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牙周病

护牙也要用对方法

牙齿对于多数人来说,早就不仅仅是吃饭咀嚼那么简单的需求了,它还是“形象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健康的牙齿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应该珍惜爱护牙齿,注意口腔保健。一些以为能呵护牙齿的方法,使用不当反而会引起很多口腔疾病,甚至引发全身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加重。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护牙也要用对方法。

目录 电动牙刷使用需注意 护牙也要用对方法 与传统牙刷相比电动牙刷更好 盘点护牙8误区 九种天然护牙食物

1电动牙刷使用需注意

  1、给老人、孩子或残障人士选购电动牙刷时,最好选择刷头与刷柄一体化设计的,以避免误吞刷头。

  2、尽量使用小巧的刷头,以便能深入口腔深处,清洁后部牙齿。

  3、与传统的手动牙刷相比,电动牙刷在电力驱动下,刷头以每分钟几千次乃至上万次的速度运动,效率远高于手动牙刷,但它对刷毛的要求也更高,以防在刷动过程中损伤牙龈。

  4、由于电动牙刷具有强制性旋转和震动功能,其作用力远大于普通牙刷。所以,刷牙时要比使用普通牙刷减少六成力度,以避免因用力过猛对牙齿、牙龈造成伤害。

  5、至少保证2分钟的刷牙时间,并让每排牙齿的内、外及咬合面都得到有效清洁,尤其是下牙舌面,最难清洁又容易被遗漏,一定要有意识地清洁到。

  6、每3个月更换新刷头。刷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刷毛会变得粗糙,易损伤牙龈。有实验表明,新刷头去除的牙菌斑比使用3个月后的刷头多30%。

2护牙也要用对方法

  在欧美先进国家,有80%以上的人会在早晚分别使用功能不同的牙膏,从而更好地保护牙齿。对于这个做法,专家告诉记者,大部分口腔问题是由细菌引起的,人体口腔分泌的唾液具有杀菌功能。在白天,唾液分泌量是晚上的3—4倍,容易抑制细菌产生,且白天进食多,口腔内易残留食物残渣。所以,白天所用的牙膏应该注重清洁功能,去除异物和异味,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

  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唾液腺分泌不足,干燥会导致口腔酸化。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繁殖口腔细菌,从而引发各种口腔问题。晚上用的牙膏应以抑菌杀菌为主,以减少可供细菌滋生的营养物质,预防龋病。

  单一用清洁功能的牙膏在抗菌上差强人意,而只用抑菌牙膏,可能造成菌群失衡,导致口腔疾病。另外,牙膏包装上提到的美白、脱敏、止血等功效,都只是辅助性的,不能靠一支牙膏“一劳永逸”。想要美白牙齿,要从生活习惯入手,少抽烟,喝完茶要漱口;牙齿过敏的人,少吃酸冷食物;如果长期牙龈出血,可能是牙周疾病的信号,应该去医院对症治疗,千万别把希望就寄托在牙膏上。

3与传统牙刷相比电动牙刷更好

  调查显示,电动牙刷与传统牙刷相比,更为科学有效。传统牙刷很难彻底清除牙菌斑,再加上刷牙方法不得当,使刷牙的清洁作用大打折扣。有实验证明,电动牙刷比手动牙刷多清除38%的牙菌斑,它的清洁能力已经得到口腔专家的一致肯定。由此可说明电动牙刷可以更彻底清除牙菌斑、减少牙龈炎和牙龈出血。电动牙刷优点多多,是目前欧美许多国家普遍流行的日用品。

  1、深层清洁

  电动牙刷通过快速旋转,使刷头产生高频振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与此同时,刷毛的颤动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有意想不到的按摩效果。

  2、减少损伤

  使用普通牙刷刷牙时,使用的力度由使用者自己控制,有时候难免刷牙力度过大,或者采用不正确的拉锯式横刷法,这些都会对牙齿及牙龈造成损伤。实验证明,只要使用恰当,电动牙刷能够减少六成左右的刷牙力度,令牙龈炎与牙龈出血的发生频率下降62%,让刷牙过程更加安全有效。

  3、使用方便

  大家在休息前或者早上起床时,都会没有太多精神和力气,因此不能保证刷牙的时间和刷牙动作的规范,对于牙齿的保健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电动牙刷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自动旋转的刷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整体设计,保证了刷牙的有效与便捷。使用起来这么方便,刷牙自然就很轻松了,也容易培养我们好的习惯。

4盘点护牙8误区

  误区一 大力刷牙,刷刷更干净

  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很习惯大力刷牙,以为这样能更好地清洁牙齿。其实不然。长期大力刷牙会导致牙齿缺损,很多中年人的牙齿出现的锲状缺损,就是长期用力刷牙所致。

  正确做法:刷牙选用刷毛软、有弹性的牙刷,刷牙力量要适度,讲究刷牙的方法,牙齿才能刷得干净又不会被损伤到牙齿和牙龈。

  误区二 牙膏越贵越好

  有人有这样的购物习惯,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实际上,刷牙时,牙膏是起摩擦剂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牙面一些细小凹陷部位的牙菌斑。但是,能否更好地清除牙缝内和牙面窝沟内的菌斑,关键不在于牙膏的品牌和价格,而在于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

  正确做法:不刻意追求贵价牙膏,选用含氟牙膏即可。

  误区三 牙齿不痛就是没牙病

  很多人衡量牙齿是否健康的标准就是牙齿痛不痛,认为牙齿不痛就是没牙病,认为没有必要定期就医检查。这是错误的。

  口腔疾病早期,如龋齿和牙周病早期,一般都不会感觉不适或疼痛。一旦感受到疼痛,说明程度已经比较严重了。一颗蛀牙从开始产生到使用感觉到疼痛,成年人至少1年,儿童时间会更短些;牙周病的发展也是如此。

  正确做法:成人每年、儿童每半年做一次牙齿检查,及早发现牙齿和牙周问题。

  误区四 刷牙的时间不重要

  每天刷牙两三次了,但每年洗牙时还被医生说牙垢很多,怎么回事?付云指出,刷牙不在于刷了几次,而是什么时间刷。

  很多人有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刷牙的好习惯,却没有饭后定时刷牙的习惯,这就存在不足。有研究发现,进食后,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10-20分钟后就会被牙菌斑内的细菌利用,产生酸性物质破坏牙齿。

  正确做法:除了早晚刷牙,饭后10分钟内也应刷牙或漱口,尽快清洁口腔,以破坏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误区五 不吃糖就不会得牙病

  少吃糖或不吃糖固然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但糖不是口腔细菌破坏牙齿的唯一来源。面包、馒头、米饭等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在口腔水解后也会产生小分子糖分,后者同样容易被口腔内的细菌所利用。

  正确做法:除了少吃糖,更重要的是饭后尽快漱口或刷牙。

  误区六 药物牙膏可治疗牙周病

  有些人认为药物牙膏可以用来治疗牙龈“上火”和牙周病,当出现牙龈肿痛、出血时不及时就医,而是盲目使用药物牙膏来“降火”。

  牙龈炎、牙周炎大多由局部牙结石、菌斑刺激引起的,药物牙膏有清热解毒作用,所以在牙龈炎早期,的确能起到一些功效。但是,它们无法祛除牙菌斑、牙结石,未能祛除引起发炎的根本原因,因此仅有治标不治本的些许作用。

  正确做法:牙龈炎、牙周炎发作应就诊,日常应做好牙齿清洁、洗牙等来预防牙龈炎、牙周炎。

  误区七 洗牙会把牙齿洗坏

  很多人洗牙后觉得牙齿酸软,吃酸、甜食物有不适的感觉,以为是洗牙伤害了牙齿造成的,这绝对是误解。

  目前医院洗牙多采用超声波洁牙,依靠超声仪器在牙面发出的超声震动来祛除牙结石和牙菌斑,而非磨削作用,对牙齿硬组织不构成伤害。

  洗牙后牙齿为什么有酸软的感觉?那是因为多年没有洗过牙的人,牙面的结石很多,不仅厚,而且将大部分牙根包住。由于牙结石附着在根面,看似“护住”了牙根,平常没有感觉太多不适。洗牙祛除牙结石后,牙根露出,在遇到冷、热、酸、甜食物时,会有一段时间感觉到牙齿酸软,但这样的感觉会逐渐缓解。

  正确做法:若洗牙后出现酸痛,只是暂时的,等待它慢慢缓解即可。只要坚持每年洗牙,牙齿比较洁净,这种感觉就很少发生。

  误区八 人老牙齿必然脱落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1年9月20日的爱牙日提出了“8020”计划,即80岁的老人应该还有20颗健全的牙齿。因此,说人老牙齿必然脱落的说法是不靠谱的。

  正确做法:健康牙齿陪伴到老不是梦,只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多吃有利于牙齿清洁、健康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定期检查口腔,科学护理牙齿,常用茶水漱口,勤做叩齿和牙龈按摩。

5九种天然护牙食物

  洁齿抗菌

  芹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当你嚼芹菜时,它就像在帮牙齿进行大扫除,能擦去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从而减少牙菌斑形成。越是嚼得费劲,就越能刺激唾液分泌,平衡口腔里的酸碱度。达到自然抗菌的效果。

  香菇:除了能烹制美味佳肴外,其所含香菇多糖体还可以抑制口腔中细菌制造的牙菌斑。

  芥末:不仅是吃生鱼片时必备的调料,研究发现,其含有的异酸氰酸能抑制造成龋齿的变形链球菌的繁殖。

  洋葱:洋葱里的硫化合物是强有力的抗菌物,能杀灭造成龋齿的变形链球菌,尤其以新鲜的生洋葱效果更佳。

  白开水:喝白开水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护牙方法。适量喝水,能使牙龈保持湿润,刺激唾液分泌。吃完食物后,再喝些水,可以顺便带走残留在口中的食物残渣,这样不易形成牙菌斑,进而损伤牙齿。

  强健牙齿

  乳酪:长期钙摄取不足会导致牙齿松动。奶酪不但是钙的良好来源之一,对牙齿还能发挥其他保护作用。 英国研究指出,乳酪里所含的钙及磷酸盐可以平衡口腔中的酸碱值,改变口腔处于有利于细菌活动的酸性环境,防止造成蛀牙。

  富含维C的果蔬:西红柿、西兰花、甘蓝、猕猴桃、柑橘、木瓜、草莓等果蔬,是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多吃些,不仅能补充体力,保护牙齿。

  口气清新

  绿茶:含有大量的氟,与牙齿中磷灰石结合,具有抗酸防蛀的效果。并且有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儿茶酚能减少口腔中造成蛀牙的变形链球菌,还能除去口腔中难闻气味。

  薄荷:薄荷不仅能缓解牙龈发炎、肿胀等不适,还能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