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哪些人适宜贴三伏贴

三九贴是一种穴位贴药疗法,即在三九天里每九的第一天,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经几个小时取下,达到夏病冬治与冬病冬防的效果。是运用内病外治手段防治疾病的独特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那么,哪些人适宜贴三伏贴?看下面小编的介绍。

目录 贴敷三伏贴时注意事项 哪些人适宜贴三伏贴 不适宜贴三伏贴的人群 三伏贴敷适应病症及原理 小孩能贴三伏贴吗

1贴敷三伏贴时注意事项

  1.贴敷过程中出现小水泡,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龙胆紫;若出现较大的水泡,应及时妥善处理,以防感染。

  2.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天气炎热、潮湿时,保留的时间宜相应缩短。

  3.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不要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以后的治疗。

  4.贴敷部位的皮肤如出现红斑、水泡等,应谨慎进行下一次贴敷治疗。可更换腧穴或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治疗,要注意减少贴敷治疗的时间。

  5.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6.患者在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

  7.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宜清淡,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慎食海鲜、牛羊肉等及其他肥甘滋腻之品,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减弱药效。

  8.在取下贴敷剂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或涂抹其他止痒药物,以免进一步刺激局部皮肤。

2哪些人适宜贴三伏贴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2、儿科疾病:体虚怕冷易感冒、脾胃功能低下等。

  3、胃肠道疾病:胃肠功能低下、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等。

  4、疼痛性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炎等。

  5、皮肤病:冻疮、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等。

  6、妇科疾病:虚寒型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等。

3不适宜贴三伏贴的人群

  1、虚寒型疾病中禁贴人群

  尽管“三伏贴”适合虚寒型疾病的治疗,但这类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症状严重者、肺结核患者、湿热型胃痛患者都不适合“三伏贴”治疗。

  2、热性疾病不适合“三伏贴”

  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三伏贴”疗法。因为该疗法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的,热天用热药,无异于“火上浇油”。例如咳喘伴有吐黄痰、咯血、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贴”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3、小儿、孕妇不可贴伏贴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疾病,或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特殊体质、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孕妇,都不适宜贴“三伏贴”

4三伏贴敷适应病症及原理

  伏贴的贴敷原理是于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此事人体的阳气也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时采用一些生姜、白芥子等辛温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两阳相合,能够很好地治疗一些反复发作性及过敏性疾病,以达祛病保健的作用,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更佳。

  经专家组研究证明,该疗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感冒等病症有效率达80%以上,并以纯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受欢迎。

  三伏贴敷适应病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5小孩能贴三伏贴吗

  三伏天是人体毛孔开放程度最高的时节,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贴敷,所贴药物最容易经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生病的地方,从而减轻发病程度。孩子由于脏气清灵,肌肤薄嫩,贴"三伏贴"较成人疗效更佳,尤其是2岁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更应抓住每年一次的时机,及早调整好身体。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还未完善,机体强度低,生活中不注意易体虚易感、生长发育迟缓、遗尿、厌食、消化不良,以及患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因此适当选择贴三伏贴能有效调理机体、增强免疫力。

  然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岁以上的患者可以使用中药贴敷,但是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使用。未满岁的孩子皮肤非常的嫩,而中药比较有刺激性。而且贴敷上之后,需要孩子处于安静的状态,但一到两周岁的孩子在这方面往往会做得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