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糖友们的春节食谱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时,少不了美味佳肴、推杯换盏,糖友们进餐时往往左右为难,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意志的磨炼。本期给糖友们传授一套“饮食攻略”,既能让你饱了口福,还能帮你控制住血糖。

目录 糖友修身养性好处多 糖友们的春节食谱 糖友治疗眼病 糖友忘吃药怎么办 最适合糖友的8种锻炼法

1糖友修身养性好处多

  1、糖尿病人要预防抑郁。很多人也许会不理解糖尿病跟抑郁之间有居然关系,事实上,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出现抑郁的症状。而糖尿病本身由于某些神经肽的改变和高血糖及糖代谢产物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抑郁的发生也会增加。因此,糖友们更需适当地做好自我调整,培养乐观的情绪,做一个正能量的糖战士。糖尿病本来就很难治疗,如果病人再病发抑郁,那么只会使糖尿病恶化的更快,而且病人的身体也会因为抑郁的影响而变得更糟糕。好心情就可以调动体内的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保持血糖的平稳。

  2、糖尿病人不可以生气。我们只知生气催人老,却鲜有糖友知生气会有血糖飙升的风险。糖尿病的发病病理在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控制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于生气等激烈情绪时,交感神经的兴奋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分泌。

  3、事实上,情绪的波动分分钟钟影响着我们体内的神经系统,反馈为各种或生理或病理的机制。从这个角度说,“修身养性”确实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自我保健方法,而糖友们由于特殊的内分泌适应,更需尽量避免情绪波动幅度过大,精神状态跟治疗糖尿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糖友们不妨从现在开始,放松心情,修身养性,对糖尿病的控制大有好处哦。

2糖友们的春节食谱

  细粮、粗粮6︰4

  作为四大主食,面粉、大米、小米和玉米含糖量都为74%—76%。小米和玉米膳食纤维较多,能减缓对葡萄糖的吸收,但如果吃太多,也可能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糖友不妨记住一个吃主食的黄金法则,即细粮与粗粮的比例为6︰4。

  亲朋聚会时用餐时间往往较长,主食吃得太晚可能导致低血糖。所以,糖友在外就餐时,应该主动要求先给自己上一份主食。

  主菜

  首选清蒸和水煮

  主菜中的肉食以每天2—3两为宜。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肉丸、肉饼、火腿、香肠等高动物油脂的加工食品也不适合。烹调方式上,应以清蒸、水煮、汆、卤、凉拌等低油烹调的食物为主,比如说鱼最好吃清蒸的,而非红烧,油炸食品应该避免。

  深海鱼类(如金枪鱼)是海鲜的首选。但有些海产品的胆固醇含量很高,如每克虾皮的胆固醇量甚至比猪肝和羊腰子还高。另外,要少吃虾头、鱿鱼、蟹黄等。

  配菜

  豆腐不能敞开吃

  总体来看,蔬菜含糖、脂肪和热量都很低,但胡萝卜、洋葱和蒜苔含量将近10%,最好少吃。

  有些糖友把豆制品算在素食里,以为可以随便吃,实际上它们的热量可不低。尤其是油豆腐、豆皮等含油量高,糖尿病患者吃的时候要适量。而且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豆制品并非“多多益善”。

  吃菜时,应将汤汁沥干以减少油脂摄取;喝汤时,选清汤而非浓汤,并除去上层浮油;还可以采取以水代油的烹饪法,即将主料和辅料上浆后,放入开水锅中汆一下,再采用其他方法做熟。

  水果

  橙子柚子餐间吃

  对糖友来说,除了主食,水果也被列为“严加看管”的对象。对于餐后血糖低于10毫摩尔/升的糖友来说,适当进食西瓜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是允许的。推荐橙子、柚子、柠檬、李子、杏、菠萝、草莓、樱桃等,这些水果每100克含糖量少于10克。适宜在两餐之间吃。

  饭后不宜马上吃水果,一般选在空腹时,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者晚上9点左右。能缓冲饥饿感,预防低血糖。

  饮品

  多喝绿茶少饮酒

  在饮品中,最提倡是茶类,如绿茶、花茶、乌龙茶、大麦茶等。不含糖的茶饮品,糖友可以随时饮用。

  牛奶和豆浆也是糖友的好饮料,富含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成分,但是喝时不能加糖。购买时最好选“纯牛奶”或“原味豆浆”,酸奶要选脱脂的。

  酒品最好选择含糖度低且营养丰富的干红、干白类葡萄酒。限制酒量的同时要注意,绝不能空腹饮酒,因为这可能导致低血糖。

  干果

  少磕花生和瓜子

  亲友间高谈阔论时,常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干果,但糖友,尤其是合并高脂血症的人不能随便吃。

  坚果的脂肪含量高,属于高热量食品。25粒花生米就相当于半两馒头;2两花生核桃约产热500千卡左右,是一般糖尿病患者一天所需总热量的1/3至1/4。不限量吃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最好少吃或不吃。如果一定要吃,必须先计算出热量,扣除相应的主食。

3糖友治疗眼病

  1、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同时要严格控制血压,降低血脂,饮食调整,多吃蛋白质的食物,少吃含脂肪的食物,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糖尿病眼病。

  2、早期治疗:如果已患有糖尿病眼病,要遵照医生建议,按时用药并作必要的检查,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

  3、定期查眼底:建议糖尿病眼病患者应每年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过了青春期后应定期检查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后5年应每年检查1次或遵医嘱。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及时去找眼科医生检查治疗,并要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

  4、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已经出现病变症状,一定要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控制血糖,这是治本;二是激光视网膜光凝手术,这是治标。手术的方法是清除眼内积血、剥除新生血管膜、复位脱离的视网膜,但还是少不了激光光凝和控制血糖。

4糖友忘吃药怎么办

  糖尿病人天天吃药,日子久了,谁都难免有那么一次两次忘记吃口服药了。事后想起来,是应该马上补上呢,还是就算了呢?这取决于忘记服的是哪一种药和什么时候才想起来的。一般来说,忘记服药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所以最好是想起来就补上,晚吃总比不吃好,特别是耽误的时间不太长,及时补上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磺脲类药物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如果接近于下顿饭才想来,这时肚子已空,如果补服或者和下顿饭前的药物一起吃,有可能由于作用太强而引起低血糖症,这时就不一定要补服了。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要求餐前嚼碎服用的,餐后吃效果较差。所以,如果餐后才想起来,就不用补服了。当然,最好努力减少忘记服药的情况发生。

5最适合糖友的8种锻炼法

  1、举重。美 国欧道明大学运动科学教授谢莉·R·科尔伯格博士表示,哑铃并非健美者的专利。糖尿病患者练习哑铃等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热量储存, 降低血糖水平。她建议,开始锻炼时候,不妨使用小哑铃,或自制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沙子,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20分钟。之后根据锻炼情况,再逐渐增 加运动强度、哑铃重量,此时半瓶沙子可换成整瓶的。

  2、散步。美 国克利夫兰诊所内分泌学专家贝杜尔·哈蒂波格鲁博士表示,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他建议,如果之前一直没有参加锻炼,那 么可以从每天散步10—15分钟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钟。或者戴一个计步器,争取实现每天步行1万步的目标。

  3、太极拳。科 尔伯格博士表示,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近日,《替代和补充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 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4、水中运动。糖友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和改善身体灵活性。科尔伯格博士表示,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友(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很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友。

  5、间歇式运动。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科尔伯格博士建议,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

  6、平衡锻炼。科尔伯格博士表示,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 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7、做家务也是锻炼的好方法。沙伊纳博士表示,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8、 选择喜爱的运动。美国“控制你的糖尿病”糖尿病教育组织创始人史蒂夫·埃德尔曼博士表示,选择喜爱的运动,是糖友持之以恒的关键,比如,跳舞、爬山、打乒乓球等。