  (6)贴敷疗法

  ①银翘膏 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荆芥穗12克,淡豆豉9克,薄荷9克,桔梗9克,牛蒡子6克,淡竹叶6克,甘草12克,以麻油150毫升,熬药去渣,加入黄丹150克,收膏。

  取膏贴于锁骨切迹上方和咽喉区(即会厌上方两侧)。本膏有辛凉解表散热作用。

  ②白矾麦粉膏 白矾、小麦面粉适量。

  白矾研为细末,与面粉共和,用醋或开水调成膏状。取膏贴于两侧涌泉穴,覆以纱布、胶布固定。一日一换。白矾性寒有清热作用,敷于涌泉穴,取釜底抽薪之义。

  ③绿豆蛋清饼 绿豆粉100克,炒热;鸡蛋清1枚。二味调和作饼,敷胸部。3~4岁小儿敷半小时取下,不满周岁小儿15分钟取下。

  (7)熏洗疗法

  ①熏吸法 黄柏125克,防风15克。

  置黄柏、防风于砂锅内,加水1500毫升,煎成1000毫升,用药液蒸气熏颈部两侧及天突穴、风池穴。每次20分钟。同时吸入蒸气10分钟,每日1次。

  ②擦洗法 大葱白125克,薄荷叶6克,黄酒125克。

  将大葱放碗内,加入温开水半茶杯捣汁,再将黄酒炖开,冲薄荷叶,1~2分钟后,倒出黄酒 (薄荷叶不用),连同葱汁和匀。取毛巾蘸汁,擦两太阳穴、两肘弯、两手心、两窝、两足心、尾闾骨旁及前后胸肋骨间。擦时要用力均匀,轻重适度。

  ③洗沐法 冬桑叶30克,黄菊花15克,黑山栀10克,独活45克,天麻45克,薄荷汤为丸,热水1000毫升化开洗头。

4风热感冒症状

  1、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兼见扁桃体红肿;风寒感冒咽喉疼痛,扁桃体不红肿。

  2、浓涕:鼻流黄浊浓涕的,大多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只流清稀如水样的鼻涕。

  3、风热感冒舌尖舌边红赤,苔薄白微黄;风寒感冒舌尖舌边不会红赤,苔薄白不黄。

  4、便秘。

  5、身热、口渴、心烦, 风热感冒大多是口干口渴、喜喝泠饮;风寒感冒口不干不渴、不喜饮水。

  6、风热感冒脉来浮数,脉搏跳动每分钟90次以上;风寒感冒脉来浮紧或浮缓,脉搏跳动大多在每分钟90次以下。

  7、恶寒发热:两者都有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的症状,两者的分别是:风热感冒是发热比较严重,恶寒轻微不太明显;相反的,风寒感冒是恶风或恶寒显著,发热轻微。

5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脉浮紧。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温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至宝丸等。

  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即脉搏跳动较快)。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凉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口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